1、综合性学习:黄河 母亲河第一篇章:溯源篇了解黄河知识 1、黄河的长度在中国属于第二大河。 2、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3、“黄”河的成名由来:黄河穿过世界上著名的黄土高原,这里因水土流失,每年向黄河输送巨量的泥沙。因此,“黄”河的盛名,实际上是黄土高原奉赠的。 4、在黄河流域发现了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
2、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的仰韶村遗址。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典型。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 龙山文化:最早因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被人们发现。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存在于公元前2,900年至2,100年。这个时期陕西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
3、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跨越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以河南的二里头遗址而得名。时间为大约从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地域范围为河南中、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河、洛河、颍河、汝河等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河下游一带。老关台文化(距今7300年前),半坡文化(距今6800年前后)、庙底沟文化(距今6000年前后)、马家窑文化(距今5700年前)5、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
4、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6、黄河两岸风景陕西:壶口瀑布;山西:黄河大铁牛;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甘肃永靖:黄河三峡;兰州:黄河大桥;河南:黄河小浪底。第二章 :奔腾篇了解黄河文化 1、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 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郑国渠的故事) 治水英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引流的方法治水。 2、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古战场上还发生了许多故事,你能举出其中的一个来吗? 牧野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商朝时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曾在
5、这里誓师,一举攻入朝歌,迫使纣王自尽,结束了商朝600年的历史。 崤山古战场: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春秋争霸时期,本有联姻关系的秦晋两国,由于都想当霸主,一直明争暗斗.晋文公死后,由争夺郑国而矛盾公开,晋襄公在秦军的必经之路崤山埋伏下重兵,将有300辆战车的秦军全歼。 巨鹿古战场:在今河北省平乡县.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被秦章邯大军打败,章邯接着又镇压了项梁率领的另一支起义军,然后攻打赵国,并占领了赵国首都邯郸.赵王退守巨鹿,向齐、燕、楚等国求援,楚王派出两路兵马,一路由刘邦率领直接进攻秦都咸阳;一路由宋义率领北上救赵.因宋义胆小,途中被次将项羽夺去兵权,项羽即率军直扑巨鹿,九战九捷,
6、大破秦军,章邯向咸阳请求援兵,把持朝政的赵高为了篡夺国家大权,不仅不派救兵,反而向秦二世说章邯的坏话,章邯受责,进退两难,最后只好向项羽投降,巨鹿之战遂告结束.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统治的决定性一战,“逐鹿中原”这一著名成语即由此而来. 昆阳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叶县.西汉末年,王莽夺汉室皇位,为巩固统治,公元23年,王莽派40万军队包围了由刘玄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占领的昆阳,农民起义军只有8 000多人,双方兵力十分悬殊.但起义军在太常偏将军刘秀的巧妙指挥下,打败了新王朝的军队,起义军光打扫战场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官渡古战场:在今河
7、南省中牟县东北.公元200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基本占据了中原,便开始与强敌袁绍较量.袁绍的10万大军从邺出发进攻许昌,曹操率1万多人进驻官渡迎敌,因双方力量悬殊,曹操采取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战术,两次小胜袁军.袁绍自恃兵多,率大军直逼官渡要与曹操决战,曹操坚守官渡,袁绍无法前进,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后曹操采纳袁绍的谋士的建议,率精兵5 000偷袭了袁绍的粮仓,袁绍气急败坏,要去偷袭曹操的大本营,结果受到早有准备的曹军的两面夹击.最后将袁绍的10万大军消灭得只剩800余人.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3、与黄河有关的成语:【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
8、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负石赴河】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清海晏】河:
9、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人寿】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人之长寿。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4、与黄河有关的诗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
10、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5、 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6、与黄河有关的歌曲:保卫黄河 、黄河颂 、黄河怨 、我们是黄河泰山 、黄河黄 、黄水谣 、黄河船夫曲 、大黄河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黄河船歌 、远看黄河一条线 、黄河水长流 第三章 :忧患篇拯救母亲河 1、黄河断流的原因:(1)、森林掩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2)、人口、经济疾速开展,耗水量剧增;(4)、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5)、地球温室效应加剧。 2、黄河水污染现状:(1)、黄河流域污水排放总量逐年上升;(2)、水污染曾经呈现出从主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乡村蔓延、从地表向公开浸透、从陆地向海洋开展的趋向。3、设计一条广告词或标语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节能减排,保护黄河。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 4、请你为缓解黄河断流献一两条计策:在黄河流域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在上游少建坝,减少河水的拦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