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育需要宽容与关爱
深圳市龙岗区建文小学:温静书
视点导航:
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教育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宽容。适度的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在有些时候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往往能产生比严厉的批评更好地教育效果
我班有个学生叫许仔维。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总是不专心听课,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欺负其他同学;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有一次中午吃饭还偷偷跑出去上网,一个晚上没有回家。第二天他奶奶找到学校眼泪汪汪地跟我诉说他不敢回家的原因是怕他妈妈打他,此时我才知道原来在家里他妈妈一直都是采用暴力教育这个小孩的。我内心一震,先发动学生帮他奶奶找到他,再打电话与他母亲沟通,告诉家长不能再用暴力对待小孩子,并且聊起教育小孩子的方法,让家长用真诚的母爱去教育小孩子。我自己也暗下决心,一定要转化这学生。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自己的妈妈以及以前的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妈妈和那些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们都常常批评我,打我。”我顺着问:“她们为什么会常常批评你、打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曾庆通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曾庆通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曾庆通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曾庆通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曾庆通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同时也利用全班学生力量,鼓励全班同学对他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帮助,不能动不动就告他的状,当他犯错误时要帮助他改正。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曾庆通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每次第一个扫完地的总是他,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被评为了本班的进步生。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曾庆通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他吗?”有一次班会课,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一句:“谢谢大家的帮助。”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家访时他妈妈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老师谢谢您!我儿子有救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教育需要宽容与关爱。
一、面对差异需要一颗宽容的心。
承认差异是不难的,可当面对差异时,要正视它却不容易,正确地对待、处理差异需要我们教育者有一颗宽容的心。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的个性,教育学生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要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过去班主任往往比较注重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去纠正它们。我们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发现学生的优点上,去激励他们继续向优点方面发展,激励他们前进。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接着会追求下一个成功。
三、教师要及时把握教育的时机。
许多教育的机会往往是稍瞬即逝,如果教师把握不住或者不够细心,过后就要花更多时间来弥补或者错失了良好的教育机会。
四、教师要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许仔维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五、教育要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许仔维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曾庆通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案例思考:宽容与关爱就是一门教育的艺术,一门以身教教会学生做人的艺术,宽容与关爱精神是人的个性中最伟大的品行啊,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宽容、忍让、学会爱等等。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得用宽容与爱的心来对待学生,也就是在心理上接纳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包括问题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