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钻孔桩施工管理办法
1 钻孔
质检工程师(员)质量责任
质检工程师对钻孔负监督检查责任。
接到开孔报检通知后,对护筒中心位置、护筒埋设质量进行检查,复核无误后在开孔通知单上签字,并负责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
接到成孔报验通知后,复核孔深、孔径、孔型、泥浆指标、核实地质情况,合格后及时报现场监理检查。
工地巡视检查发现问题时,会同现场技术员及时制止并纠正。
负责钻孔资料的检查、督促和完善。
因质检工程师检查不及时或不到位而出现塌孔问题,作业工区对其处以100~300元的罚款。
现场技术人员质量责任
对钻孔桩钻孔负技术指导责任。
对每根桩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保证所出具的技术交底(含施工图)准确无误,双方签字齐全。
严格检查作业队伍对技术指导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责令其返工,并向上反映。
检查护筒埋设质量,并向质检工程师报检,经监理检查合格后下达开孔通知单。
检查成孔深度、孔径、孔型,合格后向质检工程师报验。
负责钻孔记录的填写指导、检查、收集、归档保管。
负责技术资料、施工日志的填写,并对其准确性、及时性、可追溯性负责。
若因技术员不作为或不到位而引发的质量问题,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对其通报批评或处以100~300元罚款,直至调离岗位。
测量人员质量责任
接到放样通知后,做好钻孔桩桩位及护筒顶面标高测量工作,对自己经手的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及精度负责并书面通知现场技术员,完善签认手续。
钻孔测量记录应清晰、完整,并妥善保管,具有可追溯性。
由于测量错误造成损失的,由作业工区对其处以300~500元的罚款。
施工队(班组)负责人质量责任
领导本班组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等进行钻孔作业,并对本工序进行监督、自检。
对护筒的埋设质量负责,如因护筒埋设原因导致塌孔,延误工期的将予以处罚。
负责自检和向工点技术员报检,负责与钢筋组、混凝土拌合运输组联系,保障终孔后及时安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
负责所在工点安全和文明施工。
按照试验员的要求,负责保护(养护)混凝土试件。
积极配合现场技术、质检、测量、试验等人员的工作,执行上级有关部门、人员的正确指令。
上述各项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将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视情节处以500~1000元罚款。
司钻人员质量责任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交底书控制孔位、孔深、孔径。
控制钻孔成孔质量,根据钻孔机具、地质情况变化动态调节泥浆指标,根据地质情况控制钻进和提钻速度,同时保持孔内水头,防止缩孔和坍孔,若连续2次发现泥浆沉降过快造成孔底泥浆比重偏大或有塌孔现象,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根据现场技术人员的交底,认真填写并及时提交给技术人员《钻孔记录表》,对钻孔记录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
服从工班长、现场技术员和质检人员的指挥、指导和检查,做好交接班工作严格控制工序质量。
对违章作业和记录不真实者,作业工区将对其发出警告或处以200~300元罚款,直至清退出场。
2钢筋笼加工
钢筋加工
质检工程师(员)质量责任
对钢筋加工质量进行全检,对检查不到位或纠正不力而出现的钢筋加工质量问题,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现场技术人员质量责任
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对钢筋加工负技术指导责任。
及时解决钢筋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现场钢筋工下料、配料。
严格检查施工班组对技术指导的执行情况,检查班组下料长度、根数及弯钩情况,发现没有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时,要及时制止、返工,责令其改进。
因技术交底、指导错误出现质量问题时,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试验人员质量责任
负责钢筋原材料试验,及时将试验结果通知材料员进行标识,并将试验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
由于试验人员工作不到位,出现质量问题时,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施工队(班组)负责人质量责任
对钢筋的加工质量负责。
负责自检和向工点技术员报检,负责与混凝土拌和运输组联系,保障终孔后及时安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
积极配合现场技术、质检、试验等人员的工作,执行作业工区有关部门、人员的正确指令。
上述各项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将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视情节处以200~300元罚款。
钢筋工质量责任
严格按设计图纸、技术交底书进行加工和对半成品进行保护,发现技术交底书有误时,要及时向工班长或技术员提出,对本岗位的工序质量负责。
服从现场技术员和质检人员检查指导,严格半成品工艺自检和报检工作,严格控制工序质量。
掌握技术交底内容,并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根据结构配筋施工图,计算出每种钢筋的数量和下料长度。
对违章作业、盲目蛮干而造成的质量问题或返工浪费负直接责任,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100~300元罚款。
钢筋焊接
质检工程师(员)质量责任
对钢筋焊接质量进行抽检,对抽查不到位或纠正不力而出现的钢筋焊接质量问题,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现场技术人员质量责任
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对钢筋焊接负技术指导责任。
及时解决钢筋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严格检查施工班组对技术指导的执行情况,检查焊接质量情况,发现没有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时,要及时制止、返工,责令其改进。
因技术交底、指导错误出现质量问题时,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试验人员质量责任
根据验标要求,对钢筋焊接接头按批次作抽样力学试验检测,并负责试验报告的收集与传递与保管。
因钢筋焊接接头未做或未及时试验,出现质量问题,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连续发生两次,调离工作岗位。
施工队(班组)负责人质量责任
对钢筋的焊接质量负责。
积极配合现场技术、质检、试验等人员的工作,执行作业工区有关部门、人员的正确指令。
上述各项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将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视情节处以200~300元罚款。
焊工质量责任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按照要求配戴安全防护用品。
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施工,对焊接质量负直接责任。
钢筋焊接前,对焊条规格型号、焊机性能进行核对。
焊接钢筋交接前,必须将焊碴敲掉,满足要求。
钢筋半成品分类码放整齐。
服从工班长、现场技术员和质检人员的指导和检查,严格控制工序质量。
严格焊机操作规程,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对因焊接技能欠佳,违章施工、盲目蛮干而造成焊接质量达不到验标要求,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100~300元罚款,直至调离工作岗位。
钢筋绑扎
质检工程师(员)质量责任
对钢筋加工质量进行抽检,对抽查不到位或纠正不力而出现的钢筋加工质量问题,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现场技术人员质量责任
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对钢筋绑扎负技术指导责任。
及时解决钢筋绑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现没有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时,要及时制止、返工,责令其整改。
自检合格后,负责向质检员报检,并督促相关人员在钢筋笼加工责任牌上签署姓名。
接受质检人员的检查,及时解决质检人员提出的问题。
因技术交底、技术指导错误出现质量问题时,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施工队(班组)负责人质量责任
对钢筋的绑扎质量负责。
积极配合现场技术、质检、试验等人员的工作,执行作业工区有关部门、人员的正确指令。
因不正确执行技术、质检人员的指令,导致钢筋绑扎出现质量问题,将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视情节处以200~300元罚款。
钢筋工质量责任
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进行绑扎,对钢筋安装质量负直接责任。
经现场技术、质检人员验收后,负责将钢筋笼妥善储存到指定地点,堆放整齐并进行垫高覆盖。
对因违章施工、盲目蛮干而造成钢筋绑扎质量达不到验标要求,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100~300元罚款,直至调离工作岗位。
钢筋笼保管、运输、吊装
质检工程师(员)质量责任
在钢筋笼入孔前,对钢筋笼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或不完善的钢筋笼禁止吊装入孔,对检查不到位或纠正不力而出现、存在问题的钢筋笼入孔,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现场技术人员质量责任
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对钢筋笼的保管、运输、吊装负技术指导责任。
及时解决钢筋笼在保管、运输、吊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技术交底、技术指导错误出现质量问题时,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施工队(班组)负责人质量责任
负责钢筋加工场作业区、待检区和合格区的规划与实施,负责提供钢筋笼储存场地,并负责提供垫木、覆盖物,确保钢筋笼不锈蚀。
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在钢筋笼出场前加工、安装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并确保其质量。
配合技术、质检人员进行出场前检验。
负责钢筋笼落地前的质量,确保其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变形不受损。
对钢筋笼保管、运输、吊装过程中出现钢筋锈蚀或变形损坏等质量问题,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钻孔桩灌注施工现场负责人质量责任
组织对钢筋笼落地前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或不完善的钢筋笼必须及时提出,便于钢筋笼加工人员及时进行整改,对已接受的钢筋笼质量负责。
负责保护运至现场的钢筋笼,负责提供垫块、覆盖物等,杜绝钢筋笼锈蚀、变形损坏或扭曲现象。
配合技术、质检、监理人员对钢筋笼入孔前的检验,有问题时及时整改。
负责组织钢筋笼吊装就位,保证吊装过程钢筋笼质量安全。
对钢筋笼吊装过程中出现变形损坏等质量问题,视情节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3 桩基混凝土灌注
质检工程师(员)质量责任
接到报检通知,复检并协助监理完成灌注前的检查,主要检查灌注前的孔深、孔径、沉渣厚度、泥浆比重等,并形成检查记录。
对作业人员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由于质检人员原因导致桩质量不合格,视情况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现场技术人员质量责任
现场技术员应提前2小时以书面形式向拌合站站长报混凝土需求计划,内容包括混凝土级别、数量、技术要求等。
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通知质检人员进行混凝土灌注前的检查,主要检查灌注前孔深、孔径、沉渣厚度、泥浆比重等。
全过程监控混凝土灌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做好混凝土灌注记录。
负责技术资料的填写与收集。
由于技术人员原因导致桩质量不合格或没有形成可追溯性的资料,视情况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试验人员质量责任
检测混凝土灌注前孔内泥浆指标。
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首先要按规定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温度、含气量进行测定,做好记录。将检测结果通知现场技术人员或工班长。
对检测试验结果负责。
按规定制作混凝土试件。
由于试验员工作不到位,出现质量问题,视情况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处以200~300元罚款。
现场负责人质量责任
负责现场的管理和协调,全力支持现场试验、技术、质检人员工作。对混凝土灌注质量负主要责任。
出现因混凝土灌注引发的质量事故,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视情节处以300~500元罚款。
施工队(班组)负责人质量责任
接受技术交底,并配合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接受检查与指导,及时完成有关指令。
按规定检查导管密闭性。
混凝土灌注前复查沉碴厚度,合格后报请技术人员检查。
混凝土灌注前应配备相应的机具设备,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负责组织灌注混凝土,保证混凝土连续灌注。
对违反和执行不彻底的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视情节处以200~300元罚款。
操作人员质量责任
服从工班长、现场技术员和质检人员的指挥、指导和检查。
协助现场技术人员测量混凝土顶面高程,保证导管埋深符合要求,并在技术人员指挥下拔管。
当发生导管堵塞时,在现场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指导下,采取合适方法处理。
因自作主张处理不当造成断桩,由作业工区技术质量部对当事人予以100~300元罚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