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李翠霞:放下身子 走进学生心灵
————班主任研读故事
班主任研修以来读了很多名家大作,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明白了老师要在工作中不但需要丰富的知识,而且要讲究策略。现在想来,自己在管理班级的方法改变了很多,并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主意识比加强,对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与孩子交心,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培养个性化人才。现在想来,班内一些问题处理得当真是多亏了本次研修研读,
案例:
一条短信息
“李老师,你好吗?有空给我回电话。”
当我看到这条来自13589739476的短信时,心里开始猜疑:是学生有困难找我,可为什么不写名字呢?还是骗钱的短信?最后决定回这个电话,因为如果是学生有困难找我帮忙而得不到我的帮助那该是多么伤心啊!我回拨了这个号码,对方是个男孩子声音:“老师,我是邓旭杰,在这里我想你道歉。以前我做的不对,不应该和你作对,今后我一定会好好的做。”对,就是令我曾经操碎心、并为之快乐的那个邓旭杰。我心里十分激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你有空可以到我家来玩,还是住在原来的地方,没有搬家,课下找我也行。”“会的,老师,我一定要干出个样来跟你看看,再见,有事再联系。”
电话挂断了,邓旭杰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难道这就是那个上课爱睡觉、喜欢打斗,又爱搞恶作剧的邓旭杰?我在他身上可费了不少心思。那是邓旭杰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刚休完产假接的第一个班。当时就有老师提醒我说班里有一个最难管的学生叫邓旭杰,必须先把他吓住,不然你就别想把课上好。于是,上课伊始,我就十分注意这个学生,当我叫他回答问题时,他居然大声说:“我不会!”还白了我一眼。当时觉得很窝火,又很无奈,课毕竟得上下去,就没有理他。又有一次,下课这小家伙又和同学“比武”,我到时已经休战。后来在办公室了解情况,与延青交谈,得知他父母离异,现在跟奶奶生活,学习对他来说十分头疼。但谈话间,了解到延青有一个理想就是长大要当一名警察。我随即抓住这一点,夸他的理想很好,但是,要想当一名好警察,也离不开丰富的知识,想掌握丰富的知识离不开学习……他居然说:“老师我也想学习呀!可就是学不会。”听了这句话,我暗暗高兴,立即鼓励他说:“没关系,老师会帮你的,你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进步。”他使劲的点了点头,我看到了孩子的可爱一面。常言说的好“人怕敬”,这一点,连孩子也不例外。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们“合作”得很愉快。他坐得端正,甚至抢着回答问题,我也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给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进步。毕竟拉下的太多,在一次考试中,只有两门功课及格。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又多次为他制定小目标,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他更加配合老师了,课上课下都十分积极。半个学期过去了,他对学习渐渐有了兴趣,在期末测评中,只有一门不及格,其它的都及格,有一门还得了优。我相信,从今以后邓旭杰不再是那个上课爱睡觉,下课爱武斗的邓旭杰了。
从邓旭杰的身上,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他闪光的一点,这就要看老师有没有这双慧眼,对孩子细心的观察,仔细的分析,抓住孩子的性格特点,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出具有个性化才能的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就像张万祥老师说的“青少年富有个性,我们的思想工作也应因人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
是的,班主任的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在研修中自己感觉受益匪浅,书悄悄地改变自己的语言风格,还增加了工作兴致,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