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 t n l》导 学 案
授课年级
一年级
学科
语文
授课教师
陈宁过
周雅莉
郭娟
课时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多媒体使用
班班通 课件
授课时间
课 题
d t n l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d、t、n、l,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第二部分是d、t、n、l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d、t、n、l的书写格式及笔顺。第四部分是带调拼读音节,认识五个生字。配有一幅情境图,蕴含着一个故事情节:一匹马驮着米袋在路上走,路边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米袋不知什么时候漏了,小马却没有发觉,小兔子飞快地追上来告诉它:你的米袋漏了。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
学生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上课都能认真听讲,接受新知识能力强,还有一少部分学生习惯差,上课小动作多,需要多关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dtnl四个声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用声母dtnl和单韵母aeiuü拼音,初步指导学生练习直呼音节。
3.练习看图读用拼音写成的短句。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有主动学习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练习用“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看图读带调音节。
难点
1、区别“d”与“b”的形,“f”与“t”的形。
2、“n、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方法
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 师 行 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时间分配
媒体应用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声母 d
三、教学声母 t
四、音节拼读
五、复习巩固
六、小结
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还记得都是谁吗?(点击课件拼音王国,出示“b p m f”),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让我们亲切地与他们打声招呼吧。今天我们再去认识四个新的声母朋友,他们是谁呢?
听说拼音乐园正在举行一场有趣的游园活动,让我们去瞧瞧。(课件出现一只小鼓边上竖着鼓捶,小朋友在河边草地上正准备做击鼓传花游戏的情景图)
1、 看图,提示你看到了什么?
敲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声母 d,就藏在图中,你能找出来吗?(点击小鼓,d从中拖出并闪烁)
2、 教学 d的发音。
教师范读,讲解发音要领,领读,齐读,。
3、 辨别“d-b”的形。
4、 (课件出示) ⑴ 看看这两个声母朋友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⑵ 谁能想想办法记住他们,但是又不会把他们认错
5、 右下半圆 b b b。左下半圆 d d d„„ (课件演示 bd是对好兄弟,竖起拇指对面坐,b的半圆朝着右,d的半圆朝着左。)
6、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摆一摆”。快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竖条和半圆(老师举起竖条和半圆),就用竖条和半圆把这两个拼音朋友摆出来,自己试试吧,一边摆一边读。(教师巡视检查)
7、指导d的书写 大家已经认识了 d朋友,他邀请咱们到他家去做客呢!让我们去看看他住在四线格的哪几层?点击课件出示四线格,声母的书写顺序。范写一个。
拼音朋友热闹的联欢,引得河里的小鱼也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课件出示小鱼跃出水面图) 1、让我们一起来为小鱼助助兴吧,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声母就藏在小鱼身上呢,找找吧。(点击小鱼,拖出“t”,并发音“t t t”)
2、教学 t的发音:
辨别“t”与“d”的发音 。 让学生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觉不同的发音方法发 d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 t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
3、指导 t的书写: ⑴ 进行 t与 f的比较。声母“t”与“f”也是一对好兄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区分他们吗?(学生编顺口溜、做手指操) ⑵ 课件演示“t”的书写顺序,你说我写、。
认识了拼音朋友“t 、d”,它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你能拼吗?(课件出示荷花池,花苞上写有“da de di du te ti tu ta”等带调音节)这些音节宝贝就藏在荷花池中,读对了就能开出美丽的荷花。
1、卡片认读 d,t。
2、做游戏“看谁接得又快又准”。 。如,教师说“一个伞把”,学生接“t t t”;老师说“一根拐棍”,学生接“f f f”。 (复习 d t字型)
认读bpmf
把你看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听鼓声 de de de
学生尝试发音
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感受舌尖的变化.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说发现
学生自编顺口溜
学生拍手念。
学生摆拼音
学生书写
拍手喊“小鱼跳跳跳”
学生跟读,感受“t”的发音
拍手念口诀伞柄朝上 t t t,伞柄朝下 f f f。
学生练习
自由读
老师说顺口溜的上半句,学生抢接下半句
3
15
8
5
6
3
班班通课件
授课年级
一年级
学科
语文
授课教师
陈宁过
王亚兰
赵淑兰
课时
共 2 课时
第 2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师 行 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时间分配
媒体应用
(一)复习检查。
二、教学“n”
三、教学“l”
四、拼读音节
五、看图认字
六、拼读儿歌
七、总结
上节课认识的声母朋友又与我们见面了,小朋友还认识吗?(出示 d t)
做“拼一拼,读一读”游戏。出示声母卡片 d t,韵母卡片 a e i u,
(课件展示情景兔图,点击“山洞”,拖出一个闪烁的“n”)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n”。
1、谁能看图,编个顺口溜,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新朋友呢?
2、师范读。
3、辨析 m n:
4、书写指导,示书写顺序。
小朋友正在玩赶小猪的游戏,(课件出示情景图)赶猪时,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
1、(点击“小棍”,拖出闪烁的“l”),这就是我们新认识的声母“l”。
2、教师反复读 n l
3、学生尝试发音。学生捏鼻子发 n的音,松开鼻子发 l的音,体会发 n l时,气流不同之处。(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
4、声母“l”像什么样儿?你能编顺口溜帮大家记住它吗?
5、指导书写
声母 n l会和哪些单韵母交上朋友组成音节呢?让我们一起做个“猜,我猜猜猜”的游戏。
1、 点击课件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图上有些什么小动物啊?
2、 随机出现“马、兔”的音节,让学生带调拼读。 3、看图编故事,小马和小兔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大米、土地、马、兔,
5、 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6、 谁能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找朋友
7、 巩固生字,出示与图有关的儿歌,
1、 课件出示儿歌《轻轻地》, 找一找新学的声母组成的音节。
2、 你会拼读哪些音节
3、 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儿歌读给好朋友听。
5、 男女生读──齐读──表演读。
这几节课,我们学会了声母 d t n l和它们的拼音。并能拼读词语和儿歌,还认识了几个生字宝宝。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课后,小朋友们要多用拼音卡片来练习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
读卡片
学生动手拼成音节,带小朋友读一读。
一个门洞 n n n,
学生领读、齐读、互读正音
念一念顺口溜,做一做手指操。
学生观察,练习
(lu lu lu)
学生反复比较口型
自编顺口溜
临摹,互评
学生猜读可能会出现的由声母 n l组成的带调音节。 (na nu lu nv ne le li ni) 猜对了就跟着他读一读。
看图说几句话
根据拼音读一读
拍手读儿歌: “小马驮大米,米粒洒一地,小兔追上来,劝它快停蹄。”
和小伙伴一起拼一拼,读一读
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开小火车、齐读)
课后多练习
3
6
8
5
8
8
2
班班通
板书
设计
,4、d t n l
课后
反思
教科组
审核修
改意见
审核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