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导生——课堂新主人
高效课堂的理念是无限放大学生的自学,学什么、如何学的权力都在学生手里。在这样的背景下,导生这一高效课堂中的特有职位也就应运而生了。导生应该如何主持课堂?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教师又应该如何做好导生的培训?本期,周刊与读者共同探讨课堂的新主人——导生。
■嘉宾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
汪兴益(总校长)
汪宣意(年级校长)
齐永甲(主备校长)
张 行(主备校长)
■主持 金锐
1 新课堂形态催生导生制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高效课堂需要导生,导生与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相互配合?
汪兴益:高效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由教师或少数精英学生唱“独角戏”的格局,建立了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高效课堂理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真正将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放手”、“示弱”、“利用”十分重要。“放手”指教师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把体验权还给学生、把成长权还给学生;“示弱”指教师要“大智若愚”,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利用”指教师要尊重、开发学生这一独特而有意义的教学资源。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之下,便催生了课堂的新主人——导生。
当然,主持课堂时,导生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该有一定的要求,这也需要教师与导生相互配合。教师必须将一节课的主题目标和学法指导等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导生。此外,在一些关键地方,教师的点拨也是必不可少的。
张行:随着高效课堂的日益发展,导生也必然会随之诞生。回顾课堂教学改革,先是改变了课堂的空间,撤走了讲台,改掉“一个面向”的课桌布局,变成了可以根据展示需要,随时转动身体的“多个面向”的空间布局;然后改变了课堂中师生的关系,由以往教学中师与生的单边对话,变成生与生、师与生、组与组的多边对话,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渐渐退居二线,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倾听者。
为了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还应该更彻底地去放手,成为课堂中的“隐身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在高效课堂中,导生充当了教师的角色。作为导生,必须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但孩子毕竟是孩子,面对课堂中即时生成的一些问题,可能还需要教师的辅助。这种辅助,可以是轻声细语的语言交流,也可以是心领神会的眼神交流。
由导生主持的课堂,更能体现民主、生态、高效的特点,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齐永甲:铜都双语学校的导生制度是伴随着学校人本跨界大课堂而产生的。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发现,只要教师在教室,学生总会感觉被控制着。人本跨界大课堂的一个理念就是,把教师置于学习的中心层之外,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整合学习资源。
学校鼓励教师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时会不在教室,导生无疑就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评价者和学情的观察者、反馈者。在导学案的引领下,导生会有序有效地组织课堂上的自学、合作、展示等环节;会从高效课堂操作规范和学科特点两方面进行课堂评价;会在课前了解学习内容,课中参与学习过程,课后反馈学习情况。
汪宣意:铜都双语学校为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设置了学生导生这一职位。最初,导生的职责只是代替教师主持课堂。经过思考与摸索,现在,导生的作用已经远不止这些了。导生与教师是主与辅、明与暗的关系,导生为主、教师为辅,导生在明、教师在暗。在课堂上,导生要有很强的主人翁精神,要让自己成为整堂课的主导。自己能解决的、通过合作能解决的,就争取把教师“晾”在一边,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请教教师。
2 导生培训面面谈
中国教师报:对导生培训时,一般采取怎样的流程,有哪些具体内容?
汪兴益:铜都双语学校的导生不是由固定的学生担任的。每个学科、每个单元、每种课型,都会有不同的导生,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锻炼。
当导生的名单确定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会对导生进行两次重点培训。
班主任对导生的培训,主要从班级管理的角度,让导生从一名学生,站在“家长”的位置,以“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认知和领悟如何做课堂的管理工作。
科任教师对导生的培训,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相知、相吸、相会。
“相知”主要表现为,通过培训,教师要让导生明白,理解课堂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理解了学习内容,在主持课堂时,才能游刃有余、流畅自如。
“相吸”,顾名思义,就是相互吸引。在课堂流程的设计上,教师和导生应该“心有灵犀一点通”。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提前召集导生,和“另一个自己”进行沟通,共同预演课堂流程。
“相会”不仅是课堂上眼神相会、言语相会,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相会。导生主持课堂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陪衬、帮扶和支持。
张行:导生不但要有强大的领导力、流畅的表达力、快速的应变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我们学校的导生培训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会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先在班级中选出几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进行第一轮培训。这几名学生可以为其他学生起到示范与带动的作用。如果每名学生都可以影响身边的人,那么,学校提出的“人人当导生”就不会成为一句空口号。
导生的培训可以采取体验式,即让学生在实际中锻炼。在上课前,教师要先和导生碰头,就第二天的课堂问题进行探讨。教师要向导生讲解学道设计思路、学习重点难点,共同预设课堂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上课时,学生会独立主持自研环节,然后撰写导生执行案。下课后,几位导生会在一起回顾课堂流程,相互提意见。最后,教师会根据导生的课堂主持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导生也会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正是在这样的锻炼中,导生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主持能力、把控能力。
齐永甲:导生的培训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短期培训,目的是为第二天上课作准备。培训涉及教材分析、导学案设计、重难点攻关等。当然,根据学情提前预设课堂评价标准和助推课堂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培训内容。
另一方面是长期培训,目的是为导生队伍储备人才。培训的方式有——优秀导生换班交流、优秀导生与新导生共同主持课堂、优秀导生经验分享会、导生赛课,等等。
汪宣意:导生培训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显性的专门培训,也有隐性的浸润培训。
浸润培训主要是课堂流程、导生规范等内容。专门培训则是指几名教师对学生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是——导生阐述构想、师生交流、各班导生交流、教师答疑解惑、导生撰写导生执行案等,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导生在主持课堂时,需要对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式记录,课后还要进行反思。导生的反思是需要教师关注的,这种关注对导生有着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说是又一次的培训。
3 没有教师的课堂
中国教师报:当教师不在时,导生应该如何主持课堂,需要哪些必要的技能?
汪兴益:铜都双语学校的跨界课堂,经常会出现教师不在教室的情况。这时,课堂完全由导生主持,他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导生是课堂的指挥官,要做同伴学习的引路人。
导生是课堂的主持人,要成为课堂学习的激发者。在课堂上,导生要创设和谐、宽容、平等的学习氛围;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状态,倾听每一名学生的发言;要不断引导,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导生是课堂的导演,要引导全班学生进入自学佳境、合作佳境、碰撞佳境、展示佳境。
导生是课堂的裁判,要学会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导生是课堂的演奏者。课堂这支乐曲,何时舒缓、何时激昂、何时高亢、何时低沉,都是很有讲究的,导生要在不同的环节中,“弹奏”出适当的节奏和旋律。
导生是课堂的学者,要帮助同伴指点迷津。学者型的导生,应该思路清晰、语言简练。
张行:铜都双语学校的学道是高效课堂的载体,承载着教师的许多教学思想和导学策略。有了学道,学生就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课堂学习。因此,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缺席不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当教师不在时,导生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有的时候,教师还会故意离开教室,给导生机会,让他们承担教师的责任——主持课堂、组织课堂、引领课堂。
在对导生的培训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课堂三规”的培训。“三规”即规则、规范、规程,导生必须要理解,并能够在课堂中落实。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达、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充满自信的语言号召,这些都会为学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点拨调动能力的培训。教师要在上课前一天晚上,让导生明白一节课的重难点、精彩点,并启发他们运用何种方式与策略,进行点拨、调动,从而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齐永甲: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学生高度自主自治的课堂。通过培训与导学案的引导,导生对课堂上各个环节的执行,都能够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因此,即使教师不在教室,导生也能够让课堂高效运转。在课堂上,导生会进行精彩的课堂导入,激起全班学生的热情,向课堂目标前进;会对课堂的自学、合作、展示进行承前启后式的过渡;会对班级出现的典型现象,进行灵活处理;会进行高效课堂规范层面和学科知识层面的点评与点拨。
汪宣意:铜都双语学校要求各班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完整、流畅地将学习进行下去。因此,导生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了教师的职责。与传统课堂的教师不同,导生更像是稳重的指挥官和一个激情的主持人的混合体,他需要遵守课堂的一系列规则、规范与规程;需要引领全班学生根据学道完成学习;需要将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点燃,让所有人共同享受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
为了完成使命,导生需要具备以下技能——熟悉课堂“三规”,熟悉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出彩点等,了解各组的互动和展示情况,善于发现、勤于思考,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将各组的学习热情、展示激情点燃。
4 导生的“二次学习”
中国教师报:导生主持课堂时,会不会没有精力学习?有哪些解决的方法?
汪兴益:我认为,导生在主持课堂时,并没有牺牲自己的时间。相反,在这个过程中,导生还能强化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
“教”是一种将文本信息传递、倾诉给对方的体验方式;“学”是一种将知识信息内化的过程。为了真正掌握知识,需要让“教”与“学”成为搭档——“教”是为了“学”,“学”也是为了“教”。这就是“教学相长”的内涵,也是导生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
张行:导生主持课堂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在前一天与教师对第二天学道进行共研时,导生其实就已经提前完成了学习,这是一种纯知识性的学习。在主持课堂时,导生又进行了“二次学习”,这次是知识与能力共同增长的学习过程。
导生在主持课堂时,必须要调动心、眼、耳、口、脑等各种器官,用心关注课堂细节、用眼察看课堂动态、用耳倾听课堂声音,用口来调动、引导、激发,用脑来思考、探索、研究。课堂上,导生一直在高效学习,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自信与快乐。所以说,导生主持课堂,不但不会分散他们的精力,反而更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让他们找到课堂中的成功感、幸福感。这也是与高效课堂的愿景相吻合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收获幸福。
齐永甲:导生主持课堂时,既要学习课堂内容,还要主持课堂,关注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不必担心导生的学习精力被分散,学习效果不佳。因为导生是一种荣耀,当导生的学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经常会提前几天去请教教师,了解学习内容、准备学习资料。在课堂上,他们会对学习内容进行“二次学习”,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汪宣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学生成长的过程是完全重合的,学生课上、课下都在学习,知识的学习固然不可缺少,但仅仅是这些未免过于狭隘和单薄。与知识本身相比,探寻知识的来龙去脉、用已知的知识思考和发现更多未知的知识、用探寻已知知识的方法探寻未知的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是更需要学习掌握的。
导生主持课堂前需要认真准备,主持课堂时需要全神贯注,主持课堂后需要不断反思。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导生一直在学习、在思考。可以说,做好导生要比做好学生难得多。
铜都双语学校的很多学生,往往因为一次成功的导生经历,收获了很多。因为课前认真研究课程内容,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从此改变了对某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因为课堂主持的成功获得赞许,有的学生增强了信心,从此变得更加阳光开朗;因为做导生时的辛苦,有的学生懂得了换位思考,从此不再漠视其他导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