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令人难忘的纪念碑教案一、教学目标:1、较深入地了解古今中外的最著名的纪念碑雕塑,回顾历史,从中受到教益。2、体会纪念碑雕塑的主要特点。3、提高学生在艺术欣赏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3、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对中外纪念碑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纪念碑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国家纪念碑雕塑的艺术内涵,提高学生对这些作品的艺术欣赏能力。三、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状况,我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
2、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视频、图片欣赏,实物观察和触摸,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学生,组织讨论,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探究课题(一)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探究课题。播放一段纪念碑雕塑视频短片,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引出课题。(二)学生感受纪念碑雕塑艺术之美,进入教学情境,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激发出探究欲望。二、新知探究。
3、(一)了解纪念碑雕塑有关知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相关知识:1、人民英雄纪念碑每一面的浮雕分别表示哪些事件?2、你了解的中外著名的纪念碑雕塑有哪些?(二)欣赏过程。第一:人民英雄纪念碑。1、播放视频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并提问:看完这部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2、学生直观欣赏,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发表观点。3、师生共同探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艺术成就。第二:彼得大帝纪念碑。投放一组彼得大帝纪念碑的图片,让学生细心观看,并提问同学们欣赏完的感受,并比较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异同点。第三:自由女神像。1、投放一组自由女神像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2、询问学生更喜欢作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三)、播放音乐视
4、频短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雕塑艺术作品。三、演练实践1、让学生放飞想象:彼得大帝当时处在什么样的场景之中?发挥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2、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引导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材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将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四、归纳总结:系统知识,德育渗透。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愿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像我们人类优秀的先人们一样,做一个美的使者。本课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去感受发现并创作出可探究性问题,在课堂中通过互动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过程,既要有自主意识,又要有创作意识,让学生关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发现的奇特现象,并注重对探究成果的总结与评价。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升华的途径是应用与整合。通过应用使知识与方法得到整合,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立足实际,活学活用,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学生的收获不只是欣赏作品,更主要的是他们从此会用审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