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阜南县第一初级中学 郭国锋 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树篱()栖()息 茸()茸2.解释下列词语。沉醉:栖息: 文学常识济慈,()(国别)伟大的()(流派)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但是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本诗选自()。 课文掌握1.根据诗歌内容填写结构。总大地的诗歌()()(提示:时间)蝈蝈的乐音(过渡:)冬()()总()和()意象叠印尾声2.作为浪漫主义诗
2、歌,本诗中蝈蝈、蛐蛐这两个象征意象,他们的鸣叫象征了什么? 阅读理解答:蝈蝈与蛐蛐 1.诗中只写了夏、冬两季蝈蝈和蛐蛐的歌唱,怎么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2.本诗歌中有哪些具象?它们共同构成了怎样的意境?3.怎样理解“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4.大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能力,把你感受的夜色,听到的美妙声音,用抒情散文或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夜 积累与运用解释下列词语。幽暗:沉浸: 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是(),()(国别)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本诗选自()。 课文掌握 1.本诗四小节,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每小节的主要意思。第一小节:第二小
3、节:第三小节:第四小节: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答: 阅读理解夜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蝈蝈与蛐蛐 济慈一、 积累与运用1. l;q;rng2.大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停留,歇息(多指鸟类)二、 文学知识英国;浪漫主义;夜莺颂;世界流派诗选三、课文掌握1.根据诗歌内容填写结构永生(此处填写“从来不会死亡”亦可);分;夏;没有停息;蛐蛐的歌儿;蝈蝈;蛐蛐;2.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他
4、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就是大自然的歌手,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以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四、1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而蛐蛐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正是秋季。春秋两季正是百鸟争鸣,千虫欢唱的黄金时节。这样实际诗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2鸟儿、蝈蝈、蛐蛐。精微优美、广大深邃的意境。3这句诗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4略(只要想象合情合理即可。)夜 叶赛宁一、积累与运用解释下列词语昏暗;泡在水中,多比喻沉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5、。二、 文学知识叶赛宁;俄罗斯;外国名诗三百首三、 课文掌握1.本诗四小节,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每小节的主要意思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2.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四、1恬静、欣喜。2不好。因为“夜来临,四下一片静”,静得连溪水也不好意思大声流淌,只能“轻轻地”,突出了夜的静谧,如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3把夜莺、秧鸡、溪水、明月、大自然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力。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