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的批评学生牛 赟每每被媒体上曝光的教师出格的教育行为震撼,常为教师的弱势、家长的误解、有心者的苦心搜罗而感慨:“教师真的好难当”。身为班主任的我们,只能够谨言慎行,艺术的去批评教育学生,方可侥幸避开让我们心悸的“潜规则”。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教育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孔夫子尚有一把戒尺在手)。但教师在批评的时候如果方法失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所以,批评不仅仅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真正富有教育成效的批评,不应该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更不应该是批评者大展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批评的目的在
2、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情感上自励,知羞耻明荣辱正言行。到底该如何批评才有效? 批评要及时。发现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批评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该承担的责任。有同事主张冷处理,留待一段时间后再处理,这其实是老师自控情绪的一种方法,对问题的解决并无多少益处,时过境迁,再回头来批评,“疗效”不佳。 批评要要以心换心、互换角色,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看“病因”古语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对待问题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满怀真诚、理解、尊重、信任,甚至怜爱,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毫无保留的坦言自己的动机,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对那些惰性
3、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寓批评于讲故事、打比方中 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道理的理解往往不容易到位,他们有时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存在。老师对他们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寓批评于讲故事、打比方或意味深长的动作、言语之中,促使学生深思、自责。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见几个孩子在折树枝,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
4、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是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它们说,它们长大好为大家作贡献呢,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孩子们听了,羞愧得脸也红了。后来,他们自动组织起护林小组。未发一句责备的话,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果。批评要体现平等性 在批评学生时,教育者还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对差生所犯的错误进行非常严厉的批评,往往是“罚重于过”;而对于好学生的错误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甚至是“视而不见”。很显然,这种不平等的态度会导致学生对于惩罚不以为然,批评也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产极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教育者在运用批评这种手段时,要一视同仁,没有
5、偏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遵守共同的“规则”,而不能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只有如此,批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与威力。 批评要带建议性 建议性的批评是指在批评时带有商量、讨论的口气,与学生交换意见的批评。一般的做法是老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交谈时,平心静气,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打消顾虑,与教师配合,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是幼稚的,常在主动工作和做好事的时候犯错误。对于这种由于想得不周到,顾此失彼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否定、讥笑。老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或者老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如“
6、你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啊”。这种方式即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爱心,寥寥数语,效果却很明显。 先表扬,后批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尤其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批评根本起不了作用,班主任用表扬代替批评,不失为一种良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公正。使用这种方法,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后进生身上找到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表扬
7、时要恰如其分,不夸大其词,不轻描淡写。批评要用暗示性语言 暗示性的批评是指教师用语言、神态、人格等为暗示手段的一种批评方式。教师语言内容多为点拨提醒之类的话,主要适用于心细、敏感、自尊心强、能知错就改的学生。只要老师稍稍给予指责信号,略作点拨,他们就会立即改正错误,如我班的学习委员小敏一向表现不错,但在一节数学课讨论时,却与好友高声谈笑,其行为影响了他人的学习。于是,我在他到办公室领取作业时顺便暗示他,作为班干部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做同学们的榜样。这样点到为止,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批评可以尝试用戴“罪”立“功”学生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许多错误往往是自控力差造成的,在认识上不存在什么障碍。对这样
8、的错误,讲多少道理,也往往是徒费口舌,教师不妨“罚”他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种方法可消除犯错误学生的心理负担,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往往使学生乐意接受。应该指出,教师应有太阳一样光明磊落的胸怀,把自己的光和热送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不能厚此薄彼。对学生的缺点,不论是好学生或是后进生都不应偏袒,要一视同仁,公平相待。批评要注意场合学生犯了错误,如果教师不分场合,大肆批评,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使教育工作事与愿违。教师要尽量不要当众责备学生,让学生有台阶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尊重他的人格,事后再去教育学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艺术的教育批评,它是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是老师一束关注的目光,是老师一句提醒的话语;它是沁人心脾的春风,是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它更是一缕阳光,将五颜六色折射到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