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感谢,1,卢颢元 应奇璋 李劲聪 徐晖凯,田以恒 杜昱磊 李鸿轩 王治达,徐嘉涛 叶子欣 祝川正义 叶栩彤,陈奕圳 王颖 杨佩雯 李瑞恒,蒋丽君 陈宣宇 徐艺瑄 赵海何,2,哈弗女孩刘亦婷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只靠老师在学校单方面的付出,孩子只能做一个中等生,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有一个善于对孩子倾注很多心血的家长。付出总会有收获,,因此,本学期我希望家长朋友对孩子的学习再多一些关注,多一些督促。多一些耐心,多一份坚持,让我们的孩子在新学期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技能,快乐,自信。,3,土地不种荒一年,子女不教
2、误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4,1、20以内加减法。,本学期的重点是2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是今后所有加减法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得好不好,扎不扎实,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要使孩子达到:每分钟正确笔答8道,题。,计算的练习方式: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等时间来个对口令。或者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本学期的重点是2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是今后所有加减法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得好不好,扎不扎实,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要使孩子达到:
3、每分钟正确笔答8道题。,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要使孩子达到:每分钟正确笔答8道题。,5,2、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我们来了解低年级解决问题主要的几种类型:,(1)知道部分求总和,就是求一共的问题。,(2)知道总和求部分,就是求还剩的问题。,(3),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往往知道结果但是算式错误,(4)会自己提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其次,要孩子自己真正去读题,多读,读出声,只到他真正理解为止。要求题目必须读过至少三遍以后再做,再就是学会分析哪些是已知的信,息,哪些是要求的问题以及问题和信息之间的关系。,6,1,、排队做操,小明的前面有5个人,他的后面有7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2、
4、排队做操,小明排在第5个,他的后面有7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3、排队做操,从左往右数小明排在第5个,从右往左数他是第7个,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7,1、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需要锯()次。,2、一根木头锯了7次,锯成了()段。,小明有10个苹果,小芳有6个苹果,小明给小芳多少个两人一样多?,8,3、认识钟面。,在生活中多让孩子看着钟面说说时间,在接触时间的过程中,孩子慢慢有了时间观念,看着看着孩子就学会了看时间。比如当您告诉孩子8点上班,他可能会思考您还有几分钟等等。,9,4、认识物体和图形。,平时生活中的像鞋盒、圆柱形茶杯等这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图形让孩子认一认,。,10,5,、
5、位置与顺序,生活中,排队时让孩子数一数自己从前面数排第几,从后面数排第几,一家人并排站,孩子左边有几个人右边有几个人,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家里柜子上层有什么,下层有什么等等,。,11,学习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1,)紧跟老师的进度,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熟,练掌握,教学要求的知识和技能。,(,2,)每天要记得提醒孩子带课本、作业和学具(文具,盒、学具盒、直尺、彩笔)。,(,3,)上学前激励孩子在学校好好表现,,放学后关注老,师留的任何作业(包括动口“说”,动手“,做,”的作业),并检查签字,(完成情况或寄语、家长姓名),。,(4,)注重生活中数学思想渗透。,(,5,),对于孩子作业中出现
6、,的错题,,我们不要满足于让孩子写出一个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合适的方法让孩子正确理解。,12,土地不种荒一年,子女不教误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13,学习习惯培养,1、放学后与孩子多交流。,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教会孩子自己准备好学习用品,每天整理好书包。,14,5、辅导孩子的学习,6、让孩子养成家庭学习的好习惯,4、做孩子学习榜样。,15,这些好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家长不要操之过急。第一周教他做,第二周帮着做,第三周看着做,第四周放手让他自己做.。心理学家说过.,26天养成好习惯,坚持91天之后就会终身不变。,16,7、养成好习惯也需要适度的训
7、练和惩罚。,(2)有时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1)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17,送给家长朋友们两句话,与大家一起共勉:,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做起。关注孩子的细节越多,孩子进步就越大。,共同品悟,18,需要说明的是,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他们面对的是48个孩子,而不是1个孩子,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工作中难免也有不足之处。,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要多理解,多支持,协调好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同时也欢迎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老师和家长的心情一样,我们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19,把责任交给孩子,让自信促进成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