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八年级压强知识点总结八年级压强知识点总结(超全超全)单选题 1、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P甲一定小于P乙B甲一定大于乙 CP甲可能大于P乙D甲可能小于乙 答案:B 解析:AC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则有 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乙 由题可知甲=乙,所以 甲甲=乙乙 2 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剩余的部分对地面的压力都减半,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小不变,故有 甲
2、=甲2甲=乙2乙=乙 故 AC 不符合题意;BD由图可知甲 乙,且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甲=乙,由 =可知 甲 乙 根据=可得 甲 乙 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 甲=12甲,乙=12乙 可得 甲 乙 故 B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A,B 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 A: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3 AF甲:F乙1:1,p甲:p乙1:2 BF甲:F乙1:1,p甲:p乙1:4 CF甲:F乙1:2,p甲:p乙2:1 DF甲:F乙8:1,p甲:p乙1:8 答案:B
3、 解析: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甲+,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乙+,则甲乙=+=1:1,故 C、D 错误;由=,:8:1,:=1:1,可得=18,则边长之比为12,则面积之比为14,因为甲乙=1:1,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甲:乙1:4,故 A 错误,B 正确 3、如图所示,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活塞式抽水机 4 B洗手池的下水管 C茶壶 D船闸 答案:A 解析: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了大气压,不属于连通器,故 A 符合题意;B根据洗手池的下水管的结构可知,左右两个容器连通,上
4、端开口,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故 B 不符合题意;C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连通器,故 C 不符合题意;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5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 p乙 CF甲 F乙,p甲=p乙DF甲 F乙,p甲 p乙 答案:A 解析:由=液可知,当两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时,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由=液可知,
5、当两容器所受液体压强和底面积相同时,其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相等。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5、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连,管中间有一阀门 K,现甲、乙两容器内装有水,且水面相平当阀门 K 打开后,管中的水将()A从乙流向甲 B从甲流向乙 C不流动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甲乙两个容器,上端开口,下部通过阀门相连,当阀门打开后,属于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知识,液体不流动时,液面相平,现在水面相平,所以液体不再流动故选 C 6 小提示:当阀门 K 打开后,图中容器是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原理知,液面相平,不会流动 6、下列物理量的估计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重庆冬季的
6、平均气温约为 0 B中学生单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约 1000N C一个煮熟的鸡蛋漂浮在水面时重力约 0.5N D一枚硬币的质量约为 20g 答案:C 解析:A重庆冬季平均气温约 10,故 A 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500N,单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大小,约为 500N,故 B 不符合题意;C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1N,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0.5N。因质量不随温度、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煮熟的鸡蛋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即煮熟的鸡蛋漂浮在水面时重力约 0.5N,故 C 符合题意;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为 6g,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7、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物块 A 和
7、B,=0.12m,=0.2m,物体 B 的密度为500kg/m3,A、B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且让 A 放置在 B 的正中央,此时 B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4000Pa。现让 B 物体保持静止,A 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0.01m/s的速度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B 两物块的重力之比为1:3 7 B=0s时,地面对 B 的支持力为 40N C=6s时,A 对 B 的压强为1.2 104Pa D=8s时,A 对 B 的压强为1.25 104Pa 答案:D 解析:A物体 B 的重力 2=2=22=500kg/m3(0.2m)3 10N/kg=40N 物体 A、
8、B 的重力之和 1+2=4000Pa (0.2m)2=160N 1=160N 40N=120N A、B 两物块的重力之比为 31。故 A 错误;B地面对 B 的支持力等于物体 A、B 的重力之和等于 160N。故 B 错误;C=6s时,A 向右移动的距离 =0.01m/s 6s=0.06m AB 之间接触面积 1=0.12m 0.12m-(0.06m-0.2m-0.12m2)=0.012m2 A 对 B 的压强为 1=11=120N0.012m2=104Pa 故 C 错误;D=8s时,A 向右移动的距离 =0.01m/s 8s=0.08m 8 AB 之间接触面积 2=0.12m 0.12m-(
9、0.08m-0.2m-0.12m2)=0.0096m2 A 对 B 的压强为 2=12=120N0.0096m2=1.25 104Pa 故 D 正确。故选 D。8、“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趋于常态化,“一盔”是指戴头盔,头盔的设计是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一带”是指车内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戴头盔会减小头部的惯性 B戴头盔会增大撞击时头部所受压强 C安全带设计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力,使人体感觉舒适 D系安全带时可以防止汽车前方受撞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答案:D 解析: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头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头盔只能减少人受到的伤害,不能减小惯性,故A 错误;B头盔的作用是在人的头部受到撞击时,通过头盔坚硬的外壳和里面的缓冲材料减小对头部的压强,对驾驶员起一个保护作用;故 B 错误;C.安全带设计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人体的压强,使人体感觉舒适,故 C 错误;D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容易撞上挡风玻璃而受到伤害,系安全带可以避免人由于惯性受到伤害,故 D 正确。9 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