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4 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试标准】学考要求考纲细解选考要求c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能够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c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b 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一、昼夜长短变化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自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相反自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南半球相反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
2、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三、四季和五带1.四季更替原因: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在?时间上产生差异北温带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21冬季2.五带划分依据: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在22空间上产生差异界限:23南、北回归线和24南、北极圈五带从北向南:北寒带、25北温带、26热带、27南温带和南寒带2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加试)北京天安门广场日出时升起国旗,国际劳动节和我国国庆节,哪一天升旗早?提示:国际劳动节。探究
3、归纳 1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2纬度分布规律a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b.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c.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d.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 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学以致用 下表所列是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题。地点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 小时 30 分9 小时 09 分11 小时 25 分13 小时 56 分(1)四地
4、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 乙地 C丙地D 丁地(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 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 丁丙乙甲解析第(1)题,12 月 22 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小于12 小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12 小时。第(2)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即为 12 小时)。丙、丁两地相对来说离赤道较近,昼夜长短变化比甲、乙两地小,而且丙地更接近赤道,纬度更低。甲地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纬度最高。3答案(1)D(2)B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加试)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是否都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为什么?提示:不是
5、。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而不是在夏至日,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时,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探究归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2季节变化(北半球)离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就大;直射点向该地接近,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1)位于北回归线以北(A 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半球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逐渐增大,夏至日达一年中最大。(2)位于南回归线以南(B 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半球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逐渐增大,冬至日达一年中最大。(3)赤道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春
6、分日、秋分日)、两次最小(夏至日、冬至日)。(4)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含南北回归线):一年有两次最大(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南半球出现在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 月 22 日前后)。学以致用 (201610 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图 1 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图 2 为图 1 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4图 1 图 2 在图 2 中绘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线以上太阳运动轨迹,并注明日出、日落位置,用小黑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答案太阳运动轨迹
7、,日出、日落位置;正午太阳位置。三、四季和五带(加试)当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时,气温是否到达一年中最高?为什么?提示: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而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这是由于太阳辐射先把热量传给地面,然后地面再将热量传给大气,当夏至时,太阳辐射达到一年中最强,但此时气温达不到最高,经过地气热量传递后,七月份气温升到最高。探究归纳 5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学以致用 下图为我国北京、武汉、哈尔滨、满洲里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序号与城市组合正确的是()A哈尔滨北京武汉满洲里B北京哈尔滨满洲里武汉C武汉满洲里哈尔滨北京D满洲里武汉北京
8、哈尔滨(2)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解析第(1)题,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形成了四季。根据四个城市的纬度情况,哈尔滨比北京冬季更长,夏季更短;满洲里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纬度高);武汉纬度最低,夏季最长,冬季最短。第(2)题,低纬度地区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较多,热量变化较小,故季节变化不明显;中纬度地区不同时间热量差异明显,季节性较强: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季节变化不明显;季节更替取决于昼
9、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案(1)B(2)C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12 题。61四个地点纬度数值关系是()A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C乙丙甲丁 D 甲丁乙丙2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A6 时B 15 时C18 时D 21 时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四个地点在同一天的昼长,甲为18 小时、乙为 14 小时左右、丙为 12 小时、丁为6 小时,由此可以计算出甲、乙、丙、丁四地的夜长,而南北半球同一纬度的昼长等于另一个半球同一纬度的夜长,所以纬度数值相同的是甲、丁两地,乙小于甲、丁,丙在赤道上,所以纬度数值是甲丁乙丙。第2 题,丁地的昼长为6 小时,所以它的日
10、出时间是9 时,日落时间是15 时。答案1.D 2.B 下图是位于120E 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34 题。3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 B C D 4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A B C D 解析第 3 题,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南方,说明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第 4 题,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答案3.A 4.C 5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7A热带范围内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B寒带范围内无太阳直射,有极昼
11、无极夜现象C温带范围内一年中四季分明D五带划分是以气候分布为依据的解析热带范围内一年有一次或两次太阳直射,即除南、北回归线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外,其他范围内一年均有两次太阳直射,A错。寒带范围内无太阳直射,但有极昼极夜现象,B错。五带的划分是以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为基础,以纬度为唯一标准的。它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划分界线,D错。答案C 6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此日是 _月_日前后,图中A、B、C、D、F 五点中昼长达一年中最长的是_。(2)该日 C、D、F 三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是_。(3)此日 A 点的昼长为 _小时。B 点的夜长为 _小时。E 点的
12、昼夜长短状况是_。解析从图示看,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是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而该日也是整个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答案(1)6 22 A、C、D、F(2)C、F、D(3)24 24 昼夜平分教材 P24活动提示1.根据 tan H ba,可求出太阳高度Harctanba。2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H90()。当太阳直射点与当地位于不同半球时,用“”;当两者位于同一半球时,用“”。求证过程如下:图中两条光线平行,图 1 中 图 2 中 8图 1 中 H90 90 90()图 2 中 H90 90 90()3略。一、选择题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
13、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12 题。1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2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解析第 1 题,由“南至”、“春分”、“北至”、“秋分”以及“急”、“损”、“迟”、“舒”、“中”可知,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第2 题,由于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所以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答案1.B
14、 2.C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及近日点、远日点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3当地球由甲到丙的运动过程中,关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昼渐长,夜渐短B昼渐短,夜渐长9C先是昼渐长,夜渐短;然后昼渐短,夜渐长D先是昼渐短,夜渐长;然后昼渐长,夜渐短解析由甲到乙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乙点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由乙到丙,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赤道,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答案C 在广东汕头,有一地理标志塔。每年当地时间6 月 22 日正午 12 时前往该地观日者十分踊跃,争相竞睹这一年一度的“立竿不见影”的天文奇观。据此完
15、成45 题。4该标志塔所在地的纬度值与上图中哪一个角的度数相同()ANOD B BODCSOB D DOA5每年的67 月,下列各地中有两天会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是()A开罗30N B 墨江2326NC海口20N D 基多0解析根据当地6 月 22 日正午 12 时不见日影可知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上,纬度值与黄赤交角(DOB)相同,故第4 题选 B。第 5 题,该地有两次阳光直射,应位于两回归线之间,结合时间分析,海口符合题目要求。答案4.B 5.C“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间由7:40 开始改为 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 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
16、上课,19:05 放学的作息时间。据此回答67 题。6北京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A气温高低B 太阳高度C经度差异D 昼夜长短7资料中所涉及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A东南地区B 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 东北地区解析第 6 题,作息时间是根据白天时间长短来确定的。“十一”过后,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作息时间相应的调整为第一节课时间延迟,放学时间提前。第 7 题,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当北京某中学第一节课开始为8:00 时,某城市的作息时间为北京时间9:00,10即该地比北京迟1 小时,说明该城市位于北京的西侧,东南、华北、东北与北京在同一时区范围内,作息时间一致,所以正确答案为B。答案
17、6.D 7.B 下图为某日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数据图表,据此回答89 题。8比较图甲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昼长时间最长和最短的两个城市是()A上海和哈尔滨B 成都和西安C西安和北京D 拉萨和哈尔滨9此日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是在图乙中的()A B C D 解析第 8 题,用各城市的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即为各城市的白昼长度,可知拉萨白昼最长,哈尔滨白昼最短。第 9 题,从图甲中各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都是北京时间)可以看出,白昼都短于12 小时,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从图乙中可知只有地球在处时北半球白昼长短才符合。答案8.D 9.C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日出景观
18、图片,据此完成1011 题。10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A1 月 1 日B 4 月 1 日C7 月 1 日D 10 月 1日11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A10 小时B 11 小时C13 小时D 14 小时解析第 10 题,根据北京时间为19:16,可以计算64W 的地方时约为6:56,日出较晚,可判断为7 月 1日。第 11 题,根据对称规律,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该地纬度为4030S,昼长为(12 6:56)2 10 时 8 分,北京纬度约为40N,昼长约为14 小时。答案10.C 11.D 读某日我国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完成1213 题。1112若四城市为广州、杭州、北京
19、、海口市,则图中分别代表的城市为()A海口、杭州、北京、广州B杭州、北京、广州、海口C海口、北京、杭州、广州D广州、杭州、北京、海口13据图判断,此时我国最有可能处于二十四节气中的()A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解析第 12 题,四个城市中,广州、海口可能被太阳直射,若太阳直射海口,则另三个城市正午时太阳均位于正南方。由图可知,城市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只能是海口;城市被太阳直射,是广州;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北京。第13 题,据上题分析,太阳直射广州北回归线,即为北半球的夏至日。答案12.A 13.B 浙江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
20、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1415 题。14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全球昼夜平分B 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15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 B C D 解析第 14 题,浙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当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时,正午太阳高度应为一年中最低,故太阳正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节气为冬至,昼最短夜最长;12而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 项正确。第15 题,济南市在浙江省以
21、北,夏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较小,若安装的高度不变,则应该加长遮阳板,使到达教室的阳光少一些;若遮阳板的长度不变,则应降低安装高度,故选A项。答案14.D 15.A 二、非选择题1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及A位置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乙图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哪段是晨线、哪段是昏线;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2)该日,Q 地的昼长为 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时,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 _。(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4)画出 M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解析从甲图中日地相对位置可推出乙图的光照图情况,而且可知该日为6 月 22 日,Q地昼弧为
22、 270,昼长为18 小时,日出时间为3 时,日落西北,日影朝向东南。当地球公转至 C位置时,即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正好相反,赤道上昼夜平分。M点位于北极圈上,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冬至日为0,夏至日为47,据此绘制出M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答案(1)图略(PM为晨线,MN为昏线;逆时针方向自转)(2)18 3 东南(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4)如下图。1317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天的日期是_。是北半球的 _(节
23、气)。(2)上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3)图上所画弧CD是晨线还是昏线_。(4)此时,A处是(地方时)_ 时,B处是(地方时)_ 时,C点的夜长是 _小时,N点的夜长是 _小时。解析该题以俯视日照图为切入点。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定是南半球。南极圈以内都在夜半球,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弧 CD时,由白天进入黑夜,弧CD为昏线。昼半球中间经线,其地方时是12 时(正午),即直射点所在经线,推出其他各点的地方时。某点夜长夜弧度15/小时,C 点在南极圈上,夜弧为360,N点在赤道,夜弧为180。答案(1)6 月 22 日夏至(2)(23.5 N,0)(3)昏线(4)21 9 2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