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分析_徐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6169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分析_徐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分析_徐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分析_徐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以四川省 21 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 20162020 年各市州 A 级景区数量和旅游总收入数据,计算旅游资源指数和旅游经济指数作为分析指标,采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分析各市州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省旅游业发展不均衡,旅游资源重心与旅游经济重心不重合,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现象;大部分市州的空间错位类型在研究时间段内未发生改变或基本未变,但部分市州的空间错位类型存在显著变化。最后,针对不同的空间错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经济;空间错位;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5-913X(2023)07-0155-06收稿日期:

2、2022-08-08基金项目: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21134);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C19C010)作者简介:徐红(2001-),女,四川屏山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旅游地理;陈鹏宇(1987-),男,四川富顺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发展评价;陈荣镓(2003-),女,四川仁寿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旅游地理;罗杰(2002-),男,四川大竹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GIS 应用;曾梓城(2002-),男,四川威远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GIS 应用;王予鑫(1999-),女,四川泸州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GIS 应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与旅

3、游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禀赋丰富、交通可达性良好的区域其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即资源、区位、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1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某些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好的地区旅游业实际发展水平却并不高,存在空间错位现象。2空间错位概念产生于国外,反映城市空间重构影响弱势群体居住和就业空间机会的理论假设,其理论逐渐应用于地理学、社会学、规划学等领域。3在国内空间错位理论主要集中在旅游空间错位方面,研究方法主要有重力模型4-5、二维组合矩阵3、主成分分析6、空间错位指数模型7等,常用于对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旅游资源与交通区位8的错位现象进行分析。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人口比

4、较密集的区域,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但各市州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存在较大差距,旅游业出现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了解四川省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之间是否存在空间错位现象以及空间错位的程度。为此,本文以四川省 21 个市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旅游资源指数与旅游经济指数,利用重心模型与二维组合矩阵分析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关系,研究成果可为促进四川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本文以四川省 21 个市州作为研究单元,以各市州的 A 级旅游景区数量衡量旅游资源,以各市州的旅游总收入衡量旅游经济。旅游总收入为国内旅游

5、收入和国外旅游收入之和。本文研究时间段为20162020 年。A 级景区数量来源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外旅游收入数据来源于 四川统计年鉴(20172021);地理坐标选自各市州行政中心的坐标数据,并用百度坐标获取其地理位置。(二)旅游资源指数旅游资源指数用于衡量各市州旅游资源在省内的相对水平。以各市州(15)A 级景区数量作为计算指标,计算公式如下9:Rij=5N5+2.5N4+1.75N3+0.5N2+0.25N1(1)Zij=Rij-mini(Rij)maxi(Rij)-mini(Rij)(2)式中,Rij为第 i 个市州在第 j 年的旅游资源得分;Ni(i=15)

6、为各市州(15)A 级景区的个数;Zij为第 i 个市州在第 j 年的旅游资源指数。(三)旅游经济指数旅游经济指数用于衡量各市州旅游经济在省1552023年 第7期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所示。对比图 1 和图 2 可知,四川省旅游资源重心与旅游经济重心在研究时间段内不重合,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错位,其中 2019 年和 2020 年有明显的空间错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资源重心从整体有向南偏移的趋势,而旅游经济重心有向北偏移的现象,其中旅游资源重心偏移幅度较大,且重心位置大致位于旅游经济重心的西北方,这说明了相对于四川省其他区域,东南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更好。旅游经

7、济重心相对于旅游资源重心偏移程度较小。(二)空间错位具体情况分析将旅游资源指数和旅游经济指数分为五类:低0.00.2)、较低0.20.4)、中等0.40.6)、较高0.60.8)、高0.81.0。各市州旅游资源指数和旅游经济指数的等级判定结果如表 1 所示。从表 1 中可以得到如下结果:第一,在研究时间段内,每年都存在部分市州两指数的等级不同,说明四川省市州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现象。第二,大部分市州两指数的等级在研究时间段内未发生改变或基本未变。比如,成都市的两指数等级一直处于高高;内江市和资阳市的两指数等级基本处于低低;泸州市、凉山州的两指数等级基本处于较低较低;眉山市、遂宁

8、市和自贡市的两指数等级都处于低较低。第三,部分市州两指数等级在研究时间段内存在显著变化。比如阿坝州两指数等级由 2016 年的较低较低改变为 2020 年的中低;甘孜州两指数等级由 2016 年的低低改变为2020 年的高低。上述结果表明四川省市州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现象不仅存在,而且空间错位情况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以 2016 年和 2020 年为代表,运用二维组合矩阵分析各市州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现象,结果如表 2 和表 3 所示。从图 120162020 年四川省旅游资源重心演变轨迹图 220162020 年四川省旅游经济重心演变轨迹内的相对水平。以各市州旅游总收入作为

9、旅游经济指数的计算指标,为有效凸显数据差异,对旅游总收入取对数处理。4Iij=Sij-mini(Sij)maxi(Sij)-mini(Sij)(3)式中,Sij为第 i 个市州在第 j 年的旅游总收入(对数处理后);Iij为第 i 个市州在第 j 年的旅游经济指数。(四)重心模型重心模型用于分析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整体错位程度,四川省旅游资源重心的计算公式为:XRj=ni=0(RijXi)ni=0Rij(4)YRj=ni=0(RijYi)ni=0Rij(5)式中,XRj、YRj为第 j 年四川省旅游资源重心的经、纬度;Xi,Yi为 i 地级市中心的经、纬度;n 为四川省地级市的数量,n=21。

10、把 Rij换为 Iij就可以计算四川省旅游经济重心(XIj,YIj)。(五)二维组合矩阵二维组合矩阵用于分析各市州空间错位的具体情况。对各市州的旅游资源指数和旅游经济指数进行分类,采用二维组合矩阵对旅游资源指数与旅游经济指数进行归类总结,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各市州在两指数间的实际错位程度,以此判断各市州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类型。二、结果分析(一)空间错位整体程度分析根据公式(4)(5)计算得出 20162020 年四川省的旅游资源重心和旅游经济重心,如图 1 和图 2旅游市场研究1562023年 第7期北方BEIFANGJINGMAO经贸表 3旅游资源指数与旅游经济指数的空间错位矩阵分析(

11、2020 年)较低0.20.4)达州市、巴中市、雅安市凉山州、绵阳市、南充市乐山市中等0.40.6)阿坝州广元市宜宾市较高0.60.8)高0.81.0甘孜州成都市低0.00.2)内江市、资阳市广安市、眉山市、攀枝花市、遂宁市、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低0.00.2)较低0.20.4)中等0.40.6)较高0.60.8)高0.81.0旅游资源指数旅游经济指数表 2旅游资源指数与旅游经济指数的空间错位矩阵分析(2016 年)较低0.20.4)巴中市、雅安市阿坝州、广元市、凉山州、泸州市、绵阳市乐山市中等0.40.6)较高0.60.8)高0.81.0成都市低0.00.2)内江市、达州市、甘孜州、德阳市

12、广安市、眉山市、南充市、攀枝花市、遂宁市、宜宾市、资阳市、自贡市低0.00.2)较低0.20.4)中等0.40.6)较高0.60.8)高0.81.0旅游资源指数旅游经济指数表 1旅游资源指数与旅游经济指数的等级判定结果巴中市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成都市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达州市低-低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德阳市低-低低-低低-低低-较低低-较低甘孜州低-低低-低低-低中-低高-低广安市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广元市较低-较低中-较低中-较低中-较低中-较低乐山市较低-中较低-中较低-中较低-中较低-中凉山州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

13、较低较低-较低泸州市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低-较低眉山市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绵阳市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中较低-中较低-较低南充市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中较低-较低内江市低-低低-低低-低低-较低低-低攀枝花市低-较低低-较低低-低低-较低低-较低遂宁市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雅安市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较低较低-低宜宾市低-较低较低-较低中-中中-中中-中资阳市低-较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自贡市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低-较低阿坝州较低-较低较低-较低较低-低中-低中-低2016 年2017 年2018

14、 年2019 年2020 年行政区旅游资源指数旅游经济指数1572023年 第7期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图 42020 年旅游资源指数与旅游经济指数空间错位情况图 32016 年旅游资源指数与旅游经济指数空间错位情况表 2 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市州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现象,且绝大部分市州的旅游资源指数和旅游经济指数处于低或较低等级,说明四川省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对比表 2 和表 3 可以看出,与 2016 年相比,2020 年各市州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现象有所加剧,但部分市州旅游资源指数和旅游经济指数的等级得到提高。为进一步分析旅游资源指数

15、与旅游经济指数的空间错位关系,将两指数的空间错位类型分为五大类:双高区、双低区、中间区、正错位区、负错位区。其中,双高区是指旅游资源指数和旅游经济指数均处于高或较高的区域;双低区是指旅游资源指数和旅游经济指数均处于低或较低的区域;中间区域是指旅游资源指数、旅游经济指数均处于中等的地区;正错位区是指旅游资源指数等级小于旅游经济指数等级的区域;负错位区是指旅游资源指数等级大于旅游经济指数等级的区域。以 2016 年和2020 年为代表,各市州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关系如图 3 和图 4 所示。对比图 3 和图 4,可以得到如下结果:旅游市场研究1582023年 第7期北方BEIFANGJIN

16、GMAO经贸1.空间错位类型未改变区域:双高区的成都市。旅游资源丰富,A 级旅游景区数量始终位居四川省第一位。成都是省会城市,交通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城市知名度高、旅游竞争力强。双低区的凉山州、绵阳市、内江市。凉山州的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但地理上距离主要的客源市场距离较远,属于典型的旅游客源区位非优区。10绵阳市的经济基础和交通条件较好,但是缺乏全国知名的旅游吸引物。11内江市虽然交通优势明显,但是旅游资源较少和旅游知名度不高限制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负错位区的巴中市、雅安市。巴中市被称为“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交通时间成本较高12等因素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17、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东靠成都市,兼具交通和经济基础优势,但旅游资源开发较晚13等因素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正错位区的广安市、乐山市、眉山市、攀枝花市、遂宁市、自贡市。虽然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指数处于低或较低等级,但其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条件良好,旅游知名度高,旅游经济发展较好,形成正错位区。2.空间错位类型改变区域。双低区到负错位区有阿坝州、达州市、甘孜州、广元市。近年来,这些地区旅游资源得到较好开发,旅游资源指数增长较快,尤其是阿坝州和甘孜州的旅游资源指数近年来呈显著增长,但是由于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阿坝州和甘孜州旅游经济指数的增长相对滞后,特别是阿坝州

18、的旅游经济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达州市和广元市的旅游经济指数的增长同样滞后于旅游资源指数的增长,从而形成负错位区。双低区到正错位区的德阳市、泸州市。德阳市的旅游资源指数近年来并无显著增长,但是德阳市毗邻省会城市成都,区位条件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泸州市从双低区变为正错位区,主要是因为旅游资源指数从较低等级下降为低等级。正错位区到双低区的南充市、资阳市。南充市的旅游资源指数出现了显著增长,由低等级提高为较低等级,但旅游经济指数增长相对缓慢,从而由正错位区变为双低区。资阳市的旅游资源较少,旅游资源指数一直处于低等级,而旅游经济指数从较低等级降低为低等级,从而由正错位区变为双低区。正错位区到中间区的宜宾

19、市。宜宾市的地理、交通和经济优势显著,有李庄古镇、兴文石海、蜀南竹海等著名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吸引力较高,2016年在旅游资源指数处于低等级的情况下,旅游经济指数也达到了较低等级。近年来宜宾市的旅游资源指数有显著增长,旅游经济指数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均进入了中等级,形成中间区。三、发展建议第一,双高区。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需要根据旅游市场以及游客需求的变化,对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进行创新,提高景区吸引力。为周边市州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加强与四川省其他市州的合作,带动周边市州发展,实现区域旅游整体协调发展。第二,中间区。近年来宜宾旅游资源发

20、展较快,宜宾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可以在现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挖掘文化内涵,使旅游资源与文化理念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同时借鉴一些发展较好的地区经验,发展旅游新业态。第三,双低区。对其旅游资源匮乏地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机遇,打造突出自身旅游特色的景点,同时将旅游与观光度假紧密结合,提升旅游吸引力。对于地处偏僻、地域广阔、交通不便地区,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同时可与周边资源丰富的市州协同发展,推动各地区旅游联动开发。第四,负错位区。其旅游资源较好,但区域条件和交通条件不具备显著优势,或旅游资源开发较晚等因素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造成负

21、错位。建议如下:政府应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扩大旅游产品形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加速开通旅游景区专线;了解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价值取向,开发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1592023年 第7期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牌价值,同时,拓宽和优化营销渠道,借助新媒体开展旅游景区宣传,提升景区知名度。第五,正错位区。突出自己的旅游资源特色,将旅游品牌与当地文化资源相结合,大力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景区在国内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参考文献:1邓祖涛,尹贻梅.我国旅游资源、区位和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

22、分析J.旅游科学,2009(3):6-10.2丁旭生,李永文,吕可文.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106-108.3裴星星,谢双玉,肖婉霜.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2):102-106.4孙晓.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24-128.5李创新,马耀峰,张佑印.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客流与收入时空动态演化与错位重力模型的实证J.经济地理,2010(8):1372-1377.6张洪,时浩楠.安徽省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3、2015(4):80-83.7陈乔,程成,田芮凡.东盟旅桂“客流量景区酒店”空间错位及演变J.经济地理,2017(9):192-199.8翁钢民,陈林娜.区域旅行服务、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4):90-94.9霍红,白艺彩,詹帅.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06-111.10 廖四顺.试论旅游市场区位非优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7(10):70-71.11 马遵平,谢泽氡,杜桂萍.非传统旅游城市绵阳市的旅游发展战略定量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

24、(9):57-63.12 石建屏,李新.巴中市旅游发展的 SWOT 分析与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6):77-82.13 李涛.雅安市红色旅游产业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45-47.责任编辑:纪姿含(上接第 115 页)旅游市场研究能够以市场的繁荣发展作为基础,在政府部门投入资金的同时,通过体育部门自筹或者社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多样化的体育市场发展新形势。相关部门在促进体育市场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举办体育赛事、开设体育场馆,以市场化运行的方式将体育场馆出租给机构团体开办活动,从而增加收入来源。与此同时,还可以宣传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在体育经

25、济政策支持下带动整个体育市场的经济发展。(四)丰富体育人才储备体育人才的有效储备可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保障,让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体育经济政策的人才参与到体育产业建设发展中来,为产业的全面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政府部门需要在这个方面加大力度,重点培养专业的体育竞技类人才,使其积极参与体育竞技项目和体育赛事,带动我国体育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专业化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在体育产业发展尚有较大空间的情况下,相关部门要投入人才培养精力,尤其是政府部门要全程跟进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投入一定的资金培养和引进专业体育人才,使其可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还需要为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硬件和

26、软件支持,完善现有的体育设施器材,在发展全民体育事业的过程中,组织基层体育活动,在形成专业化体育人才团队的同时,逐步提高基层群众的体育运动能力。总之,体育经济政策视角下体育产业发展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基础,政府部门要增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带动体育市场繁荣发展作为核心目标,以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体育市场发展的规范性,为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张文涵.我国体育经济政策对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36).2武锐.以科学的体育经济政策保障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J.营销界,2020(31).3李汉明.体育经济政策视角下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武术研究,2020(3).4杨帆.绿色经济视阈下我国体育产业财政政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5李晶.农村体育产业与体育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其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责任编辑:金永红1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