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ttp:/ 特发性水肿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特发性水肿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杨增新*武汉市洪山区中医院,武汉市(430070)摘摘 要:要:特发性水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机制不明确。本文讨论了特发性水肿的可能的发病机制,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对这种疾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关键词:关键词:特发性水肿,发病机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42.8 1.引引 言言 特发性水肿又称为周期性特发性水肿(cyclic idiopathic edema),是指病因不明,以体重增加及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文献中也常冠以周期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水钠潴留综合征及体位性水肿等名称1。早在 1955 年Mach等首次报道周期性特发性水肿,但至今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仍无长足进展。该病多见于女性的特殊生理阶段,病因病机相对于其他水肿显得复杂,缺乏特效疗法。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临床上发现不少的中年妇女,面部和四肢出现水肿,以下肢凹陷性水肿显著,并无其他特殊不适,经一般化验检查无异常发现,临床医生一般考虑为内分泌功能失调,或对直立体位反应异常,有时发现这种病人在直立体位时,血浆中肾素活性增加,显著超过正常人,所以,考虑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但其水肿的真正性原因并未查明。临床特征如下:(1)有多方面的精神、神经症状,如疲倦、头昏、头疼、焦虑、失眠。烦躁等。(2)水肿(3)低血压(4)肥胖者居多(5)尿钠排泄减少,醛固酮分泌及排泄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增加 3.发病机理发病机理 3.1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作者:杨增新(1959),男,主任医师。E-mail: -1-http:/ 因某种原发病变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此类病人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这种血管性代谢性病变(因有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或糖代谢异常)的发现引出了一种推论,认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可以导致血浆的成分(包括白蛋白)向组织间隙漏出。尤其当患者处于直立体位较长时,低垂部位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较高,利于这个漏出过程而产生水肿。3.2 继发性水钠滞留继发性水钠滞留 可能由于部分血浆容量转移到低垂部位组织间隙,使血浆容量下降。一方面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肿,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抗利尿激素增多,引起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而导致水肿。3.3 女性的特殊生理阶段女性的特殊生理阶段 女性因有月经、妊娠、分娩、授乳(水、电解质变化)等生理现象,可利于发生体液蓄积的倾向。3.4 肾脏作用肾脏作用 健康人体液量与尿中的水、电解质排泄,每 25 天有一周期性变化(波动达 11.5kg),特发性水肿者超过这个生理变化范围(波动达 23kg 以上)。特发性水肿时有钠的排泄障碍,产生周期性体液潴留,引起周期性水肿。4.诊断诊断 诊断特发性水肿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过程,必须排除引起水钠潴留的已知病因,如心脏、肝脏及肾脏等疾病以及药物性水肿后才能诊断本病。其中,药物引起的水肿发生率高,但常被人们忽略而疑似为本病。据报道,女性高血压患者 80%服用钙通道阻滞剂,伴有钙通道阻滞剂依赖性水肿。药物引起的水肿一般不涉及面部及眼睑,且水肿形成的机制一般比较明确。血管舒张药直接或间接引起容量增多并且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扩张平滑肌及影响肾素的释放(或前肾素的合成)导致水钠潴留。1973 年Mckendry 2推出一种诊断周期性特发性水肿的评分系统,根据病史及体征进行评分。诊断特发性水肿要求评分15 分,同时必须排除其它引起水肿的因素。多年以来,许多学者一直认为这项评分系统是诊断周期性特发性水肿较为精确的诊断标准。但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肥胖、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提高,目前已明确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水肿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高胰岛素血症能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增加远端肾小管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引起水钠潴留,导致水肿的形成。因此,Mckendry诊断标准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修订。水负荷试验是诊断周期性特发性水肿常用的一种临床试验。试验前计算理想体重,停用利尿剂等药物至少两周。第一天:空腹 12 小时,清晨 8:00指导患者饮水 20l/kg,持续 30 分钟以上,排空膀胱,收集 4 小时尿液,整个过程患者保持卧位。第二天:重复以上试验,但整个过程患者保持立位。结果:正常,立卧位排出水量占饮水量的 70%以上;周期性特发性水肿,立位水的排泄少于卧位水的排泄的 70%。同时-2-http:/ 排除其他引起阳性结果的因素包括肥胖、肾上腺功能不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SIADH、容量不足等3。立卧位水试验也可助于特发性水肿的诊断。此类病人立位时的尿量低于卧位时尿量的50%以上。立卧位水试验:嘱病人清晨空腹排尿后,于是 20 分钟内饮水 1000ml,然后每小时排尿一次,连续 4 次,测量总尿量。第一天取卧位(不用枕头);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重复一次,但取直立位(活动或者工作)。立位时的尿量低于卧位时尿量的 50%以上,即可诊断。5.治疗治疗 5.1 饮食饮食 控制体重,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 36 克,重症者及治疗无效者应减至一克左右。5.2 注意休息与安静。注意休息与安静。5.3 使用利尿剂使用利尿剂 首选安体舒通,固有其抗醛固酮作用。可用安体舒通与双氢克尿塞间隙使用,每 35天给药一次,消除水肿效果好,副作用较轻。5.4 抗组织胺药,如排那根等,对部分病例有效。抗组织胺药,如排那根等,对部分病例有效。5.5 一些病例在无禁忌症时,可试用甲状腺素治疗。一些病例在无禁忌症时,可试用甲状腺素治疗。5.6 可用中医药治疗。可用中医药治疗。5.6.1 黄芪三皮饮黄芪三皮饮 药用冬瓜皮、茯苓皮、黄芪各 30g,生姜皮 10g,大枣 5 枚。每日煎服 1 剂,分 2 次服。有益气健脾,行水消肿的功效。5.6.2 益母桑白煎益母桑白煎 益母草、桑椹子各 20g,白茅根 30g。每日煎服 1 剂。有养血行瘀利水功效。5.6.3 黄芪茅根煎黄芪茅根煎 黄芪、白茅根各 30g,,每日煎服 1 剂。有益气利水消肿的功效。5.6.4 黄芪茅根煎黄芪茅根煎 取水分、气海、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补法,每日 1 次。5.6.5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 可根据证型取肝俞、脾俞、肾俞、水分、气海等穴。用艾条灸,每穴灸 1015min,每日1 次。-3-http:/ 5.6.6 药物敷穴疗法药物敷穴疗法 药用巴豆霜 10g,甘遂 6g,共研细末,用捣烂之葱白调和,后外敷于气海或水分穴。5.6.7 药物敷脐疗法药物敷脐疗法 商陆末 10g,田螺 4 个,共捣烂后外敷脐部。5.7 心理治疗,解除思想顾虑。心理治疗,解除思想顾虑。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任红旗,周期性特发性水肿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25(5):713717 2 Mc Kendry J.B.,Idipathic edema.Can Nurse,1973,69:41-43.3 AnandLCA,Narula MA,Anand MMM,et.al.,Idiopathico edma:Amissedentity.JAPI,1991,39:258-259.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edema Yang Zengxin Hongshan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Wuhan 430070 Abstract It is variou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idiopathic edema.The pathogenesis is not definite.In this paper,pathogenesis of idiopathic edema was discussed.Based on clinical experience,the rational treatment program for idiopathic edema was devised,which was active to control idiopathic edema.Keywords:Pathogenesis,Treatment,Idiopathic edema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