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初中物理压强必考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压强必考知识点归纳 单选题 1、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 M 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水对物体 M 竖直向下的压力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大于2 B1与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C1与2合力大小等于物体 M 受到的重力大小 D物体 M 受到水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零 答案:C 解析:A由题意可知,物体 M 上表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的深度,由=可知,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由=可知,水对物体 M 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小于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故 A 错误;B2 1,2
2、竖直向上,F1竖直向下,F1与F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 B 错误;C物体受到了重力、上表面的压力和下表面的压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F1与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合力F与重力G的方向相反,故 C 正确;2 D物体 M 侧面受到水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零,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合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不为零,故 D 错误。故选 C。2、以下生活器具用到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B 连通器原理 C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D 流体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小 答案:B 3 解析:A刀刃很薄,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是增大压
3、力。故 A 错误;B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连通器,故 B 正确;C毛刷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擦得更干净,故 C 错误;D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故 D 错误。故选 B。3、如图所示,质量为 10kg,底面积为 500cm2的圆柱体 A 放在水平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 B 也置于水平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 200cm2,内盛有 8kg 的水。若将一物体 M 分别放在圆柱体 A 上表面的中央和浸没在容器 B 的水中时,圆柱体 A 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
4、量和水对容器 B 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g取 10N/kg,水=1.0103kg/m3),则()A未放上物体 M 时,圆柱体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105Pa B容器 B 内水的体积为 0.08m3 C物体 M 的密度为 2.5103kg/m3 D物体 M 未放入容器 B 时,容器 B 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4104Pa 答案:C 解析:A未放上物体 M 时,圆柱体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10kg 10N/kg500 104m2=5000Pa 4 故 A 错误;B容器 B 内水的体积为 =8kg1 103kg/m3=0.008m3 故 B 错误;C圆柱体 A 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
5、容器 B 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当物块 M 放在圆柱体上时,增加的压强为 =A 而将 M 浸没在水中,水对容器 B 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即为浮力所产生的压强,故压强的变化量为 =水B 两式相等,经整理可得 =水AB=1 103kg/m3500cm2200cm2=2.5 103kg/m3 故 C 正确;D物体 M 未放入容器 B 时,容器 B 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8kg 10N/kg200 104m2=4000Pa 故 D 错误。故选 C。4、同学们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 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L;然后按照如图所示的过程,沿水平方向慢慢的拉注射器(甲图没
6、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是 F1和 F2 ,对估测的大气压,下列计算式正确且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5 A(F2F1)L/V BF2L/V CF1L/V D(F2+F1)L/V 答案:A 解析:设注射器的刻度部分长为 L,其容积为 V,则注射器的横截面积为 S=V/L,图甲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反映的是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力 F1,图乙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反映的是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力 F1+大气的压力 F2,所以,大气对活塞产生的压力实际为 F2-F1,所以大气压强 P=F/S=(F2-F1)/V/L=(F2F1)L/V,故 A 正确为答案,选项 BCD 错误
7、 5、如图所示,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别用沿竖直方向的力压住一铜圆柱体两端,圆柱体对食指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F1和 p1,圆柱体对大拇指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F2和 p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F2,p1p2 答案:B 解析:由图示知,圆柱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食指对圆柱体向下的压力和大拇指对圆柱体向上的压力的作用处于静止,则手指对圆柱体向下的压力与重力之和等于向上的压力,而手指对圆柱体的压力与圆柱体对手指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F1F2。而手指与圆柱体的接触面积相同,据=知,p1p2。故 ACD 错误,B正确。故选 B。多选题
8、 6、如图甲是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图乙足将此饮料瓶分别浸在a、b两6 种液体中,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饮料瓶倒过来时,饮料对瓶盖的压力比正放时饮料对瓶底的压力小 B甲图中饮料瓶倒过来时,饮料瓶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乙图中饮料瓶在 ab 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D乙图中两种液体的密度 ab 答案:ACD 解析:A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因此甲图中饮料瓶倒过来时饮料对瓶盖的压力比正放时饮料对瓶底的压力小,故 A 正
9、确;B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瓶盖旋紧后倒过来前后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由图可知,瓶盖旋紧后倒过来后受力面积变小,由p可知瓶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大,故 B 错误;C因同一塑料瓶和液体的重力不变,且塑料瓶在 a、b 中均漂浮,所以,塑料瓶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浮aF浮b,故 C 正确;D由图可知,塑料瓶在a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在b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由F浮gV排可知,ab,故 D 正确。故选 ACD。7、在水平桌面的电子秤上,放有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杯里倒插长约 1m、一段封闭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口未接触烧杯底部,管中的水面高于大烧杯中的水面,且水面是静止的,如图
10、所示。将玻璃管缓慢向上提,7 上提的过程中管口始终未离开水面。则在这个过程中()A管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变小 B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 C大烧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大 D电子秤的示数逐渐变小 答案:ABD 解析:AB设玻璃管内外的高度差为h水,玻璃管静止时有 p管内气压+p水柱=p管外气压 即 p管内气压+水gh水=p管外气压 一提起时,h水会保持不变,那么管内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那么管内压强会变小,管外气压保持不变,那么水柱的压强就要变大,h水变大,所以整个向上提玻璃管的过程,管内气压变小,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变大,故 AB 符合题意;C因为管内外水面高度差变大,则进入玻璃管的水增多
11、,那么大烧杯内的水面深度会减小,据p=gh知,烧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小,故 C 不符合题意;D把烧杯、水和玻璃管看作一个整体,则这个整体受到电子秤的向上的支持力、手向上的作用力和重力的作用,处于静止,则有 8 F支+F手=G 随着水进入玻璃管增多,则手向上的作用力增大,则支持力会减小,而电子秤对烧杯的支持力与烧杯对电子秤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压力减小,那么电子秤的示数逐渐变小。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ABD。8、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中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左右两侧分别抽取同体积的水和液体,橡皮膜有可能保持不变形 C左侧水的质量有可能等于右侧液体的质量 D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橡皮膜将向右凸出 答案:BC 解析:A题干中自变量是液体密度,控制变量是液体压强,因变量是液体深度,A 错误;B水对橡皮膜的压强 p水水gh水水g水水 其中V水为橡皮膜上方水的体积;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 9 p液液gh液液g液液 其中V液为橡皮膜上方液体的体积;去掉相同体积的水和液体后,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变为 p水水g水水 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变为 p液液g液液 当 V水V液 时,即 水液=水液 橡皮膜保持不变形。B 正确;C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由于 h水h液 所以 水液 隔板左右两侧液体体积无法比较,当 V水V液 时,根据mV,则可能存在 m水m液 C 正确;D两侧液体对橡皮膜变化的压强为 10 pghgVS=gmS=mgS 所以水对橡皮膜变化的压强为 p水=mgS水 液体对橡皮膜变化的压强为 p液=mgS液 由于 S水S液 所以 p水p液 橡皮膜会向左凸出。D 错误。故选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