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水产人注意!雨季病害高发期该如何有效做好池塘管理?_马良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552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人注意!雨季病害高发期该如何有效做好池塘管理?_马良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水产人注意!雨季病害高发期该如何有效做好池塘管理?_马良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水产人注意!雨季病害高发期,该如何有效做好池塘管理?进入6月,连续阴雨天气增多,空气闷热潮湿,气压低,而水产动物却逐步进入生长旺季,排泄物增多,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就很多,池塘水质不稳定极易恶化、鱼虾蟹吃食不稳定极易厌食、健康状况不稳定极易发病,进而导致病害发病率增大,最终养殖就不稳定,严重影响最终养殖效益。特别今年大部分水产品价格低迷,病害又频发且难治疗,所以我们更要做好连续阴雨天的池塘管理工作,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1 连续阴雨天带来的影响1.1 池塘温度下降雨水温度多低于养殖池水温度,大量雨水进入池塘后,池塘温度容易下降。1.2 pH值变化较大养殖水体通常偏弱碱性,而雨水一般都呈酸性,连续阴雨

2、、大暴雨会将大量的酸性雨水注入池塘,不但会降低池塘水体的pH值,而且会影响水中的盐度,导致池塘水体的pH值、渗透压剧变,从而引起水产动物强应激,进而出现慢料、体质下降、死亡等状况。1.3 溶氧含量下降连续阴雨天,无阳光照射,池塘中藻类光合作用弱或无法进行,就会造成产氧能力大幅下降,就会导致池塘溶氧含量急剧下降,造成水产动物缺氧、浮头,甚至翻塘。1.4 易转水或倒藻连续阴天下雨,池塘水质环境变化巨大,藻类非常容易出现应激死亡,从而导致转水或倒藻,水质浑浊,同样易造成溶氧急剧下降,造成水产动物缺氧、浮头,甚至翻塘。1.5 氨氮、亚盐易积累连续阴雨天,一方面鱼虾蟹吃料差,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导致排泄物

3、中含氮物质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水体中菌类代谢速度下降,氮循环受阻,所以容易导致氨氮、亚盐积累升高。2 如何做好池塘管理工作进行应对2.1 提前肥水培菌,稳定水质实时关注天气预报,降雨前23d,提前使用氨基酸肥水膏+粪肠球菌,肥水培菌,提高水体的藻相、菌相,保持菌藻平衡,稳定水质,防倒藻。2.2 定期改底特别底质差的池塘,降雨前提前进行消毒、改底工作,并及时补充复合芽孢杆菌+粪肠球菌(菌菌接力),防止下雨之后返底导致细菌大量滋生;不下雨的间隙,使用高铁或聚铁类底改产品进行改底,氧化分解底部有机质,减少底部耗氧,防止雨后返底,造成缺氧、浮头。2.3 提高水体溶氧由于连续下雨或突然大暴雨导致池塘水体溶

4、氧大幅下降,应及时开动增氧机或使用增氧剂,提高池塘水体溶氧,谨防因缺氧出现损失。同时连续阴雨天一定控制饲料投喂,尽量少喂或不喂,马良骁(湖北至正天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图 1 技术学堂TECHNOLOGY FORUM074当代水产 20237(上接72页)未经驯食的黄鳝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不仅会导致黄鳝的吃食率下降,而且还会因饵料过剩造成水环境污染。2.3 病害频发由于集约化养殖技术不够成熟,且缺乏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黄鳝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影响而患病。具体包括烂尾病、赤皮病、肠炎病、腐皮病和出血病等细菌性疾病以及水霉病等真菌性疾病;此外,国内已有报道黄鳝体内、外寄生虫至少有2

5、6种,由此引发水蛭病、双穴吸虫病、毛细线虫病、胃瘤线虫和棘头虫病等寄生性疾病。2.3.1 细菌和真菌性疾病 黄鳝细菌性疾病致病菌有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产碱假单胞菌等,由此引发黄鳝烂尾病、赤皮病、肠炎病、腐皮病以及出血病等一系列细菌性疾病,养殖户一般对此类疾病的处理方法是使用四环素和强力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病原菌耐药且造成药物残留,导致环境污染并危害人类健康。黄鳝的真菌性疾病主要是水霉病,由于相互撕咬或其它物种侵害造成体表损伤,伤口被水霉或绵霉侵入感染所致。2.3.2 寄生虫疾病黄鳝感染的寄生虫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有线虫类

6、、绦虫类、棘头虫类、锥体虫类和吸虫类。较为典型的有胃瘤线虫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胃瘤线虫幼虫寄生于黄鳝腹腔的肠系膜和体壁内膜上;除了夺取宿主营养外,胃瘤线虫幼虫还在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穿行,造成内脏器官损伤。体外寄生虫有颤动隐鞭虫、多子小瓜虫、车轮虫和缘拟扁蛭四种,前三种都属于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生物,主要寄生于黄鳝的鳃和皮肤;而缘拟扁蛭是一种体长在1420mm的皮肤组织寄生型寄生虫,其通过吸取血液来获得营养,会破坏表皮组织并引起细菌感染。刘健雄等发现黄鳝水蛭病感染率为80%,死亡率为38%,最高感染强度高达142。黄鳝患寄生虫病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黄鳝吞食寄生虫虫卵,如黄鳝因吞食毛细线虫虫卵而感染

7、毛细线虫病;另一种是黄鳝吞食了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桡足类、鱼类等。2.4 全人工繁殖存在缺陷 黄鳝养殖种苗主要源于天然种苗,由于环境的变迁和无序的捕捉,资源量日益减少,制约了黄鳝产业的发展。为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湖南、湖北、上海多地开展黄鳝人工繁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由于黄鳝雌性亲本普遍怀卵量偏低、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孵化时间长等原因,导致黄鳝繁殖成功率低。此外,开展人工繁殖还存在以下缺点,如人工繁殖过程中因注射激素,亲鳝消耗大、且无法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人工、设施、管理投入多,提高了养殖的成本;对操作工人有一定技术要求,增加推广难度,这些原因制约了全人工苗种繁殖的规模,难以满足产

8、业发展的需要。3 黄鳝研究的策略建议针对人工养殖黄鳝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差以及疾病频发的问题,可以开展黄鳝抗逆选育。如黄鳝的抗温度变化、抗酸碱度变化以及抗病育种。可以经传统的应激选择及病原感染试验,逐代保留生产性状优良且抗逆能力强的鳝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分子辅助育种,将抗逆性状与分子标记或基因标记结合起来,获得抗逆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最终经抗逆验证获得优良亲本及种苗。值得指出的是,黄鳝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工操作损伤,形成了病原感染的机会,筛选抗物理损伤能力较强的鳝种或许是一个重要研究机会。在选育获得抗逆性强的鳝鱼种质之后,考虑发展仿自然环境的生态繁殖模式,即将雌、雄亲鳝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到仿照自然环境的地方,让它们自由交配受精产卵,可以提高受精率及鳝苗成活率。奠定黄鳝优良抗逆苗种及规模化繁殖基础后,再开展优质适口人工配合饵料的研发,综合推进黄鳝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养殖综合效益。(参考文献略)减少水产动物负担,减少池塘有机污物的累积增加,从而减少耗氧量,防止缺氧、浮头。2.4 提高抗应激、免疫力(特别重要,应激双抗、免疫为王)降雨前后泼洒纯粮发酵类抗应激产品,强碱性,抵抗酸雨应激,纯粮发酵后富含多种氨基酸,提高免疫,帮助提高水产动物抵御各种应激的能力,减少由天气变化、换水、换料、运输、拉网、各类毒素等引起的应激反应,真正达到内外应激,双重抵抗,并能促进代谢,改善饵料系数,降低养殖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