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读后感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读后感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很少推崇畅销小说,但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却是一个特例。不是因为作者是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作家,不是因为作者凭借处女作夺得2014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击败斯蒂芬金、村上春树等99位大牌作家,横扫欧美所有榜单。只因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看到很多人,所以,五六年前,我不断地推荐给学生。成为我自己=实现家人期待如果你随意搜索,网络上故事梗概是这样写的: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
2、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莉迪亚为何而死?简单说就是无法承受父母的期待吧,詹姆斯和玛丽琳自己的梦想被全部寄托在他们最“聪明”最可爱的小女儿身上,一切那么美好,莉迪亚似乎也是最好的选择。五六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不是一个母亲,单纯觉得父亲詹姆斯和母亲玛丽琳应该为莉迪亚的死负很大一部分责,何必给一个并不那么优秀的孩子那么大压力?这一对父母不就是身边或者传说中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的父母们的缩影吗?只不过悲剧在另一片土地上也上演了而已。当时的我没有那么大的触动,毕竟,从小就被
3、教育“要争气”,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说真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想要成为父母心中期待的人。期待对于我来说,不是痛苦,是动力,那是因为,这种期待和我的期待是同一种期待。成为别人期待的人,也很幸福。别人的期待?还是自我的拘役?成年后,尤其是步入婚姻后,我才发现,也许很多妈妈都是玛丽琳,很多爸爸都像詹姆斯。玛丽琳有很多期待,成为医生是最大梦想,因为怀孕只能暂时搁置,再入学校已是多年之后;詹姆斯是美籍华人,有实力,却讷于言,终其一生颇不顺意。三十,生养孩子,面对工作和家庭新角色带来的压力,甚至是和父母亲子关系的冲突,读到“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
4、,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这一句,总是会害怕自己也会因为爱不自觉“拘役”自己的孩子,不懂放手。读到“与你交谈的人,更关心他们自己、他们的期望和问题,而不是你和你的问题。”其实会想到与学生的交流,与同事的交流,与自我的交流,我们其实都是一座孤岛,又都渴望别人能够与自己共情。“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还适用于其他关系,冷漠会压垮人,过分关心也会压垮人。我们面对周遭,过分在意周遭也会压倒自己,甚至陷入一个自我画的“圈”,心会为形役,心也为心所役。莉迪亚如此,玛丽琳也是如此,
5、我们都是如此。成为我们自己“一种虚假的安慰,好比动物园的动物趴在笼子里,拼命忽略围观的游客,假装自己还在野外自由地奔跑。”我曾经在曾奇峰工作室的公众号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向开朗擅长交际的母亲突然抑郁了,所有人都不能理解,只有女儿理解她。并且自自然然地对待她,该说说,该吃吃,这种正常地对待,当是有效的关心吧!回想女儿的出生到成长,自己也是孩子的铠甲了,却也可能变成孩子的牢笼。改变自己,不只因为自己孩子,也许是年龄带来的感悟,别人的评价曾经非常能够影响我的心情,现在没有那么厉害了,我知道,给孩子最好的榜样,就是我首先要做一个明媚的人。“你不想微笑?怎么办?逼自己笑。假装很开心,最后你真会的开心起来
6、。”小说曾经这样说到,这似乎间接回答了最近全网热议的的话题“成年人的崩溃,到底该不该藏起来”。其实,也许,开心就该是开心,不开心就是不开心,这样的生活多么自然!笑也接纳,哭也接纳,宿命的悲欢,照单全收,生死的纠缠,不过尔尔。“灯亮时,内斯闭上眼睛,灯灭时再睁开,所以,他看到的是一成不变的黑暗。”哪怕像内斯一样看到的黑暗,那又如何呢?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不用她寻找光明,至少可以直面黑暗。并且,生活予以我的,未必全是黑暗,毕竟,我在不少人眼里,尚算一个幸运者。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成为自己,那个接纳自己一切却不吝啬改变的自己。也许有一天我会发现,“期待”被甩在身后,每个人的脚步都是那么坚定有力,仿佛知道自己生来就注定取得“伟大”成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