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单选题复习汇总.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852628 上传时间:2024-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单选题复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单选题复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单项选择题 一、单选 1《诗经》的“二南”中应有的作品西周末至东周时。 2《诗经》中“二南”产生的域是以陕西为中线而分之。二南北界黄河,由北向南伸展,直至楚汉 3《诗经》中的“王风”都是东周以后的作品。 4《诗经》中的“郑风”都是春秋时期的作品。 5《诗经》的十五国风中,讽刺统治者的诗作别具一格的是魏风。 6《诗经》中的《周颂》都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之作。 7《诗经》中的《鲁颂》都是春秋时期伯作品。 8古文经学派认为《商颂》产生于商代。 9今文经学派认为《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宋国。 10中国古代第一部自觉运用文字音韵学理论对《诗经》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段玉裁《诗经小学》。 11清代古文经学派集大成之作,研究《毛诗》的必读之作是陈焕《诗毛氏传疏》。 12能够打破今、古文家法之争,亦无汉、宋门户之见,从音韵、训诂入手,独见功力的清代《诗经》研究之作是马瑞辰《毛诗传通释》。 13清代今文《诗经》研究中体例严谨周详、利用前人成果丰富赅博、以搜辑完备而著称的集大成之作是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14清代《诗经》音韵研究中最为完善的著作是江有诰《诗经韵读》。 15清代《诗经》研究中以辨名物训诂、考订山川器服制度为主的研究著作是王夫之《诗经稗疏》。 16重在《诗》的应用的赋诗言志时期是春秋时期 17著书引《诗》时期为战国时期。 18两汉《诗经》研究的集大成者是郑玄。 19两汉时期,为《诗经》研究开拓了经学研究广阔天地的原因是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20两汉时期,推动《诗经》研究,形成《诗经》第一个高潮的原因是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21成为汉学《诗经》的里程碑式,代表隋唐五代《诗经》研究的最高水平的是作品是孔颖达的《毛诗正义》。 22代表宋学《诗经》最高研究水平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朱熹《诗集传》。 23开启《诗经》音韵学至先秦古音研究的是陈第《毛选古音考》。 24从纯文角度欣赏评论《诗经》、开拓文学研究新天地的清人戴君恩《读风臆评》。 25二十世纪前期开始以马列主义观点研究《诗经》的学者是郭沫若. 26二十世纪第一位为《诗经》作今译的学者是郭沫若。 27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研究论文集》,全书搜集论文19篇,河南大学的作者占了6位。 28中国《诗经》研究会成立于1993年。 29最早将《诗经》介绍到欧州、并于1625年以拉丁语翻译了《诗经》的著名耶会士金尼阁是法国人。 30欧洲现存最早的《诗经》译本《孔夫子的诗经或民歌》是法国传教士孙璋1728年翻译、1733年出版。 31打破风、雅、颂的顺序,以内容重新分类编排,并在附录中将《诗经》与欧美文学作了比较,在西方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西盿学者是英国汉学家威阿瑟韦理。 32从中国的方言和古音韵学的角度来研究《诗经》,并作有《诗经注释〉》,被誉为西方学界《诗经》的权威的学者是瑞典汉学高高本汉。 33功底深厚并着重对《诗经》的体裁和艺术风格作了分析和研究的重要著作《诗经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作者是俄罗斯汉学家费德林。 34称庄周生活的时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的是司马迁。 35“庄子却聘”的故事出自《庄子》一书的《秋水篇》。 36《庄子齐物论》中一段议论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而未知有无之果塾有塾无也。”这段议论说明(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37关于庄子著作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所说的著书十余万言。 38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庄子》一书为(52)篇。 39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庄子》当出自(刘向[别录])。 40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2篇本《庄子》至(魏晋以后)被区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份。 41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2篇本《庄子》在区分为内外篇之后,再区分为“杂篇”的学者是(司马彪) 42首次怀疑郭象注本中保留有他人掺入之作,并指明属于“杂篇”的《盗跖》《渔父》等四篇不是庄子著作的学者是(苏轼)。 43唐宋以后,流传最广的《庄子》注本是(郭象注本)。 44《庄子集释》的辑者是(郭庆藩)。 45今人注本中较为通行的《庄子今注今译》作者是(陈鼓应)。 46《史记》八书中记载经济问题的是(《平准书》)。 47“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此之八书,记国家大体。”这段阐释《史记》八书内容的名言出自(《史记索隐》)。 48“系家者,记诸候本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这几句阐释《史记》中三十世家的名言出自《史记索隐》。 49《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是(《伯夷列传》)。 50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基本史料是(皇家典图书资料与历代官方档案)。 51现存《史记》最早的版本是(南宋黄善夫记刻本〈史记〉)。 52〈史记〉“三家注”原俱单行,散列于正文之下,合于一编,始于(北宋)。 53在宋明清诸刻本〈史记〉中,最为通行的是(武英殿本)。 54清代后期的〈史记〉善本是(金陵书局本》)。 5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标点本《史记》的底本是(金陵书局本)。 56今传世诸本中最为通行的《史记》是(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57陶渊明集的首部集注本为(李公焕《筐注〈陶渊明集〉》)。 58收入《四部丛刊》的陶渊明集为(李公焕《筐注〈陶渊明集〉》)。 59收入《四部备要》的陶渊明集为(清陶澍,靖节先生集》)。 60陶渊明集的旧注本中资料最为详尽的是(清陶澍〈靖节先生集〉》)。 61陶渊明最早的集子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编八卷本)。 62现存陶渊明集皆为(南宋)以后的刊本。 63将萧统所编八卷本陶集增补为十卷本者是《北齐阳休之》。 64陶渊明集最早的刊本是(北宋宋详十卷本)。 65今人许逸明校辑的《陶渊明年谱》共收有宋代以来的(9)年谱。 66《栗里谱》的作者是宋人(王质)。 67《吴谱辩证》的作者是宋人(张寅)。 68《陶靖节先生年谱》的作者是宋人(吴仁杰)。 69陶渊明年谱作者中(陶澍、杨希闵)是清人。 70陶渊明作品的集注本中资料最为丰富的是(龚斌《陶渊明集》校本)。 71李白出生于山东说源于(唐代元稹)。 72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称李白出生于(山东)。 73明代杨慎《李诗选题解》称李白出生于(蜀中)。 74率先提出李白出生于西域的学者是(李宜琛)。 75郭沫若提出李白出生于(中亚叶)。 76王琦、黄锡珪《李太白年谱》均采用李白出生于(蜀中)说。 77率先提出李白两入长安的学者是(稗山)。 78发表《李白两入长安及有关交游考辩》等系列文章补充证明李白两入长安的学者是《郁贤皓》。 79率先提出李白三入长安的学者是(李从军)。 80率先确定李白出蜀年代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的(黄锡珪)。 81率先确定李白出蜀年代为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的(詹鍈)。 82率先确定李白出蜀年代为康玄宗开元十二年的(郁贤皓)。 83认为李白在山东寓居地为任城的是(《旧唐书李白传》)。 84认为李白在山东寓居地为唐州治所瑕丘的是(郁贤皓)。 85率先提出李白在天宝十四载冬曾回梁园,恰逢乱起,于是南奔的学者是(郭沫若)。 86考证出天宝十四载冬李白并非从梁园南奔,而是从沦陷区改换胡装逃出来的学者是(郁贤皓)。 87率先提出李白流放未到达夜郎的是(曾巩)。 88(黎庶昌)主张李白流放已至夜郎。 89率先提出李白死于唐代宗广德二年的是(曾巩《李白死年刍议》)。 90最早对李白《菩萨蛮》《忆秦》二词著作权提出质疑的是(胡应林)。 91黄锡珪《李太白年谱》从《四六法海》《古今图书集成》中辑录出的李白文三篇为今人(郁贤皓)考明非李白之作,而是独孤及所作 92率先在文章中认为杜甫长篇排律远优于李白的是(元稹)。 93继唐人之后进一步贬李白的宋代作家是(苏辙)。 94将杨李抑杜推到极致的是(郭沫若)。 95宋郭知达编辑的《九家集注杜诗》为(《四库全书》著录)。 96宋蔡梦撰《杜工部草堂诗》是按(编年)编次。 97宋无名氏《分门集注杜工部诗》为(分类会注)本。 98《杜臆》今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本。 99仇兆《杜诗详注》的特点是(资料丰富)。 100中华书局1962至1963年编辑出版了(三)辑《杜甫研究论文集》 101冯至曾撰写过有关杜甫的著作是(杜甫传)。 102陈贻焮撰写过有关杜甫的著作是(《杜甫评传》)。 103苏轼 苏辙进士及第之后,名动京师,正欲一展身手之时,导致苏洵、苏轼、苏辙立即返蜀的原因是(母亲下世) 104嘉祐四年十月,苏氏父子经由水路再度赴京,途中创作诗歌约百首,编为(《南行集》)。 105嘉祐四年十月,苏轼随父出蜀所作诗歌多以(五古)为主。 106苏轼词的创作,一开始就忆显示出明显的(以诗为词)倾向。 107嘉祐五年八月,苏轼参加“制科”考试,以“贤良方正能方极科”考入第三等,北宋历史仅有(4)人。 108标志苏轼诗歌成熟的《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是他(嘉祐六年)与苏辙分别写作的。 109苏轼到凤祥上任是在(嘉祐六年)。 110苏轼在凤祥任职三年多,于(宋英宗治平二年)正月还朝,以殿中差判登闻院,又经学士院考试。 111宋祥宗(熙宁二年),苏轼守父丧期满,返朝。 112宋神宗1071年十一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此后又相继在密州、徐州任知州近八年。 113宋神宗熙宁四年之后,苏轼文学才能有了尽情挥洒的广阔空间,登上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带来创作上的(第一个)高丰收时期。 114“是处青山可埋,他年夜雨独伤神”这首著名的绝命诗是苏轼(乌台诗案时在狱中所写)。 115“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黄州)。 116“东坡居士”之自称是苏轼贬官到(黄州)所自号。 117自号“东坡居士”标志着(佛老思想)成为苏轼在政治逆境中主要处世哲学。 118“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二句名诗为苏轼贬(惠州)时所作。 119宋微宗元年正月,苏轼过大庚岭,五月抵达南京,朝延准许他自由居住,于是他决定终老于(常州) 120宋徵宗元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病逝于(常州)。 121苏轼死后葬于河南(汝州)郏县的峨嵋山。 122苏诗中流传最广、美学价值最高的作品是(写景抒情之作)。 123苏轼的诗歌各体兼擅,但其最擅长者是(七古) 124《惠崇春江晓景》一诗在苏轼的诗歌中属于(题画诗)。 125“出新间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二句谈论创作经验的名句出自苏轼(《与参寥子》)一文 126宋代第一个对苏轼生平作系统论述的是(苏辙)。 127南宋人所撰苏轼年谱,计有(10)种以上,为历代之最。 128宋人王宗稷著有(《东坡先生年谱》)。,附于《东坡七集》本中。 129宋人傅藻著有(《东坡纪年录》),附于各种类注本中。 130宋人何抡著有(《眉山三苏先生年谱》)。 131宋人施宿著有(《东坡先生年谱》)。 132明人王世贞据宋人王宗稷苏轼年谱改编成(《重编办文忠公年谱》)。 133明人郑鄤所编(《考订苏文忠公年谱》),收于旧抄本卷一五。 134清人王文诰(《苏诗总案》)为旧著苏轼年谱之中的后来居上者。 135今人孔凡礼(《苏轼年谱》),资料详而不繁,是研究苏轼生平的得力之作。 136王十朋编《集注东坡先生诗》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137宋人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为(编年注本)。 138最早为苏轼的词作注释的是(傅干《注东坡词》)。 139首创东坡词编年注合一体例者是(朱祖谋、龙榆生)。 140从存世文献来看,宋代第一位评论苏诗的专家是(张先)。 141辛弃疾词自来流传极广,淳熙十五年(范开)作《稼轩词序》时就称。 142今存与宋本有关的刻本有(汲古阁)影宋抄四卷本。 143今人(邓广铭)依据各本,汇合比勘,著成《稼轩词编年注》,共收词626首,为稼轩词集最优级者。 144辛弃疾以词闻名,其实诗歌、散文变亦有成就,今存诗歌(124)首。 145在辛弃话生平的研究方面,今人(邓广铭)用力最勤。 146二十世纪初,今人(王伯祥)撰有《辛弃话的生平)。 147今人吴世昌撰有〈辛弃话〉》。 148今人邓广铭遍考南宋重要文献,撰成《辛稼轩年谱》。 149邓广铭的(《稼轩词编年注》)资料详赡,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编年注释本。 150(徐汉明)的,辛弃话全集》亦为近年来研究辛弃话的著作之一。 151(《刘杨忠》)的《辛弃话词心探微》是辛弃话词思想艺术研究的专著。 152今人(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将稼轩体释为“摧刚为,心危词苦。 153今人(陶尔夫《唐宋词史》)将稼轩体释为”雄豪、博大、隽峭“。 154北宋灭亡以后,苏轼词派分为南北二支。(吴、蔡)即北派的代表,是豪放词风在北方金 源的发展。 [关汉卿] 155(《邓夫人苦痛哭存孝》)一部是关汉卿杂剧作中著作权有争议的一部。 156(《状元堂陈母教子》)一部是关汉卿杂剧作中著作权有争议的一部。 157(《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一部是关汉卿杂剧作中著作权有争议的一部。 158(《山神裴度还带)一部是关汉卿杂剧作中著作权有争议的一部。 159(〈尉迟共单鞭夺槊)一部是关汉卿杂剧作中著作权有争议的一部。 160(〈刘夫人庆赏五侯宴〉)一部是关汉卿杂剧作中著作权有争议的一部。 161关汉卿公案剧(绯衣梦》)中清官是“开封府尹”钱可。 162关汉卿的籍贯,元钟嗣成《录鬼簿》记作(大都燕)。 163关汉卿的籍费贯,元末明初朱右《元史补遗》记作(解州)。 164关汉卿的籍贯,清乾隆二十年所修《祁州志》记作(祁州)。 165(蒋一葵)总结关汉卿生平为“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人,金末为太医院尹,金亡不仕”。 166《关汉卿全集校注》的作者是(王学奇)。 167《关汉卿戏曲集)的作者是(吴晓铃)。 168〈关汉卿研究资料〉的作者是(李汉秋、袁有芬)。 169〈关汉卿研究资料汇考〉》的作者是(王钢)。 [西厢记] 170王实甫创作《西厢记》之说最早见于(钟嗣成《录鬼簿》)。 171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亦将《西厢记》的著作权归于(王实甫)。 172明初另一位重要戏曲作家贾仲明为《录鬼簿》上卷各家补写吊词,亦承认《西厢记》为(王实甫) 173《西厢记》为关汉卿所作说首见于明人(都穆)《南濠诗话》。 174《西厢记》前四本由王实甫作,第五本则由关汉卿续作之说最早见于明人(王世贞)的《曲藻》。 175“王作关续”说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第五本与前四本的风格不同)。 176尽管在《西厢记》著作权问题上异说迭见,但流行的几部文学史、戏剧史著作以及各类元杂剧作品总集、选集,都把《西厢记》的著作权归于(王实甫)。 177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王实甫创作了《西厢记》等杂剧(14)种。 178《西厢记》的版本大约有(200)种左右。 179《西厢记》的今人校注本有(50)余种。 180一九八七年,北濂中国书店新发现了《新编校正西厢记》的残页,大约是在(明代初年)刊刻的。 181我们今天能见到的《西厢记》的最早最完整的刻本是(明弘治十一年)金台岳家刊刻的《新刊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 182明天启年间,(凌濛初)校记得的《西厢记》面世,这是今存所有明清刊本中惟一的一部以题目正名末句作为该本名称的本子。 183清末民初,(刘世珩)暖红室翻刻凌濛初校刻本,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 184今通行的《西厢记》基本上均以(刘世珩红室翻刻凌濛初校刻本)为底本。 185今人(王季思)校注本1960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印行,成为今天最为流行的《西厢记》校注本。 [西游记] 186《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只身赴天竺取经的史实。 187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此书成于(南宋)。 188我们经过考察,发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书中有“陕西、京东路”等地名和行政区划名称,而这些名称,都是宋初至道三年才确定的,晚唐五代根本没有这些行政划分,故认为还是确定该书成于(宋代) 189元末,平话《西游记》问世。此书今不见传。《永乐大典》转录了其中一段(梦斩泾河龙》的故事。 190戏曲方面,(宋代)就有西游戏出现。 191简本系统有两种,其一为《唐三藏西游释传》,因其题“朱鼎编辑”,故学术界称为(朱本)。 192郑振铎的《西游记的演化》根据“朱本”的版式及纸张,推断此书的刊刻时代“最迟似不能后于万历初元”,由此知此本为《西游记》的(最早)刻本。 193《西游记》的“世本”全书共二十卷一百回。此本在整个繁体本系统中刊刻(最早),故与吴承恩的《西游记》最接近。 194《西游记》版本方面争论比较大的,是关于世本、朱本、杨本的关系,即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祖本)问题。 195孙楷第于《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郑振铎于《西游记的演变》中均认为朱本、杨本均为(世本)的删节本。 196鲁迅于《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文序中,根据郑振铎等人的观点修改了自己的看法,郑振铎等人关于朱本、杨本均为(世本)的删节本的观点遂成“定论”。 197现存所有的,西游记》明代(繁本)均未注作者姓名。 198(邱处机)是金末元初全真道士,道号长春真人。他曾应成吉思汗的诏请,前往西域朝见成吉思汗。 199淮安人吴玉搢等人率先将(吴承恩)和小说《西游记》联系起来。 200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率先对《西游记》的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说提出质疑的是(俞平伯)。 [红楼梦] 201今存《红楼梦》后四十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作。 202高鹗,字兰墅,一字云士,别号(“红楼外史”)。 203高鹗补作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如写荣府贾珍、贾政依旧袭宁、荣二公世职,就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府(由盛而衰)的必然结局。 204学术研究界习惯上称胡适、俞平伯和顾颉刚以后的《红》学为(新)红学。 205脂砚斋为旧《经》学(评点派)代表人物之一。 206张新之为旧《红》学(评点派)代表人物之一。 207《护花主人批序》为旧《经》学评点派代表作家(王希廉)的作品。 208《红楼梦分评》为旧《经》学评点派代表作家(王希廉)的作品。 209评点派代表人物张新之的评语大都附在道光三十年刊行的(《妙复轩评石头记》)上。 210王梦阮是旧《红》学(索隐派)的代表人物。 211旧《红》学索隐派王梦阮、沈瓶庵的代表作是(《红楼梦索隐》)。 212旧《红》学索隐派邓狂言的代表作是(《红楼梦释真》)。 213(俞平伯)一九五四年将五个本子的脂评汇辑校订成《脂砚斋红楼辑评》。 214一九零四年(王国维)〈红楼梦评论〉问世,这是一部〈红》学研究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研究专论。 215一九二一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著作出版,成为一部对《红楼多》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论著。 216一九二一年(顾颉刚)与胡适、俞平伯频繁通信讨论《红楼梦》。 217新中国诞生,俞平伯将1923年出版的《红楼梦》辩易名为(《红楼梦》研究)。 218俞平伯认为,《红楼梦》是感叹作者自己身世的(自传),是情场忏悔录,是为金陵十二钗作本传的。 219在批判胡适、俞平伯的政治运动之后,双展开了多方面的争论,争论焦点是(《红楼梦》的历史背景和宝黛的典型意义)。 220当今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红楼梦》研究者联合创办了(《红楼梦》研究集刊)。 221(冯其庸)的《曹雪芹家世新考》以及他与清史专家李华发现的《曹玺传》,还有他在河北涞水县发现的五庆堂曹氏地,都有力论证了曹雪芹祖籍辽阳说的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