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生命延续知识总结年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生命延续知识总结例题例题 单选题 1、遗传性聋哑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 a 表示遗传性聋哑的致病基因)。李某和妻子均表现正常,经过调查发现:与李某的关系 父亲 母亲 妹妹 岳父 岳母 性状 遗传性聋哑 正常 遗传性聋哑 正常 遗传性聋哑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李某岳父的基因型可能是 AA 或 Aa B李某和妻子的基因型一定都是 Aa C李某还有个弟弟,患遗传性聋哑的几率为 50 D李某和妻子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为 25 2、阳光下培养的大蒜幼苗叶片是绿
2、色的,暗室中培养的大蒜幼苗叶片是黄白色的,对于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叶片的颜色完全由环境决定 B黄白色和绿色是叶片发育的不同阶段 C它们的遗传物质不同 D叶片的颜色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3、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至今仍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命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 B处于越小的生物分类单位之下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C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构成的差异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越小 2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没有化石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A从简单到复
3、杂,从小到大,从植物到动物 B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C从复杂到简单、从少到多,从水生到陆生 D从复杂到简单、从高等到低等,从陆生到水生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描述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A育雏 B筑巢 C求偶 D交配 6、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细胞内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B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里成对存在,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C每个 DNA 分子,上有若干个基因 D马的体细胞有 32 对染色体,则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为 16 对 7、如图表示,下列关于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
4、是受精卵,是若虫,是成虫 B由于有外骨骼的限制,要经历蜕皮过程 C和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 D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 8、玉米和人个体发育的起点分别是 A卵细胞和卵细胞 B种子和受精卵 C受精卵和受精卵 D胚和胚胎 9、下列植物中,通过有性生殖繁育后代的是 ()A月季的扦插 B马铃薯块茎生发芽 C柿子树长新叶 D向日葵种子发芽 10、图以圆圈表示生物特征,重合部分表示生物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可表示产卵繁殖 B可表示体温恒定 C可表示皮肤裸露 D可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11、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已知 B 为蛹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
5、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 C 时期 B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 D 为卵期,A 为幼虫期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 C 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 DAB 4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要减半 B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C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受精卵在亲子间传递 D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46 个 DNA 分子 13、蝗虫发育过程中,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4、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
6、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一般而言,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D恐龙蛋化石是遗物化石 15、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 B 表示蛹期,则表示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是 ADABCBBDACCACDDCDAB 多选题 1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5 B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C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成对的染色体 D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通常是成对存在的 17、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
7、方向变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18、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都离不开水的原因是()A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成蛙离开水后无法呼吸 C青蛙的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结合 D青蛙的幼体(蝌蚪)离开水后无法呼吸 19、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B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C食用物品中,经常会长出肉虫子的原因是食品产生了虫卵 D家蚕的幼虫和成虫之间有蛹这样的阶段,蛹不吃不喝但
8、身体结构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20、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有关叙述正确的是()6 A染色体上的 A、B 分别表示一对相对性状 B该个体既能体现 A、B 的性状,又能显现 a、b 性状 C如果 B 来自父方,则 b 一定来自母方 D基因 a 是与遗传特征相关的染色体片段 7 人教版 2022 年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生命延续_00A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遗传性聋哑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因此只有在含有一对遗传性聋哑的致病基因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该病。即李某的父亲、妹妹、岳母的基因组成都是 aa。A遗传性聋哑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9、用 a 表示遗传性聋哑的致病基因)。李某和妻子均表现正常,李某岳父正常,其岳母遗传性聋哑(aa),则李某的岳父基因型可能是 AA 或 Aa,A 正确。B子代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从表中数据可知,李某妻子的母亲患有遗传性聋哑(基因组成是 aa),因此李某的妻子虽表现正常,但她携带遗传性聋哑的致病基因。同理李某的父亲患有遗传性聋哑(基因组成是 aa),李某虽表现正常,但他携带遗传性聋哑的致病基因,B 正确。C李某的父亲是遗传性聋哑患者,其基因组成是 aa,李某的母亲表现正常,其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AA 和Aa,但李某的妹妹也是遗传性聋哑患者,说明李某的母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 A
10、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所生子女患遗传性聋哑的几率 50%,C 正确。D李某及其妻子的基因组成都是 Aa,因此他们所生子女表现为正常的几率是 75%,如图所示:8 所以这对夫妇生正常孩子的可能性是 75%,D 错误。故选 D。2、答案:D 解析: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分析作答。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幼苗的叶片见光后,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暗室培养的幼苗叶子,由于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绿色,因而是黄白色的。故选 D。3、答案:B 解析: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说比较多,大部分学者认同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A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
11、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命体的氨基酸等有机物,A 错误。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如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B 正确。C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构成的差异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越大,C 错误。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高等动物的化石多,但是也有低等生物的化石,9 D 错误。故选 B。小提示: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4、答案:B 解析: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
12、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选 B。5、答案:B 解析: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繁殖行为包括识别、占有空间、筑巢、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
13、的复杂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属于筑巢行为。故选 B。6、答案:C 10 解析: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 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NA 分子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 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例如,有的片段决定你是什么血型,有的片段决定你的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有的片段决定虹膜是黑色的还是褐色的。所以
14、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A体细胞内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男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 XY,它们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但形态、大小都不相同,A 错误。B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故基因也是成对存在。但一个性状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基因控制,B 错误。CDNA 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C 正确。D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
15、卵细胞。故马的体细胞有 32对染色体,则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为 32 条,D 错误。故选 C。7、答案:C 解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 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11 (3)图中:是受精卵,是幼虫(若虫),是成虫。A图中:是受精卵,是幼虫(若虫),是成虫,A 不符合题意。B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蝗虫的
16、若虫要蜕皮 5 次,才能发育到成虫,要经历蜕皮过程,B 不符合题意。C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不大,C 符合题意。D该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8、答案:C 解析:一般地说,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动物体再由器官形成系统,进而形成动物体。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而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在茎和叶。故玉米的发育起点为受精卵;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精子和卵细胞在
17、输卵管中性成果受精卵,在母亲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经分娩形成婴儿,故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故选 C。9、答案:D 解析: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据此答题。ABC、月季的扦插、马铃薯块茎生发芽、柿子树长新叶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BC 错 12 误。D、向日葵种子发芽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 正确。故选:D。小提示:判断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主要看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10、答案:A 解析:青蛙
18、属于两栖动物、家蚕属于节肢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是青蛙、家蚕和蜥蜴的共同特征,是家蚕和蜥蜴的共同特征,是青蛙和蜥蜴的共同特征,是青蛙和家蚕的共同特征。A青蛙、家蚕和蜥蜴都是卵生,指的是青蛙、家蚕和蜥蜴的共同特征。因此,可表示产卵繁殖,A 符合题意。B青蛙、家蚕和蜥蜴都是变温动物,指的是家蚕和蜥蜴的共同特征。因此可表示体温不恒定,B 不符合题意。C青蛙的皮肤裸露,蜥蜴体表有鳞片,指的是青蛙和蜥蜴的共同特征。因此,不可表示皮肤裸露,C 不符合题意。D青蛙和家蚕都属于变态发育,但是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青蛙和家蚕的共同特征,因此,不可表示完全变态发育,D 不符合题意。
19、故选 A。11、答案:B 解析: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13 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的 B 是蛹期,则 A 是幼虫,C 是成虫,D 是卵。A家蚕在发育中,经过 D 卵、A 幼虫、B 蛹和 C 成虫等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 4 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因此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为
20、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可适当的延长它的 A 幼虫期使其积累更多的营养,A 不符合题意。B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若 B 蛹期期,则 A 幼虫期、C 成虫期和 D是卵期,B 符合题意。C菜粉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 D 受精卵、A 幼虫、B 蛹和 C 成虫等 4 个时期。受精卵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幼虫主要以蔬菜等农作物为食,成虫以少量的植物汁或花蜜液为食,蛹不食不动。因此菜粉蝶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 A 幼虫,C 不符合题意。D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要经过 D 受精卵、A 若虫、C 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
21、不大,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2、答案:C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14 A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所以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A、B
22、 正确。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基因是经生殖细胞在亲子间传递的,C 错误。D染色体包括 DNA 和蛋白质,DNA 上有和遗传有关的小片段叫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 DNA 分子,一个DNA 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故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46 个 DNA 分子,不止 46 个基因,D 正确。故选 C。1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的形
23、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明显不同,如家蚕、蚊子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如蝗虫、螳螂等。因此蝗虫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具有蛹阶段。故选 C。14、答案:D 解析:15 本题考查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相关知识。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科学家们能够确定沉积岩地层和化石形成的年代,如果我们把地层比作一本书,一层又一层的沉积岩就好像书页,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好像书中的文字,它记载着地球的进化历史,也记载着生物的进化历史。因此,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依据化石记录显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
24、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这表明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A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一般是具有骨骼、甲壳等的古生物能形成化石,不是所有生物,错误。B生物的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越是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错误。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但并不是唯一的证据,如还有胚胎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和生物化学证据等,错误。D动物的遗物化石,往往是它们的排泄物或卵(蛋),因此恐龙蛋化石是遗物化石,D 正确。故选 D。15、
25、答案:A 解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 3 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图为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图中如果 B 表示蛹期,则表示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是 D 受精卵A 幼虫B 蛹C 成虫,A 正确。故选 A。16 16、答案:BD 解析:(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 DNA 和蛋白质物质组成,基因位于 DNA 上,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2)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
26、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且不成对。A、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 DNA 和蛋白质物质组成,其中遗传信息在DNA 上,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个 DNA 分子上包含很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故 A 错误;B、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故 B 正确;C、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
27、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且不成对,故 C 错误;D、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故 D 正确。故选 B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17、答案:CD 解析:(1)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17 (2)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发生在使用抗菌素之前,使用抗菌素后,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了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
28、下来,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掉。A抗药能力产生于使用抗菌素之前,且变异是不定向,A 错误。B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了自然选择,非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B 错误,C 正确。D病菌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了定向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D 正确。故选 C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如何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现象,解答时注意先是变异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后是自然界选择了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18、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据此答题。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
29、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许多差异,属于变态发育。故 C、D 符合题意。小提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较为琐碎,需细心理解。19、答案:AD 解析:18 此题根据昆虫、种子的结构、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来切入,结合题意答题。A、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体的幼体,A 正确。B、不是所有的鸟都有产卵、孵卵和育雏的行为,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B 错误。C、食用
30、物品中原有的虫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孵化长成幼虫,而不是食品中进入了成虫,因此经常会长出肉虫子的原因是食品中进入了虫卵繁殖形成的,C 错误。D、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 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幼虫和成虫之间有蛹这样的阶段,蛹不吃不喝但身体结构发生着急剧的变化,D 正确。故选 AD 小提示:熟知生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特点即能正确答题。20、答案:CD 解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
31、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因此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的 A、B 分别表示两种性状而不是一对相对性状,A 错误;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因此该个体只能体现 A、B 的性状,不能显现 a、b 性状,而不是既能体现 A、B 的性状,又能显现 a、b 性状,B 错误;子代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母方,因此如果 B 来自父方,则 b 一定来自母方,C 正确;19 基因是 DNA 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基因 a 是与遗传特征相关的染色体片段,D 正确。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