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青团某县委抗洪抢险工作总结 6月中上旬,西江上游及我县一带连降暴雨,造成了我县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团XX县区委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团委的指示精神,积极组织开展抗洪抢险工作,有效地配合了全县抗洪抢险工作大局,为全县取得抢险大会战的胜利作出了共青团应有的贡献,现将我委组织开展的抗洪抢险工作总结如下: 一、密切关注灾情,行动迅速 6月21日,根据灾情最新报告,我们紧急起草并下发了关于成立青年志愿者防汛抗洪突击队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基层团组织紧急动员起来,全面加强防范意识,做好防汛抗洪的一切准备,迅速组织成立青年志愿者防汛抗洪突击队,参加抗洪抢险。22日中午,我委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成立了青年志愿者
2、突击队,并马上投入抗洪抢险当中。 二、迅速成立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积极投身战斗 22日早上,根据县委的部署,我们紧急召开会议,商讨组织XX县区抗洪抢险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事宜。会后,我们马上行动起来,通过团组织宣传发动和刊登宣传广告的形式,向社会广泛招募社会青年65名,组织成立了“XX县区第一批抗洪抢险救灾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同时,我们将组建青年者突击队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向县委、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主动要求参加抗洪抢险。下午两点,按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示,在团县委凌少凡、陆音副书记的带领下,首批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此文来源于文秘114网65名队员急促集中,赶赴西江抗洪抢险第一线,参加抗洪抢险。 同时,
3、在平南的上渡、环城、思旺等25个乡镇,由各基层团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突击分队共1000多名队员也积极地投入到抗洪战斗中。 三、坚守防洪第一线,确保抗洪取胜利 从22日至25日,根据县委的部署,我们组织人员日夜24小时死守在平南西江防洪大坝,紧切注意洪灾,直到洪峰顺利通过西江,确保了抗洪抢险取得最终的胜利。 四、奋勇在前,重建家园 随着洪水的逐渐退去,县委的工作重点由抗洪抢险转入救灾重建。我们积极响XX县区委“重建家园”的号召,组织青年志愿者300多人次参加街道清淤、打扫、冲水、消毒等工作,并连续两天两夜坚持战斗在街道第一线。同时,我们还下乡参加了重灾乡镇的灾情检查和灾后重建等工作。 在这场百年不
4、遇的洪灾中,我们按照县委和上级团委的指导精神,积极组织开展救灾工作,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了实处,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抗洪救灾和重建家园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 铁肩担道义 走进XX县区抗洪抢险救灾青年志愿者突击队 6月22日中午两点,在XX县区罗冲桥西江防洪堤坝上红旗飘扬,“XX县区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字样醒目地映入人们的眼帘。XX县区抗洪抢险救灾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65名队员正在紧张地投入抗洪抢险战斗的第一线。这是一支仅用半天时间就从社会各界公开招募组成的抗洪抢险青年突击队。队员们来自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但是他们都以抗洪救灾为己任,真正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
5、誓死战胜洪灾,重建家园。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其中的几位。 朴实的建筑工人 “我叫陈庚安,我要加入志愿者突击队。”6月22日中午,团XX县区委办公电话铃声不绝,一个又一个社会青年主动要求参加抗洪抢险,陈庚安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这个穿着有点破旧、朴实无华的汉子是个建筑工人,在XX县区某建筑工地打工。他说:“这两天下大雨,没有开工,我就来了。”在防洪大堤上,他二话没说,拿起铲子一把一把地把沾土装进麻袋,又将一袋一袋的沾土筑上堤坝,从没歇息。第二天清晨,他说:“这两天洪水大,向老板请了假,就过来了。”从6月22日中午到26日深夜12点,陈庚安连续五天五夜战斗在抗洪抢险和救灾重建第一线,没有说过半个
6、“累”字,没有索取半点报酬,甚至没有说过“肚子饿了”、“口渴了”这样的话。 就是这个质朴的建筑工人,是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最危险的时刻站在第一线,在最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在最困苦的时候没有退缩。 长途手机0139786* 在青年志愿者报名现场,有两个人特别引人注意,那就是余永强、余文强兄弟。这余家兄弟俩外出南宁打工,这次回来刚好遇到了百年洪灾,看到招募志愿者的广告就一起报了名。工作人员在记录本上清楚地记下了这个长途手机号码:01397861*。工作人员反映,在洪水期间,这个长途号码随打随通,人随叫随到。他们还说,这余家兄弟长得挺像,蛮可爱的。 潘氏兄妹 说到这支青年志愿者队伍,我禁不住要说一说潘洁和潘攀俩兄妹。兄长潘洁是XX县区某摩托车行维修工人,洪水来时,他向老板告假后就跑来支持抗洪。小妹潘攀读技校毕业后在家待业,洪水来了,她也跑出来加入抗洪突击队。她俩本不是相约而来,可是走上防洪大堤一看,才知道:“呵呵-,大佬来了。小妹也来了。” “全党动员,战胜灾害;全民奋起,重建家园。”正是有了一个坚强而先进的党,人们才有了战胜洪灾的信心和勇气;正是有了像朴实的建筑工人陈庚安、召之即来的余家兄弟和相约堤坝的潘氏兄妹这样勇于担当道义,敢于奉献,默默付出的广大青年,人们才看到了冉冉升起的东方太阳和喷薄欲出的东方巨龙。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