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397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发布的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 中也明确将多元文化交流列为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识别、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做到自觉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教师还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纳入其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做到“同向同行,价值引领”。一、课程思政概述课程思政,即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2、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

3、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同时,纲要 还指出,“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好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的研究中来,课程思政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具体到每门课程的实施路径还要继续深入研究。特别是高职英语课程,其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课时多、持续时间长、教学涵盖领域广的特点,如何在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实现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一)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教师对

4、课程思政的认识还浮于表面,认为课程思政就是纯粹的思想政治课程,很难做到以“润物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滕永青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摘摘要要: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新时代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然方向。把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以将单向的线性知识、人文知识与思想政治相结合,从而充分利用课程的隐性资源,“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此,通过阐述课程思政的定义,分析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明确高职英语教学与教育的区别及两者融合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探究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以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5、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关键词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英语;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滕永青,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学。基金项目基金项目:2020年度职业院校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研究专项课题“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与教育耦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WYJZW-2020-2007)09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 年5月 总第 164期无声”的方式巧妙地将育人工作融入英语教学中。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莫过于教师渊博的知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用

6、精炼、优美、清晰而又富有逻辑的语言精准表达,才能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很多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课堂授课基本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不同授课教师在课堂活动设计、案例讲解等方面差异较大。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那些课件制作精美、课堂导入新颖、课堂讲解生动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感增强。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有待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部分学生有较

7、强的动手能力,但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弱,自律性较弱,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也较为薄弱。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但在对待外来文化时,我们始终要以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高职英语教学与教育的区别及两者融合的必然性(一)教学与教育的区别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而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育的

8、重点在于育,育人,所以在人的各阶段都存在;教学,在于学,学会知识技能,往往用于学校。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二)两者融合的必然性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涵盖的是英语课程教学及相关教育活动,它以英语课堂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整合现有教材内容,挖掘思想政治元素,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

9、程思政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第一要务,也是每位教师要承担的育人职责。同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蕴含着其他国家的人文习俗、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语言学习与不同文化的浸染中,结合实际教学,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书育人作用。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一)辅导员与英语教师的常态化融合教师作为课堂的第一负责人,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深挖教材,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班级

10、的第一负责人,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较为熟悉,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先天的优势。同时,辅导员还是搭建学生与英语教师的一座桥梁,作为授课教师,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时间较短,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可能没有班主任了解的全面,因此,英语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精准地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在课前与辅导员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学生在英语课堂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后,是否能在思想上、学业上及在其他方面有所提升,提升幅度有多大,这还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而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就可以更加直接地获取这些信息。因此,辅导员与英语教师的常态化融合是100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然途径。(二)思想政治

11、课与英语课示范化融合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英语课教师的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进入英语教师课堂听课,了解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英语课教师也可以进入思想政治课堂听课,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者进行深度耦合,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形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英语课教学的合力。英语教师可以与思想政治教师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一起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对融入方式进行深度探讨。此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12、观。同时,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引入思想政治元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理解。(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拓展,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是实施“全过程育人”的必然要求。第一课堂的授课模式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在课堂中主要以书本学习为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根据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比如,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摄影、书法、绘画比赛等;可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如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导游技能竞赛等;可以组织社会实

13、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更是培育高职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五、结束语高职英语教育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师要始终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并牢牢抓住并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同时,英语教师要加强与辅导员进行课前、课后的沟通,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让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英语教师还要加强与思想政治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从思想政治

14、教师那里获得精准地理论指导,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前行,才能形成有效合力。参考文献:1 刘鹏丽.“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耦合路径研究以商贸外语类专业为考察对象 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03):164-168.2 张同生.课程思政下高职辅导员育人能力的提升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2):76-78.3 冷珊珊.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思政课和特色专业群耦合路径探索与实践 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24(06):74-78+84.4 褚红征.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西部学刊,2022(20):108-111.5 彭彰燕,刘艳平.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J.经济师,2022(04):197-198.职业教育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