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劳模心得体会文章 学习劳模心得体会 张淑珍同志是商南茶业的奠基人,现已68岁,依然担负着商南茶 业站站长和茶叶联营公司经理的重担,今年“五一”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最近,XX县区委、县政府再次作出深入开展向 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张淑珍同志学习的决定,这既是深入推进先 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需要。 一学她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张淑珍同志是河南 XX县区人,1961年24岁从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后,与同班同学、丈 夫焦永才毅然放弃了分配到省直单位留在西安工作的优越条件,自愿 申请来到贫困落后的商洛山区XX县区林业站,致力于南茶北移的试验、 引
2、进和推广。她抱定“种一片茶叶,富一方百姓”的坚定信念,从19 62年开始试种茶叶,经过5年反复育苗和植播试验获得成功,从此, 她将毕生精力倾注在了商南茶叶的研究和发展上。无论是十年“文革” 政治动荡,还是无数次自然灾害、工作困境、疾病折磨,都未能改变 她“在商南把茶叶发展起来”的执着追求。 二学她开拓创新精神,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商南位于北纬33, 过去不产茶。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是张淑珍勇于探索,敢想 敢干,在商南创立了茶叶这一新兴产业,成为我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 茶区,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学会授予“中国茶叶之乡”,改写 了我国北纬30以北不能生长茶叶的生态环境学。张淑珍探索创建的 市
3、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 化、集体经营、集约管理的“公司茶场农户”的茶叶联营公司产 业化经营模式,有力地促进和保证了商南茶稳步发展壮大和从产到销 的市场化接轨。 三学她艰苦创业精神,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张淑珍在致力于商南 茶叶发展的40多年创业历程中,特别是在创业初期,一无所有、一穷 二白,既缺资金、缺种苗,又缺技术、缺人才,一切都靠自力更生, 白手起家,张淑珍同志硬是凭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咬定 青山不放松的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克服和战胜了无 数艰难困苦,矢志不渝地研究茶科技、建设茶基地。她跑遍了全县各 乡村山沟坡梁进行土壤酸碱性普查,在
4、适生地区大力推广茶叶种植, 直到今天,她仍无数次到各茶场进行技术指导,抓茶业站和基层茶场 建设,抓茶园科管和茶叶加工、包装、销售。 四学她敬业奉献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商南茶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从有到优、从粗到精、从精到特,既有历届班子、历任领导 和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作用,更靠张淑珍同志坚持不懈、锲而不 舍,一年接着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她亲手研 制的“商南泉茗”、“商南仙茗”、“商南炒青”,以其香高、味浓、 回甜、耐泡的独特品质,连续十多年被评为省优产品,荣获“陆羽杯” 大奖。茶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全县120多 个村建起茶园和茶场,成为农民增收
5、致富的稳定收入来源,许多贫困 群众依靠种植茶叶走上了富裕之路。 五学她顽强拼搏精神,坚韧不拔努力工作。1990年张淑珍身患癌 症在西安住院治疗期间仍念念不忘全县茶叶的发展,经常过问茶叶生 产情况;病情刚刚好转,就急着出院,重返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到 茶叶生产。她用一个学者的睿智和一个女强人的坚韧战胜了肿瘤。张 淑珍同志把茶业作为自己一生惟一的追求和人生的寄托。在她心中, 茶业比家业重,茶农比儿女亲,茶叶的品质和信誉比个人的身体健康 和名利更高贵。她今年已68岁,仍一如既往起早睡晚,到农村抓发展, 进茶园抓科管,跑市场抓销售。她这种为了商南茶业的发展鞠躬尽瘁、 奋斗终身的精神非常感人。 六学她谦
6、虚谨慎精神,增强淡泊名利观念。张淑珍同志为发展商 南茶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商南经济建设的功臣,深受全县人民的 赞扬和各级组织的表扬,先后当选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荣获 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知识分子、XX省劳动模范、全国十 大扶贫状元、有突出贡献专家、“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模殊荣, 40多年共荣获各级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130多项。但她从不居功自傲, 从未因受到表彰奖励而放慢奋斗的脚步,县上召开学习劳模报告会, 让她介绍先进事迹,她总是说成绩是大家干的,不断找差距,谋划今 后发展。这是多么高尚的谦虚美德。学习张淑珍,就是要学习她成绩 面前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高尚情 操,不断纯洁自己的心灵,任何时候都要把权力、金钱、名利看得淡 一些,坚持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清清白白做 人做“官”,认认真真为民办事。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