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基于湖北省测评数据的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3572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基于湖北省测评数据的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基于湖北省测评数据的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基于湖北省测评数据的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校信息公开作为国家信息公开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制度历史和制度设计进行梳理和辨析,为分析高校信息公开现状厘清了思路。通过湖北省2 0 2 2 年对1 2 3 所高校进行信息公开测评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在构建与执行中存在重视性不一、规范性不足、主动性不强、程序性不顺、配套性不够等问题。需要通过充分认识高校信息公开的重要性、改进信息公开的运维方式、加大高校信息公开的监督力度等对策来优化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关键词:信息公开;制度构建;制度执行;高等学校中图分类号:G64随着我国政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高校信息公开成为衡量我国信息公开的一

2、项重要的指标和国家信息公开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推行高校信息公开,对高校自身发展和依法治校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增加高校信息透明指数,提高社会认知度的有效方式。并且对促进高校校务公开和依法治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校是信息公开的主体,负有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一、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追溯“梳理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历史脉络时不能脱离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大历史背景”1 。如果不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仔细梳理,很有可能丢失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时空坐标,也就不能充分理解高校信息公开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谈不上合理评价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执行现状。因此,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历史源流与制度设计进行收稿日期:2

3、0 2 3-0 5-1 9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青年课题“师范类专业认证有效性元评价研究”(EIA220530)作者简介:罗国华(1 9 7 0),男,湖北红安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教育评估院)副研究员。赵强(1 9 8 8),男,土家族,重庆人,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讲师,博士。一5 2 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5-48 2 4(2 0 2 3)0 4-0 0 5 2-0 8梳理和分析,将使高校信息公开研究更加全面客观,根基牢固。(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历史追溯高校信息公开起源于1 6 8 9 年英国学者约翰洛克的政府论,1 7 6 6 年瑞典颁布了世界上首部

4、信息公开法。我国早在上世纪8 0 年代,就开始了政务公开的探索,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便提出了建立社会协商制度,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的要求。但一直到2 0 0 7 年第49 2 号国务院令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才标志着我国政务公开制度初步建立。有的学者认为,条例的颁布是我国行政法制建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里程碑 2 。条例于2 0 0 8 年5月1 日正式施行,并在2 0 1 9 年4月3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 1 1 号进行修订,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

5、的方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式,公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几十项政的制订工作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其意义与条例府信息。之于政府信息公开一样,是我国高等学校依法治条例的发布意味着公民获取政务信息的权校制度建设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我国高校信益拥有了法律依据。随后,国务院也相继颁发了息公开制度建立的里程碑。2 0 1 4年8 月,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又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以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下简称清单),进一步推进了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建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使得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相比于

6、之前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中得以深人展开和有效落实。的若干意见中提到的“校务公开”,办法要求建(二)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历史追溯立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更具有针对性和整体性。条例中第5 章第3 7 条规定了包括教育部与“校务公开”制度相比,办法对高校信息公开门在内的其他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规定,要求制度的要求在目的、组织形式、适用范围、内容范教育、医疗卫生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围等都有很大不同。而且办法是专门针对高校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信息公开领域颁发的政策文件,其中编制了高校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条例规定执行,具体办法信息公开的目录以及指南,完善了高

7、校信息公开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制定。并且条的具体程序和措施,构建了比较完备的高校信息例要求,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各公开制度体系,这使高校信息公开制度能够顺利级行政机关特别是国务院各部门(单位)、各省执行。尤其是办法规定,高校信息公开的适用(区、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和相关企事业对象即包括了校内教职工,也包括了家长、校友、单位都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机制,增强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主体,将校务公开这样一种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的制度转变为高校信息公开这在条例的相关规定下,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样一种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制逐步建立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

8、制,拓展公开范度,这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围,加强公开力度,提高公开效率,保证公民获取力现代化是一种有力的推进。政务信息。这意味着公众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权二、高校信息公开的制度设计分析正在对着信息公开工作展开的逐步落实。尤其是在“郭美美事件”之后,我国慈善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事业单位信誉受到了严重的质疑,也相应地加快了我国社会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进度,以重塑我国社会事业的单位的公信力。(三)高校信息公开的历史追溯我国于1 9 9 9 年3 月全国教育工会发布的关于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是我国校务公开制度最早的政策文件 3 。1 9 9 9 年1 2 月教育部发布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9、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校务公开制度。2 0 0 2 年2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条例开始了建立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部属工作,旨在加强高校管理、保障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信息 4。2 0 1 0 年3 月3 0 日,教育部第5 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于2 0 1 0 年4月6 日正式颁布,2 0 1 0 年9 月1 日执行,办法高校信息公开制度自构建伊始,即以服务社会为基本目的。高校信息公开不但为本校师生实时了解学校情况设计了制度性保障,促进高校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

10、且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利益相关者有效参与到高等教育治理中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部近年来逐步完善了高校信息公开的制度设计,出台了多项高校信息公开相关政策,从法律角度指导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一)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适用范围设计高校信息公开的适用范围是高校信息公开所适用的对象,在办法第2 条规定了高校信息公开的适用范围是“高等学校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5 1 2 4。首先,从主体范围来讲,办法规定的“高等学校”在2 9 条中明确为“本办法所称的高等学校,一5 3 一罗国华,赵强是指大学、独立

11、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2014年7 月2 5 日,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5 1 3 3。并且在开工作,扩大社会监督,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教办法第2 9 条第2 款提出了除“高等学校”外的育部根据条例和办法,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参照适用主体,即“高等学校以外其他高等教育机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清单内容包含基本信息、构的信息公开,参照本办法执行 5 1 3 3。按照高等招生考试信息等1 0 大类5 0 项需公开的事项。为教育法第6 8 条所解释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是加强督促和指导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落地,清指:除高等学校和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单对高校公开各类信

12、息给出了相应的“有关文科学研究机构以外的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组件”和“指导司局”,以便高校公开内容能够按照相织”6 。因此,办法所建立的高等教育信息公开关要求公开符合要求的信息。比如“教学质量信制度适用主体为按照国家规定设立的大学、独立息”一栏信息公开内容除了要符合办法对规定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经批准设立的科学研外还要依据“有关文件”既要符合国家中长期教究机构和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其他高等教育机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 1 0 一2 0 2 0 年)教育构等几类主体。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其次,从信息范围来讲,除了上述提到的办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 0 1

13、 2 年 本法所明确规定的信息公开内容适用范围,所要求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进行公开,公开的信息形式包括书面材料、磁盘、磁带及其他并且受到高教司、学生司、体卫艺司指导。此外,存储介质保存的信息,也包括以数据电文形式传清单也对办法十二大类主动公开信息细化的送的信息等。如果是某些口头形式的信息,以及基础上也对其进行了规整分类,如清单“基本信需要对现有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或研究后的息”大类包含了办法中“学校基本情况、学校章获得的相关信息等则不在办法所规定的高校信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息公开范围。计划”的内容。清单将办法中的“自然灾害应(二)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范围设

14、计急”信息调整至“其他信息”。除了办法中规定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是高校信息公开制的内容,清单中新添加了一项“学风建设信息”,度中的关键部分,也是社会民众最关心的部分之这也侧面反映出教育部正在按照“立德树人”等教一。在办法的第二章,即第7 至1 0 条中,对公育内部逻辑逐渐优化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清单开的内容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办法第7与办法内容类别对比具体如表1 所示。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公开以下信息:(一)(三)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方式设计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办学层按照办法第7 至9 条规定,高校信息公开次、办学规模,内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学校领导的实施方式

15、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主等基本情况 5 1 2 5-2 6 等十二条信息类型。并在第8动公开是高校主动将相关信息予以公开。依申请条中规定了:“除第七条规定需要公开的信息外,公开是高校依个人或组织申请将相关信息予以高等学校应当明确其他需要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公开。与公开范围”5 2 6。这是对第7 条的补充,也是高主动公开方面,办法第1 2 条规定了主动公校主动公开信息的内容范围,高校应主动公开包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办法要求学校“通过学校括学校基本信息、学校规章制度信息等1 2 项内网站、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等校内媒体和报刊、杂容。如第9 条规定,“除高等学校已公开的信息志、广播、电视等校外媒

16、体以及新闻发布会、年鉴、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学习、会议纪要或者简报等方式予以公开,并设置公共科研、工作等特殊需要,以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或者电子屏幕等文形式)向学校申请获取相关信息 5 2 7。这是对场所、设施 5 1 2 8。办法第1 3 条规定了“高等学依申请公开内容的规定范围。再如办法第十条校应当在学校网站开设信息公开意见箱,设置信规定了涉及国家秘密等四类不予公开的信息 5 J27,息公开专栏,建立有效链接,及时更新信息”5 2 8。对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进行了补充规定,完善了教育部将在教育部门户网站添加直属高校信息公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

17、予公开的完整信息公开开专栏,作为公众查询高校信息公开的统一人口。内容范围体系。除此之外,办法还规定高校应按学年编制“信息一5 4一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对清单所列信息的公开情况一公开平台部分中规定,2 0 1 4年1 0 月底前部属逐条详细说明。年度报告应当于每年1 0 月底前高校应当在学校门户网站开设信息公开专栏,统向社会公布,并报送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一公布清单各项内容。上级主管部门备案”5 1 3 1。清单也在“四、构建统表1 办法与清单信息公开内容类别对比表文件名称办法内容类别学校基本信息、学校规章制度信息、内容类别对比学校规划与计划信息学生培养信息教学科

18、研信息学生工作信息人事信息收费信息、财务财产信息灾害应急信息对外交流信息其他事项信息除了以上主动公开的内容,办法还规定了设立依申请公开地获取信息方式。办法指出,申请人按照规定出示有效证件并填写相应的申请表,可在1 5 个工作日内等待高校做出回复。依申请公开方式是对于主动公开方式的有效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利益相关群体获取对其所需求高校信息的权利 5 1 3 0。但对于其依申请公开的信息是否属于公开内容,在办法第1 6 条规定了“高校完成信息制作或者获取信息后,应当明确该信息属于公开还是保密的属性”5 1 2 9三、高校信息公开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从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设计布局开始到清单中关

19、于高校信息公开的具体条目要求的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不但为中国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利益相关者通过监督高校信息公开来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提供了条件。而这一点也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相关领导与专家准确地捕捉到了。自2 0 1 0 年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就开始关注高校信息公开工作。2 0 1 4年清单公布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成立了“中国高校信息公开与公开信息”等课题组,启动了高校信息公开的研究与测评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支持和鼓励下,湖北省教育评估院自2017年开始参加了全国高校信息公开测评,并一直坚持至今。(一)测评体系的初步构建清单)内容类别基本信息招生考试信息、教学质

20、量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教学质量信息、学位学科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人事师资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其他信息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学风建设信息2014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就按照清单等相关要求设计了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测评指标体系1.0,历经多次修订和版本更送,在湖北省2 0 2 2 年进行高校信息公开测评时使用的是湖北省教育评估院课题组改良过后的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测评指标体系2.0(第二版)(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1 1 项,分别为基本信息,招生考试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人事师资信息,教学质量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学风建设信息,学位、学科信息,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其他信息,特色

21、项目。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104项,第一大项基本信息下设二级指标1 1 项赋分值1 1.2 分,第二大项招生考试信息下设二级指标2 3 项赋分值2 2 分,第三大项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下设二级指标1 7 项赋分值1 6 分,第四大项人事师资信息下设二级指标7 项赋分值9.2 分,第五大项教学质量信息下设二级指标1 5 项赋分值1 5.6 分,第六大项学生管理服务信息下设二级指标9 项赋分值7.2 分,第七大项学风建设信息下设二级指标3 项赋分值2.4分,第八大项学位、学科信息下设二级指标8 项赋分值6.4分,第九大项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下设二级指标2 项赋分值1.6 分,第十大项其他信息下设二级

22、指标3 项赋分值2.4分,第十一大项特色项目下设二级指标6 项赋分值6 分,总分1 0 0 分。1 0 4项二级指标中有8 5 项的分值为0.8 分,1 3 项的分值为2 分,6项的分值为1 分。同时,课题组还设置了高校毕一5 5 一罗国华,赵强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信息公开测评指标体系、本次测评的1 2 3 所高校中,建立了独立的信息公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信息公开测评指标体系开网的高校有8 9 所,没有建立独立的信息公开网和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信息公开测评指标体系三的高校有3 4所。其中2 9 所公办本科高校均建立个清单中专门要求公开的报告的专项测评指标了独立的信息公开网,且网页都能打开。3 2

23、所民体系。这几个指标体系共同构成了高校信息公开办本科高校,有2 9 所高校建立了独立的信息公开测评体系。网,且网页都能打开。3 所民办本科高校没有建(二)本轮湖北省高校信息公开测评的实施立独立的信息公开网。5 0 所公办高职院校,有2 92022年7 月2 0 2 2 日,湖北省教育评估院使所学校建立了独立的信息公开网,且都能打开,2 1用指标体系组织了5 5 名具有多年信息公开测所公办高职院校学校没有建立独立的信息公开评经验的专家对湖北省1 2 3 所省属高校(含中南网。1 2 所民办高职,有3 所高校建立了独立的信民族大学)的信息公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背对息公开网,其他9 所学校没有建立

24、独立的信息公背”集中测评。为期两天半的测评过程实行全封开网。闭集中进行,每名专家负责测评2-3 所学校,以35此保证了测评质量。本次测评的高校共计1 2 33025所,其中本科高校6 1 所,高职院校6 2 所。本科高20校中公办本科2 9 所,民办本科3 2 所。高职院校1510中公办高职院校5 0 所,民办高职院校1 2 所。测5评专家对照指标体系逐条进行打分,并对打00分的条目进行截图编号留证。本次测评要求专家通过浏览器查找并进入高校按照条例要求建立的独立信息公开网。所谓的“独立”,要求信息公开网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独立于高校官网的。形式独立是指网站的域名、外观样式、访问方式等都必须是独立于

25、官网,是单独的一个网站。内容独立是指信息公开网的数据信息都是存储在自身的服务器的,而不是通过外部链接等方式访问官网或其他栏目获得的。独立设置的信息公开网必须能通过3 6 0、搜狐、百度等社会公众一般常用的浏览器直接搜索到,而不是简单的在学校官网上设置的一个信息公开栏目。但高校建立独立的信息公开网后可以同时在官网上设置信息公开栏目,通过该栏目进人后是独立的信息公开网站。如果高校只是在官网上设置信息公开栏目而没有建立独立的信息公开网,在本次测评中会判为0 分。测评要求信息公开网中的所有信息公开的方式为直接公开,不能为链接转载。如将招生信息不在信息公开网上进行公开,而是又链接回到学校招办的网页上的会

26、直接判为0分。即所有的公开信息必须在信息公开网上进行公开,而不仅仅是在学校官网主页、学校相关部门的网页上公开而在信息公开网上设置链接。(三)本次湖北省高校信息公开测评的结果分析1.高校信息公开网建设情况。如图1 所示,一5 6 一29公小本祥建有公开学校教未理立公开网学校数图1 高校信息公开网建设情况2.高校信息公开测评得分情况。如图2 所示,本次测评的1 2 3 所高校中,最高得分为满分100分,有4所学校得到了满分。最低得分0 分,得0 分的学校共有3 6 所,其中无公办本科高校,3所民办本科院校得0 分,2 3 所公办高职院校得0分,1 0 所民办高职院校得0 分。经过分析显示,高校得0

27、 分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设置独立的信息公开网或打开网页后无规定公开的内容、内容完全未更新等问题。以6 0 分划段,6 0 分及以下的高校有8 4所。其中公办本科院校6 所,在同类学校中占20.69%。民办本科院校2 5 所,在同类学校中占78.12%。公办高职41 所,在同类学校中占80.2%。民办高职院校1 2 所,在同类学校中占100%。6 0 分及以下学校占所有高校6 8.2 9%。有3 9 所高校得分在6 0 分以上,有2 5 所高校得分在9 0 分以上。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本次测评中得分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从分类来看,如图3 所示,公办本科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整体

28、执行情况较好,平均得分8 0.1 0 分,民办高校的信息公开执行水平较低。民办本科平均得分41.0 1 分,公办高职平均得分2 7.9 8 分,民办高职平均得分为1.9 5 分。本次测评显示,高校信息公开的整体水平偏低,平均得分仅为41.1 2 分。29民办本科2921公办高期9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9080706050403020100图2 高校信息公开得分在各分段分布情况9080.18070605041.12403020100手均料分图3 各类高校平均得分情况四、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执行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由构建阶段进入常规化、常态化的执行阶段。教育信息

29、化和现代化对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通过对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测评发现,目前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以保障高校信息公开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一)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重视性不一:不同类型高校的信息公开制度执行差异较大。通过湖北省历年信息公开测评数据显示,由于部分高校对于信息公开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全省高校信息公开测评的总体分数较低。以2 0 2 2 年测评数据为例,平均分只有41.2分,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3 6 所得0 分高校拉低了全省的平均分。而通过学校类别的具体数据分析来看,公办本科的平均分已经达到了8

30、0 多分,而民办职业院校的平均分仅有1.9 5 分,不同类型高校的信息公开制度执行情况差异较大。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类型高校领导对于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不同,部分类型高校的领导对于信息公开工作的政治站位不高、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学校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建立独立的信息公开网,或者有些学校尽管建立了网站,但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足够的人财物的配84360-60分41.01公办本科办木科公办高职套及工作机制而导致信息公开网信息更新不足,信息公开内容陈旧,不符合信息公开制度执行要求。2.规范性不足:高校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建设25不足。高校信息公开规范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14公众获取信息的便

31、利性和完整性。办法和条60-90分90-100分27.981.95民办高期例已经对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主体范围、内容范围、实施途径以及监督和保障措施等都有了明确的规范 8 1。但根据测评数据分析显示,2 0 2 2 年测评平均分只有41.2 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分类与教育部公布的清单分类不相符。部分高校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等规范性问题比较严重。部分高校信息公开网中的信息十分混乱,有的不属于清单中的规定内容,张冠李戴;有的内容杂乱无章,难以查找;有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查阅意义不大。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目前高校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建设不足,规范程度不够,这会使公众很难方便快捷的

32、找到想要找到的信息,深刻影响着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功能的发挥。3.主动性不强:被动式公开应主动公开内容。定期升级维护网站和更新网站内容,能保证社会公众能够及时找到具有参考意义的信息。但通过近年来的高校信息公开测评发现,部分高校的信息公开执行的主动性不强,如在2 0 2 2 年测评中甚至还有3 4所高校没有设置独立的信息公开网。另外,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执行主动性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信息公开时效不足。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许多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在高校实施信息公开时要非常注重按时公开相关信息,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到与自己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最新情况,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率、丰富其科研成果,甚至是改善其

33、生活质量 9 。尤其是关于招生、财务等时效性比较强的信息,如果不及时公开可能成为无效信息,造成的后果难以挽回。2022年测评发现部分高校测评得分不高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相关信息,而是因为这些高校信息公开缺乏连续性,许多内容更新不及时。这些都反映出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外部动力机制不足,处于被动式公开应主动公开内容的阶段。4.程序性不顺:高校信息公开过程略显虚化。高校信息公开是一项需要长久进行的事项,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尽管高校信息公开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测评发现部分高校内部信息一5 7 一罗国华,赵强公开程序不规范的问题突出。首先,部分高校没1.提高站位,充分认识高校信息公开的重要有建立完善的

34、信息公开程序,会使高校信息公开性。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是实现依法治校,制度执行缺乏长效机制。多年测评发现,部分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一环。不同类型的高校校的学校领导的一时重视难以转化为长久制度,都应对信息公开提高重视程度,主动提高站位,让不能形成信息公开的常态化执行机制,不能将信信息公开工作更好服务社会和学校。各类高校都息公开工作长久实质化运行,导致了部分高校前要切实加强对信息公开的领导,将信息公开纳入期信息公开还能有所行动但是后期信息公开网长学校重点工作,以提高高校的透明度与公信力。期不升级与维护。因此,有的高校信息公开网站从体系建设方面将学校各方面工作全部纳入信息打不开,有的高校信息公

35、开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公开体系中,做到主动公开、及时公开、有质量公有的高校信息公开网上无内容的僵户栏目盛行。开、有效果公开,提高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其次,高校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信息,这些信息从全面性、完整性、连续性和规范性。结合学校信息产生到整理再到公开都需要一个完成规范的程序公开工作实际,重点要在工作机构与人员队伍上进行。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公开信息的审做到足额配备,并通过相关的学习与培训,使这一核、发布制度和考核、监督等涵盖完整程序的执行机构与队伍时时掌握信息公开的最新动态与信息机制,信息公开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执行,过程公开知识技能,甚至成为专业化的信息公开专家,随意性较大。最后

36、,许多高校信息公开机构的专如此才能建立稳定的信息公开队伍和长效工作职化程度不够高、工作协调性不强。多数学校负机制。责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缺乏系统培训和工作的稳定2.改进信息公开工作的运维方式。充分取性,对清单的内容了解不够,对于信息公开的规相关网站和政务公开等其他领域的成熟经验与做范程序了解不足,不能很好掌握业务知识,整体素法,加强信息化手段在高校信息公开中的应用,加质驱待提高。加之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变动大平台开发力度,提高学校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水频繁,影响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平。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加强信息公开信息5.配套性不够: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缺乏政策化程度的同时也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

37、建立配套。通过多年信息公开测评以及测评后高校的规范化的信息公开发布机制,按照相应的政策规反馈改进情况发现,现阶段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执范公开信息,不能随意性地公开信息,对公开信息行情况不能提高质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信内容要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同时要定期对相关网息公开制度缺乏相应的政策配套导致高校信息公站进行检查与维护,在保障网站能够正常运行的开缺乏应有的压力与动力。尤其是监督方面的配同时加强网站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套制度不够。首先,目前国家尚未制订完整的高3.加大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力度。高校校信息公开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高校信息公开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执行好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缺乏针对性的相关法律

38、保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条例办法清单的学习和宣传,主动接受社对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情况缺乏有力会监督,更好地发挥高校信息公开应有的作用。的监督与管控。多年来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尚未与首先,要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内部监督,针对内容学校领导履职、奖惩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挂钩,难以不全、网站无效链接等问题进行定期自查。其次,引起学校的重视,缺乏约束力。其次,高校内部的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通社会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监督机制也不健全,内部监控的动力不信息公开制度的参与与监督通道,使社会公众等足,方式单一,难以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内部利益相关者通过监督参与到高校信息公开以及参监管作用极其有限,无法形成行

39、之有效的内部监与到更宏大的高等教育质量治理中来,为促进国督机制。最后,社会监督中的各利益相关主体比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添力量。最较分散,监督意识不强,测评能力有限,各主体之后,主管部门要落实信息公开的考核和追责制度,间彼此配合不够,形成不了监督合力,也无法对学将信息公开与学校干部任用、各类考核、各类评优校的发展带来任何影响。评先等结合起来,形成高校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二)优化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压力机制和长效机制。一5 8 一法读本 M.北京: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 0 1 1.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参考文献6 高等教育法 EB/OL.(2019-01-07)2023-0

40、31马怀德.公立高校信息公开研究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 0 1 2:9.2江必新,李广宇.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若干问题探讨 J.政治与法律,2 0 0 9(3):3 5.3马怀德,林华.高校信息公开在中国:历史溯源、文本解读与制度展望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19-24.4刘静.对美国高校信息公开的几点思考.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 0 1 2(1):3 5.【5 教育部政务公开办公室.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30.http:/ 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 0 1 0(1 2):1 3.8李凯,赵萌.全国1 0 0 所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现状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 0 1

41、 6(1 0:5.9李博,马海群.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特点、原则、主要问题及相关制度建设 J.现代情报,2 0 1 1(3):15.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nUniversities:An Analysis Based on Evaluation Data from Hubei ProvinceLuo Guohua,Zhao Qiang.3(1.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Wuhan,Hubei430071,China;2.

42、Rural Education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and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Xianning,Hubei 437100,China;3.College of Education,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Hubei 437100,China)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

43、n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By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the system history and system design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ideasfo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

44、nivers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valuation of 123 universities in Hubei Province in 2022,there are some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of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such as different attention

45、,insufficient normative,weak initiative,poor procedure,andinadequate matching.There is need to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disclosure system in universities by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improving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ethod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ncreasingthe supervision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Key Words:information disclosure;system construction;system implement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y(责任编辑:徐瑾)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