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350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1 礼貌用语的概念界定及分类能够准确、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是一个人拥有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同时也有益于良好、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研究礼貌用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它的概念和类型。由于学者们研究视角的不同,目前学术界对于礼貌用语的定义和分类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本文在归纳总结各家定义的基础上,将礼貌用语定义为人们在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依据特定的语境和人际关系,采用恰当得体的表达方式传达礼貌信息,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种言语表达形式。从礼貌用语的具体语境出发,将其划分为称呼语、招呼语、告别语、恭维语、批评语、感谢语、致歉语、请求语、拒绝语、禁忌语等十类进

2、行分析。2 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语用偏误调查设计与实施2.1 调查对象喀什大学民族学生2.2 调查内容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的语用偏误情况。主要选取包括称呼语、招呼语、告别语、恭维语、批评语、感谢语、致歉语、请求语、拒绝语、禁忌语在内的十类礼貌用语进行调查。2.3 调查目的考察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语用偏误情况,明确偏误的种类。2.4 调查形式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和观察法为辅。2.5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问卷由两部分调查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性别、民族、年级以及国家通用语水平四个问题。第二部分是对被调查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使用情况的

3、调查,分别从称呼语、招呼语、告别语、恭维语、批评语、感谢语、致歉语、请求语、拒绝语、禁忌语十个方面来设置题目,共包含 30 道题目,均是不定项客观选择题,正确选项为 1 到 4 个。题目和选项都简洁易懂,每道题都设置出一个简单的语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选择,确保学生顺利真实地完成问卷。问卷通过电子链接的方式向调查对象发放,并在问卷星平台实时监测问卷填写进度和填写情况。访谈法主要是通过访谈记录与民族学生交流时他们出现的语用偏误现象,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的情况,以此来收集补充足够的语料。3 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语用偏误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

4、卷 160 份,在借助问卷星平台的统计分析数据和具体答卷数据的基础上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统计与分析。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对被调查学生个人信息的统计,包括学生的性别、民族、年级以及国家通用语水平四个问题。第一题调查了学生的性别情况,问卷所调查的学生共160 人,其中男生 65 人,女生 95 人。第二题调查了学生的所属民族情况,在所调查的 160 名学生中,维吾尔族学生117 人,占总人数的 73%;哈萨克族学生 6 人,柯尔克孜族学生 30 人,回族学生 6 人,非以上民族的其他民族 1 人。第三题调查了学生的所在年级情况,在所调查的 160 名学生中,预科生共

5、86 人,占总人数的 54%;本科生共 67 人,占总人数的 42%;研究生共 7 人,占总人数的 4%。第四题调查了学生的国家通用语水平,在所调查的 160 名学生中,共 115 人参加过 MHK 测试或普通话水平测试,占总人数的72%,其中参加 MHK 考试并取得三级证书的人数最多,共70 人;45 人尚未参加过以上两种测试,占总人数的 28%。综上所述,本次所调查的 160 名学生,男女比例为13:19,以女生居多;分别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回族和其他民族,其中以维吾尔族居多;分别来自预科、本科和研究生,其中以预科生居多;国家通用语水平大半处于 MHK 三级水平。3.2 民族学

6、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使用情况分析问卷的第二部分是对被调查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使用情况的调查,共包含 30 道不定项客观选择题。其中题号为 1、6、7、12、23、29 的几道题错误率较高。第一题考察民族学生亲属类称呼语的使用情况。称呼语,又叫称谓语。是指在人际交往时使用最频繁、最广泛的用来指称对方的话语。称呼语根据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亲属类称呼和非亲属类称呼。第一题考察的是亲属类称呼,此题错误率高达 76%,由此可知民族学生祖辈称呼语的使用存在较大问题。由问卷选项百分比统计可知,大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可以迅速排除掉 C 选项“老爷”这个与“姥爷”同音 文/陈芷琪 李彩虹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

7、的基础上对礼貌用语的概念和类型进行梳理归纳,通过考察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的语用偏误情况,明确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的语用偏误种类及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纠正偏误的对策。关键词 民族学生;礼貌用语;偏误分析百家述评 144异形的明显错误的选项。但是在 A 选项“爷爷”和 D 选项“外祖父”这两个干扰选项上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于选择这两个干扰选项的百分比高于正确选项的百分比。选择“爷爷”的民族学生产生偏误是受本族语负迁移的干扰,在其本族语中,父母的爸爸都可称为“爷爷”,不作细致具体的区分。因此,他们下意识地用本族语的思维理解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认为国家通用语中对于爸

8、爸的爸爸和妈妈的爸爸的称呼也没有区分。选择“外祖父”的民族学生产生偏误主要是由于对目的语规则的不完整学习造成的,未能掌握亲属称呼语所使用的恰当语境,不了解亲属称呼语按照其所使用的语境可分为面称和背称。妈妈的爸爸既可称为“姥爷”又可称为“外祖父”,在被称呼人在场的情况下应使用面称,即“姥爷”,而在被称呼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则应使用背称“外祖父”。第六题考察民族学生对招呼语的理解情况。招呼语,又叫问候语、寒暄语。是指交际双方刚见面时互相问候致意的话语。招呼语的主要目的不是传达信息交流思想,而是表达友好和关心以维持和增进双方的良好关系。当有人问你“吃饭了吗”时,他实际想表达的只是一种问候,是一种询问式招

9、呼语,而不是为了获取你吃饭与否的信息。此题错误率较高,选择A选项“想请你吃饭”的比例为43%,选择C选项“关心你饿不饿”的比例是 55%,可见民族学生对询问式招呼语的掌握和使用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准确理解询问式招呼语的言外之意。第七题考察民族学生送别语的使用情况。告别语是交际双方在交际活动结束时表达自己即将离开或交际双方即将分开时所使用的话语。可以分为直接告别语和间接告别语两类。直接告别语通过简单的告别词直白地表达告别意愿。间接告别语中没有告别词,通过其他方式委婉地表达告别。从主客告别地角度可分为送别式和辞别式。送别式是主人送别客人的告别语,辞别式是客人辞别主人的告别语。第七题考察民族学生送别

10、式告别语的使用情况,送别式是主人送别客人的告别语。A 选项“一路顺风!”B 选项“路上小心!”C 选项“下次再见”都属于送别式告别语,大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可以迅速排除掉 D 选项“快走吧”这个不礼貌不得体的明显错误选项。但此题仍错误率较高的原因在于未考虑送朋友去机场坐飞机的具体语境或生活经验的不足。从安全的角度说,顺风并非飞机飞行的理想状态,人们一般比较忌讳。因此在机场送别时最好不要说“一路顺风”。第十二题考察民族学生对间接恭维语的理解情况。恭维语,又叫称赞语。是交际一方对另一方明确或含蓄的称赞。称赞的内容包括所有物、品质、才智、能力等方面。使用恭维语时要做到发自内心、真诚自然、恰如其分。恰当地

11、使用恭维语可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增进双方之间的关系,构建愉悦融洽的交流氛围;反之太浮夸做作可能会让对方误以为是在讽刺挖苦,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根据表达赞美的方式的不同,恭维语可分为直接恭维语和间接恭维语。大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可以迅速排除掉 D 选项“讽刺你”这个明显错误的选项,但只选择与正确选项为包含关系的 A 选项“称赞你”或 B 选项“称赞的你妈妈”。此题错误率较高的原因在于间接恭维语是一种含蓄的称赞,而民族学生的本族语大多倾向于直接明确地表达赞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了语言使用上,因此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大部分学生虽理解了这是这句话是在含蓄地赞美,但未完全明确赞美的对象是谁。第二十三题考

12、察学生请求语的使用情况。请求语是表达自己的意愿与诉求,请求对方帮助自己做某事或给予自己某物的话语。A 选项“能借用一下你的手机吗?”属于询问式请求语,C 选项“把你手机拿来我打个电话。”和 D 选项“你给我手机打个电话。”属于命令式请求语,B 选项“什么也不说,直接用。”不得体。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可以排除掉 B 选项,除询问式 A 选项外,命令式 B 和 D 选项所占比例也较大。此题出现偏误的原因在于民族学生未能把握命令式请求语使用的具体语境。请求语根据请求的语气分为询问式和命令式两类。命令式表达常常出现在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之间,当向平辈寻求帮助时应使用询问式的表达。第二十九题考查民

13、族学生禁忌语的了解情况。禁忌语是由于习俗等某种原因,不能说、不便说、不忍说或语境不允许直接说而要用其他与本意无关的或相似的词语来代替的忌用词语。常见的语言禁忌往往涉及死亡、数字、年龄、谐音、颜色等方面。第二十九题考查颜色禁忌,此题错误率较高,根据选项百分比统计,除正确选项 B 选项“红色”和 D 选项“紫色”外,错误选项 A 选项“白色”和 C 选项“黑色”所占比例也较大。民族学生对颜色禁忌的了解掌握情况差。综上所述,民族学生主要在祖辈亲属类称呼语、询问式招呼语、送别式告别语、间接恭维语、询问式请求语、颜色禁忌语方面存在着语用偏误。Richard(1971)将偏误分为三类:“干扰偏误”,主要由

14、母语干扰形成;“语内偏误”,指过度使用目的语规则,也称过度泛化;“发展偏误”,指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所以建立了错误的假设。Schachter and Celce-Murcia(1977)认为没有必要区分“语内偏误”和“发展偏误”,所以对Richard 的分类进行了合并,将偏误分成“迁移偏误”和“语内偏误”两类也就是后来学者们归纳的“语际偏误”“语内偏误”,语际偏误发生在两种语言之间,由学习者的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造成;语内偏误发生在目的语内部,因为对目的语规则掌握得不完整或者归纳错误造成。民族学生使用询问式招呼语、询问式请求语、送别式告别语、颜色禁忌语时产生的偏误是由语内偏误造成的,使用祖辈亲属类称

15、谓语、间接恭维语时产生的偏误是由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同时造成的。此分析结果符合 Ellis(1994)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偏误来源的归纳,即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偏误中大量的偏误是语内偏误而不是语际偏误;偏误不只有一个来源,一个偏误可能是由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同时造成的。4 提高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语用能力的对策 百家述评1454.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规范得体地使用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因素都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育人的职业本质属性就决定了作为教师而言,必须做到“育人先育己”,凡

16、事以身作则。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身首先就要做到规范得体地使用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让教师话语起到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使用的示范作用。4.2 教师将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教学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往往具有“向师性”心理,尊崇老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和指导。因此,教师可将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教学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作用,根据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互统一、理智活动与情意活动相统一的原理,突破以往教学方法唯智主义的框框,随机应变,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创设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使用的有关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

17、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穿插讲解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语用规则及其文化背景,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的意识,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4.3 教师根据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使用偏误的来源进行针对性地纠正与教学教师应根据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使用偏误的来源进行针对性地纠正与教学。对于询问式招呼语、询问式请求语、送别式告别语、颜色禁忌语使用时产生的由语内偏误造成的偏误,就要加强其语用习惯的讲解,分析其使用的具体环境,帮助学生归纳语用规则。例如禁忌语,禁忌语来自于社会的约定,虽然禁忌语不是法律,不是禁令,但在社会交际中它却具有类似法律和禁令的作用,影响着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

18、禁忌语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哪些是禁忌语,其避讳是如何产生的,还需要让学了解掌握在不得不提及的情况下用哪些词可以更合适得体地替代以达到同样传情达意的效果。对于祖辈亲属类称呼语、间接恭维语使用时产生的由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同时造成的偏误,除上述方法外,还需要对比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与学生的本族语礼貌用语使用中的差异,帮助学生排除本族语对国家通用语使用所造成的干扰。4.4 学生主动了解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民族学生受其本民族文化习俗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学生在使用礼貌用语时会不自觉地将本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的语言上。民族学

19、生使用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时所出现的偏误也多数来自本族语语言系统的干扰。因此学生应自觉主动了解国家通用语和本族语之间的不同,尤其是在礼貌用语的表达上的差异,自觉克服语言负迁移带来的影响。4.5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礼貌用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非常频繁,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可以在具体的语言实境中学习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的语用规则,更加充分灵活地了解并理解一些约定俗称的说法,学会更加巧妙恰当地运用,从不愉快或尴尬的交际中反思总结错误用法和原因。5 小结偏误分析是研究学习者习得过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观察学习者习得过程的窗口。语言教师可以通过偏误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

20、程度,学习者能通过偏误验证他们对第二语言规则的理解正确与否。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特定范围内的横向的语料收集,以国家通用语口语得体规范使用为对照标准,对观察到的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的使用偏误现象进行描写,对偏误的来源进行解释分析,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期帮助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基金项目:2022 年度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喀什大学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礼貌用语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2ZY003。【参考文献】1 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 袁凤琴,余小茅,杜尚荣.教育学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作者简介:姓名:陈芷琪,研究生在读;单位:喀什大学;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姓名:李彩虹,研究生在读;单位:喀什大学;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