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现代化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制约因素。如何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007,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这是在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可见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逐步迈入一个
2、新的领域,迎接一个更为生态、环保、高效的新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以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设施为装备,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方法,具有高度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发达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而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仍然存在着生产力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规模经营难度大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未形成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
3、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而我国面临的是加工企业少,销售渠道不够通畅,未能形成规模效益。基地+农户+产业的衔接还不够完善,从种植到加工再到市场销售整个产业链仅只是一个雏形,产业链不够强壮,抗风险能力还很弱。我区前些年有小型头初加工企业20家,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其他大型加工企业的冲击,目前剩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寥寥无几。 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未充分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和物流
4、产业发育不全,大宗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农村物流产业的手段和设施落后。农业信息、农村科技推广、农机服务、农资供应、金融信贷、村级公路等服务网络尚未健全,制约着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农村经纪人严重缺乏,农产品销售不够畅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三是农业技术服务队伍素质偏低,科技创新能力弱。目前,基层农技服务队伍年龄普遍偏大,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不够,已逐渐不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再者,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大多只能以经营农资维持正常工作运转,搞科技推广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无法解决农民面对
5、的许多重要问题。 四是地方财政较为困难,且金融援助门槛高。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方财政较为困难,导致本级财力对农业、农村科教、水利、交通等公共事业的投入有限。且乡镇难以列入国家和省里的重点开发和建设项目,致使涉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融资渠道有限,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发展缓慢且后劲不足。大部分银行信用合作社等的贷款门槛高,不易得到。 五、农村人口素质不高。为城市化建设的需求,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致使农村遗留的人口多为老人妇女或儿童,在文化素质,劳动体力和接受技术教育、新事物上都有一定的欠缺,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在农村干部中,也存在着文化素
6、质不高,缺乏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 面对以上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用以突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瓶颈”,走我国农业绿色化道路。实现和完善农业经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及。(1)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实现农村土地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集中、完善企业承包农户土地等形式。(2)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在农业上加大资金投入,集中人力物力,尽量让土地发挥最大潜力,达到效益最大化。在大平原地区,逐步实现像美
7、国那样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大农业发展趋势。(4)鼓励农民改进生产技术,走绿色种养的道路,提高产品的质量。 二、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在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实现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我国广大农民。一是尽量稳定农村劳动力;二是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必须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构筑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对村级政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引进优秀大学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三、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
8、业生产条件。搞好农业基础建设,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根据不同地理特点,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三是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四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 四、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1)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应该优先发展保障粮棉安全增效的技术装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装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与食物安全生产的成套技术装备,以及农机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装备。(2)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入先进装备;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增加现代实验检测设备;用先进制造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9、;采用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现代管理技术。(3)优化行业结构,形成合理布局。加快改革进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锤炼35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培育一批“专、精、特”中小企业;发挥地域优势,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体现集群效应。 五、加快中国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入世后,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外贸易保护的压力会更加加剧,可能引起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贸易限制。在这种形势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唯一出路便是进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农业标准化是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攻克技术壁垒最有效的武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农业标准化发展模式,以便有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概括起来,
10、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实行订单农业,走“公司+标准+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其做法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与各示范基地、示范户签订收购合同,基本形成原料有基地、加工有企业、产品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2)发展合作组织,走“协会+标准+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组织起来。这样既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了内部生产管理自律机制,又能实行规范化运作、管理和标准化生产。(3)加快土地流转,走集中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这种方法可加快土地流转,集约利用土地,以便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六、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以公共服务结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七、积极推进农村形成产业化经营,组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作为互助互利性的专业组织,在促进规模化经营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积极建立公司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加农户、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等产业化类型。形成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生产经营合作组织,促进多方的共同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带动下,在各界的支持和农民的坚苦奋斗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定能走的更长更远。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