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市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5829370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市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年初以来,我区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质量新鄞州”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并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科技工作更加细致,更加“接地气”。具体表现在: 一、科技创新总体概况 尽管宏观经济形势稳中趋缓,但企业家创新发展意识增强,科技工作主要指标完成较好,科技基础工作扎实推进,重大科技平台多头并进,科技支撑引领效果明显。1-5月,全区高新技术行业以高于规上工业2.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产值达到375.6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4.7%,占比高于全市9.5个百分点,科技对经济发展和运行质量的贡献率持续提高。高

2、新技术企业“排头兵”作用进一步显现。截至5月,213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的12.8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2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的26.78%),同比增长11.9%,高于规上工业企业3.2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利税总额达到19.3亿元,同比增长24%,高出全区规上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快速增长,成为全区最具创新优势的骨干力量。区域专利结构不断优化,截至5月底,全区实现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为5764件和289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929件和249件,发明专利占比不断提升,申请和授权数持续保持全市

3、第一,专利“稳量提质”效果逐步显现。 二、科技工作主要抓手 一是抓基础。重视知识产权、科技孵化等工作,为科技创新奠定发展基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领跑领先。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区(试点区)验收,并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大力培育专利领军企业,申报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3家、市级10家,累计拥有各级专利示范企业108家。更加重视发明专利产业化和企业专利维权,申报市发明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33个。同时,成立区知识产权协会,整合平台资源和专家团队,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调解知识产权纠纷。做精科技孵化平台扶优扶小。全力打造“一心二翼多点”的孵化格局,全区科技孵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上半

4、年新增孵化企业42家,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3.1亿元,同比增长47.6%。自主培育“国千”1人,“省千”2人,市“3315计划”14人,占全区各级人才的1/3左右。将科技信息孵化园作为全区孵化器的“大本营和领头羊”,重点做好服务对接工作。明确运营模式和政策实施意见,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协同推进二次装修和商业公共配套,拟入驻项目储备已达65个。加大研发投入求高求新。推进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研究院,申报市级企业研究院6家。引导规模以上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申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9家,带动一季度全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7.36亿元,ramp;d经费支出5.7

5、7亿元,同比增长14.6%。2013年全区共有275家企业获得6.67亿元所得税加计扣除,较2012年218家企业加计扣除额5.44亿元,无论是企业数还是经费额度均实现稳步增长,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二是抓平台。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加快集聚创新要素。服务高端科创平台建设。下达两创基地年度工作目标,在产业规划基础上将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主体,着力打造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中物科技园立足激光与光电研究所,加快高端项目与研发团队的引进,集聚企业16家。清华长三角宁波科技园进入主体施工阶段,10层结构浇筑完成,累计引进培育项目13个,并尽快促使项目产业化。摩米创新工场成功对接企业57家,其中43家企业

6、完成注册,6家企业成功入驻过渡区。为鄞企提供技术服务方面,2个项目已成功签约。创新128产业园强化招商和服务,引进企业198家,注册资金18.8亿元。兵科院鄞州产业化基地积极与区内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工作,上半年服务企业210余家(次),合作项目为企业新增产值超过3.2亿元。做实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组建七个专业性对接平台,实现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实际应用层面的有效结合。目前平台硬件装修工作已经完成,网站数据库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本月正式上线试运行。 三是抓引领。通过产业、企业、项目发挥示范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式发展。强化高新产业引领。依托两创基地

7、3+4产业,科技部门重点通过摩米创新工场和中物科技园推进激光与光电产业发展。针对鄞西贝母、浙东雪菜等农业产业,从种子、病虫防治到产品开发进行系列扶持,并协同市专项资金支持,连续几年,惠及千家万户,还委托省、市农科院和有关高校对我区农业关键技术进行打包攻关。强化重点企业引领。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311工程”,对首批认定的22家企业进行绩效考核,严格把关,引入淘汰机制,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评审、管理,开展2008年度认定高企重新认定以及2011年度认定高企复审工作,两批次应参加企业153家,主动放弃38家,占比24.8%。其中19家企业无盈利或负增长,6家企业缺少自主

8、知识产权,5家企业主营业务转移。做好2014年度高企新认定工作,预申报高企70家,同比增幅达40%。同时,对80余家有效期内高企开展专项检查,从研发投入、专利授权、高新技术产品占比等方面规范管理。积极培育科技企业梯队,新增市级创新型初创企业107家,累计713家;市级科技型企业40家,累计112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0家,国家、省市级创新型企业58家,企业梯队发展的良好格局逐步形成。强化重大项目引领。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项,国际合作项目7项。10个项目获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立项支持,资助金额820万元,立项数和资助金额均占全市1/5左右。建立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扶

9、持机制,单项资助最高从100万元提高到150万元,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共性难题攻关,重点扶持自主创新强、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的项目。 四是抓绩效。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更加注重使用绩效。促进科技金融有效结合。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增资到7000万,参股支持清华海创、赛伯乐等5家创业投资机构,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科技领域。不断强化现有科技金融平台,科技银行1-5月授信企业20家,累计授信企业172家,授信余额10.2亿元,发放贷款6.3亿元,户均368万元。“风险池”贷款企业累计达到148家(同比增长65.5%),贷款额度36983万元(同比增长56.9%)。中新力合通过担保增信、融资租赁、四板挂

10、牌等方式提供融资服务,截至5月底成功服务企业27家,提供各类融资1.3亿。科技保险覆盖面扩大到8家,投保额126万元。优化科技评价机制。重视科技项目主动设计、过程管理和成果产出。改变原有的立项一次性拨付模式,转为结合绩效考核分阶段发放。还进一步完善了区级重大科技项目库、专家库和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各类项目排摸、评审、考核管理。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企业创新热情有所减退。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特别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市场因素,以及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融资难等资金因素,企业经营压力上升,利润空间骤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企业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节奏放慢。 二是专利增长

11、有所回落。1-5月全区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与去年同期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申请量降幅最大达-43.4%,授权量降幅为-27.2%。但发明专利的申请量继续保持正常的态势,同比增加+7.6%;授权量略高于去年。这与我区调整专利专项资金使用方向,重视专利产业化,提升专利质量分不开,也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专利申请审查力度,延长审查周期的原因。 三是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存在。由于缺乏有效担保抵押手段、无形资产估值难等原因,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题。同时,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效果不明显。当前区内投资机构更多着眼于“股权投资”,对企业急需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参与度不高,建

12、议成立政府型创投基金,加强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雪中送炭。 四、科技工作下步思路 下步,我们将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关于科技创新最新精神的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亿万工程”和创新型XX县区建设目标,扎实开展“八倍增、四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把创新驱动发展摆上核心战略位置,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转移转化通道,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配合,着力解决原创能力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不断加大科技合作力度,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同时,进一步重视科技人才,实施好知识产权战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一是进一步推进重大平台建设。支撑重大科技

13、平台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加有效辐射鄞州经济发展。根据规划要求,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创业创新基地建设。继续提升“七大高端科创平台”服务能力,中物科技园进一步充实管理力量,加强人才、项目引进,加快形成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清华长三角宁波科技园在加快基建同时,超前考虑业态布局,并争取成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分园。同时,强化项目引进培育,促使尽快产业化。科技信息孵化园做好竣工投运相关工作,包括举办开园系列活动,安排项目入驻等,争取年底达到50%入驻率的规模。摩米创新工场在加强为鄞州企业技术咨询、难题攻关、装备提升服务的同时,加速光机电产业集聚,争取年底达到集聚100家企业的规模;科技信息孵化园c栋加

14、快装修并入驻,打造具有较强研发和孵化功能的重点平台;过渡区全面投入使用,加快已引进项目的落地和产业化。都市工业园加强前期准备,明确产业定位,争取土地摘牌。创新128产业园强化招商和服务,力争成为高端科技服务业示范园区。 二是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高新技术企业创建、“311”工程推进和科技创新专项实施为示范引导,加快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研发投入的引导力度、支持享受省政府资金补助的企业研发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把重点企业的扶持培育,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与产业招商、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结合起来。突出科技项目评审立项的产业化导向,并与企业自

15、身的ramp;d投入强度相挂钩,力争年底ramp;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85%。加强重大重点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对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绩效进行跟踪管理。 三是进一步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示范区,根据创建条件和指标体系,逐条逐项对照检查、完善,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围绕“稳量提质”工作方针,在确保专利稳定增长的同时提高专利质量和产业化率。进一步提升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比重,推进发明专利产业化工作,继续引进和培育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区知识产权协会作用,全力构建品牌、标准和专利的协同机制,协助企业开展境内外各项知识产权维权。 四是进一步

16、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通过市“3315”计划、区精英引领计划等强化科技招商,积极引进团队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知识产权明晰、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科技项目。尽快建成投运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促进合作链一头向国内外高校院所、大企业延伸,一头向企业内部深化,年底力争建成2-3个专业性对接平台,并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材料所等30余所重点高校院所建立起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优先加强与在鄞高校院所的全方位合作,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技术引进开发、项目合作或共建创新载体等方面的广度与深度,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同时,在解决技术难题方面取得突破,整合各类优质科技资源开展点对面的科技合作,加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