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梁汉山 一、 说教材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和通分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好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只要抓住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再进行计算,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必须要先进行通分,通分是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3、 本课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
2、则。(3)能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4、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二、说教法、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之间的迁移。三、 说教学程序本课主要教学环节:激趣导入实践体验巩固拓展 (一) 激趣导入:本环节是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最近连接点,为学习新知作适当的铺垫,并从武汉创卫引入新知,让学生为学习新知做好思想准备。1、回顾:同分母分数为什么能够直接相加减?2、整数、小数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这两个提问意在明确
3、做加减法时,必须是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为学生构建前后知识的联系。3、 情境创建:武汉创卫,为例题中出现垃圾作铺垫,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 出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 实践体验: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主体部分,安排以下三个层次: 1、探索异分母分数相加的算理 观察例1第(1)题中的算式与以往算式的区别,初步尝试独立解决的方案。同桌之间交流,集体订正。 订正时强调怎样将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为什么将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 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迁移,让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的通分知识已经能较好地掌握,并且在例1的学习基础上已初步了解了
4、方法,便有一定能力和欲望去尝试自己类推解答)2、 接着学生在初步尝试后再次计算自提问题中其他的几道题,以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这部分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对计算方法的认识和应用。)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在学习例1和例2后,学生对所学知识已基本掌握,通过自我归纳计算方法检查是否已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三) 巩固拓展:计算教学最后必须体现在“会计算”的环节上。本环节设计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加深对法则的认识,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与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课后“做一做”中错题的纠正,同时也是对加减法验算的一个巩固。 练习二十二1
5、-4 思考题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这部分设计的目的是考验学生的观察、比较与分析能力。)(四)全课回顾: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略) 异分母(后补)分数加减法(先板书)通分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转化成 教学反思:1自主探索寻求方法 基于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也学过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了约分、通分和假分数与整数进行互化的方法,所以本课主要以学生自我探索为主。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先自行解题,在对错题的分析中通过在长方形纸中图一图、折一折,发现我们是把12看作14,了解了通分的目的,即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样同学救灾自己的探索中学到了方法。 2练习有层次性 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很容易掌握,但要正确计算并不容易,因此教学中设计了“小诊所”,在对错题的订正中巩固方法。另外,针对不同的情况,安排了课作全对的同学解决“动脑筋”的题目,提升解题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增长智慧;课作有误的同学则练习“练一练”的题目,进一步巩固方法。 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堂中还显得讲得多,应充分让学生来交流,总结方法。练习的题目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