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城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马桥镇小 付永毅11月13日上午第三节课,我在四年级(3)班讲了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通过这节课,让我认识到教学工作中的很多不足,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以后工作的方向。一、创境引题首先表明这节课的内容是长城的第二课时,核心环节是让小老师来提问,让学生们自己回答,小老师一共提了三个问题:远观长城长城是什么样的?近观长城长城是什么样的?长城有多长?但是在这一环节上还是做得不够好。在“创境引题”环节,在课程设计有很大的不足,主要是过于平淡,不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影响学生整节课的状态。二、先学后教在先学后教的环节上,我出示了一下问题:1、读“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
2、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句话回答以下问题:(1)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的?(2)读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它们写下来。2、比较下面两句话,回答以下问题: 这两句话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上出现了四个问题:(1)在理解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
3、峭的山岭”的时候,学生抓住主要的词语体会句子,例如:没有没有、靠着、无数、一步一步、陡峭等,但都没有说全,在学生补充之后我没有将学生的答案整合总结。(2)在理解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时只侧重讲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忽略了劳动人民的“智慧”。(3)在让学生体会句子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将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造成学生理解上不够准确深刻,也影响了教学气氛。(4)在让学生想象古代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画面的时候,不够深刻准确,重点应该放在劳动人民抬石头的情景上。三、展示反馈在展示反馈环节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没有对学生的展示做出详细的评价。鉴于以上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
4、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设计时,在“创境引题”环节应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适当的加入音乐和视频元素,使课程设计更加丰富。2、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课文,准确把握住教学重点,尽量避免教学中出现知识遗漏。例如在理解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时只侧重讲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忽略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就是因为对教材分析上的失误造成的。3、课堂上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在学生理解的好的时候,要适时鼓励,作为语言类课程,语文课一定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开口读。例如在比较句子这个环节,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正确要及时的对学生说“很好,你理解的很不错”,同时在这个环节要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这样有助于活跃教学气氛,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