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反思,反思什么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也特别强调“自修反思”的校本培训方式,让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学反思,对一位教师教育教学的成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一节课后的教学反思,应该反思些什么呢?首先,反思教师自己的感受。教学中往往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如:自然有趣的导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
2、学用具等方面的独到之处,都是促进教学成功的因素。如果我们教师课后将课上点滴花絮反思以下,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长此以往我们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教法会越来越灵活,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一定会实现由量向质的飞跃。其次,反思记录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情况。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情况,包括课堂导学设计哪些符合学生的实际,哪些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的兴趣爱好,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接受教材的希望和要求,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学生对课堂作业中反馈的不足和缺憾;以及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情况都如实的反思、记录和小结。它将成为日后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
3、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课程目标要求。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背景下,每节内容的都应该是有机的整体:课标规定的主干知识、在认知主干知识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从学习主干知识中获得的情感陶冶与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具备和完成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第四,反思学生探究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或问卷的形式,征求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了解学习中的
4、困难所在。教师若对难点吃不透、对重点找不准就容易以面代点,忽视学生个体的学习特征。如教师在布置、检查课后作业时,应做到“四有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经过这几个环节,教师能较快掌握学生的问题所在,提高课堂效率。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突破课堂难点,针对课堂中学生反应强烈的部分进行分析,对共同疑惑集体进行探究,学生个体学习困难及时予以辅导,这样就能及时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反思这些探究过程,把握其中的教学原理,就会使教师从“经验型”向“智能型”、“理论型”转变,成为“专家型”的教育者。 最后,反思“再教反思”。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有这样的习惯,她每教学完一篇课文后,总
5、要思考下次再教学时该如何做,并把所思记下来以备再反思,因此她的课教得炉火纯青,常教常新。我们应该学习于漪老师这种良好的习惯,在教学完每一节课后,坐下去,沉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一堂课的得与失,根据这节课的体会以及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的教学信息,思考一下再教学的策略。考虑一下再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比此堂课更精彩。这是一种对反思的反思,是反思的元认知,只有这样才可以扬长避短,才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又一个新水平、新境界。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阵地,及时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预设在具体课堂互动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以后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有助于为今后教育、教研提供充足“能量”;有助于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领会、教材的理解和教法改革的力度。它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以及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