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1、自主探索,创造更大的计数单位:师: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还有吗?拿出老师发给你的计数器和算珠,摆一摆,想办法创造出更大的计数单位,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学生操作,注:为了操作方便,发给学生的“计数器”是画在纸上的,档位不加限制)学生汇报,借助计数器拨珠、数数,明确: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依此类推,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从而得出更大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2、练习应用:猜价格数数:(1)出示运输船图师:猜,它的造价是多少?(提示信息:它由5个十万、四个万组成)师:你想到了吗?在你们
2、的计数器图上摆一摆,是怎么摆的?(课件反馈)(2)出示游艇图师:猜,它的造价是多少呢?(提示:比95万多)我们从96万开始一万一万地往上数,数对了它就会告诉你啦!(课件计数器一起数)师:(一百零四万元)104万里的1和4分别表示什么?共有多少个万呢?生:1表示1个一百万,4表示4个一万,共有104个万(3)出示水上巴士图:师:这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认识吗?(水上巴士,师简单介绍)它的造价与游艇差不多,多少钱呢?我们要十万十万地数就能找到它。(生十万十万地数,从70万数到110万)。师:(板书1100000)这里的两个1相同吗?生:不同,前一个1表示1个百万,后一个表示1个十万(4)出示波音飞
3、机图师:看,这是什么?生:波音飞机。师:波音飞机的造价会是多少呢?它比汽车贵多了,应怎样数呢?生: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四千万数到一亿)反思:1、动手动脑,在自主活动中培养数感。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陶行知学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也注重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的结合,强调让学生从“手脑并用”的实践经验中,获得“真知”。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为主,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展开。这里,教师提供给学生必要
4、的材料,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满十进一”的知识经验迁移、创造更大的计数单位,充分体现了“做数学”的思想,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我知识框架。在探索计数单位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满十进一”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让学生在“特制”的计数器上摆算珠,迁移、创造出更大的计数单位,然后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及时点拨指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先尝试后指导”的教学方法,给了学生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家们的探索过程,更深刻地理解掌握“计数单位”、“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概念,为数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如练习应用中的数数环节,我改变了以往机械重复的数数训练,设计了猜价格数数
5、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每个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通过猜数、估数、数数等一系列过程,加深了对数的感悟,发展了学生的数感。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的空间,让学生猜运输船、游艇、水上巴士和波音飞机的造价,而且注重教给学生猜的方法,把估计和数数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同时,在猜价格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了“估计”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2、学以致用,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也就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因此,数学教学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本节课,我在这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课尾让学生根据信息中的情节选择合适的大数,在解决“张先生的创业经历”问题中,通过有理有据的判断选择,使学生把握“1千、1万、10万、100万、1亿”这些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