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20170509邓正敏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是零敲碎打的行为,而应该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规划。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还要有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在课前准备中,教师要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与学习环境分析,了解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找到信息技术与学习内容整合的实践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及媒体技术的呈现方式,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在课中与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活动,进一步对其有效性进行审视与评价,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教学工具有效进行和持久发展。 1.认真学习提升
2、教师自身信息素养 教师自身信息素养表现的方面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否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教师能否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学科数学知识借助信息技术的功能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促进师生的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然而,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达成度。这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学会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 2.研读教材探寻有效整合的关键点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好课程框架结构和教材的总体特点的基础上,应该研究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住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内容特点,弄清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及逻辑关系,梳理出教材的知识点,为教
3、学设计和有效整合的实施奠定基础。尤其是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初步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为有效整合中作好准备。所谓关键点,是指教学过程对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准确地抓住了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点,就能够顺利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分析学习者优化有效整合的工具 学习者分析是指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常常会在认识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并逐渐达到稳定。学习者分析包括两部分:一是智力因素,即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二是非智力因素,即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在进行学习者分析时,首要考虑学
4、习者的因素有:认知发展的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教师在选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工具形式时,可能会受到学生年龄特点、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对学习者分析对整合工具有一定的优化效果。 4.关注预设与生成做好有效整合的协调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做了大量的预设活动,精心预设了媒体教学课件的每一个细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机械的执行预设方案,学
5、生的学习过程是依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尊重学生个体的精彩生成,针对这些生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从而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共同演绎出精彩课堂。 5.开展同伴互助提升整合的有效性 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离不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尤其是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有助于提升整合的有效性。课前,教师可以与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让同伴对其教学课件的有效性进行问诊把脉,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课中,可以邀请同伴走入课堂,开展教学现场观摩,对教学课件的有效性进行现场诊断。课后,可以通过同伴互助交流,探讨教学课件是否有效促进了师生的“教与学”活动。当然,也可以构建有关整合技能方面的课堂观察表或评价表,通过同伴对课堂活动的观察与诊断,记录、反馈与提升“整合”的有效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但要明确教育培养的目标、明晰自身的角色,还要学会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并不是单纯看使用的技术有多好、多新,使用技术的时间有多长;关键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是教师学习情境的有力且不可替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