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题实践与研究——以“菱锌矿制备硫酸锌”的工业流程题命制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1087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题实践与研究——以“菱锌矿制备硫酸锌”的工业流程题命制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题实践与研究——以“菱锌矿制备硫酸锌”的工业流程题命制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题实践与研究——以“菱锌矿制备硫酸锌”的工业流程题命制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0化学教学-四五规划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题实践与研究以“菱锌矿制备硫酸锌”的工业流程题命制为例江合佩1,2(1.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3;2.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25)摘要:以“菱锌矿制备硫酸锌”生产环保情境素材为例,全面展示利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试题命制的系统构成模型指导命题的全过程,即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明确考试类别与水平,依据测试目标避选并适当合理简化真实情境,根据关键能力优化测试任务,梳理必备知识均衡合理分布,以期实现考试由一般评价工具向全面育人载体转变。关键词:核心素养;真实情境;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试题命制文章编号:10 0 5-6 6

2、 2 9(2 0 2 3)0 6-0 0 8 0-0 8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题流程的确定试题命制应以核心素养测试为宗旨,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关注情境的价值引领性、素材真实性、形式多样性和呈现的科学性,从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学术探索、实验探究和化学史料等不同类型的素材中述选情境,通过调控情境的复杂度、陌生度和开放度;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融入化学语言与概念、反应变化与规律、物质转化与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原理与方法等核心必备知识 ,通过调控知识的综合与关联程度;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通过单一、指定、提示或自主等不同认识角度进行问题设计,合理分布理

3、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归纳与论证、实验与探究等不同能力层阶的关键能力 2 的考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自觉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文根据当前高考及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价值导向 3,结合命题框架和命题程序 4,融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形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制试题的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制实践2.1明确考试类别与水平,确定测试宗旨与目标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主要选择学业质量水平4作为命制的依据。工业流程题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物质转化的测试重点发展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

4、想”的核心素养,课标中关于本部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能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无机化合物制备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能分析评估物质转化过程对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影响。2.2选真实情境,对素材进行合理加工工业流程题主要选择生产环保情境作为命题素材,本题以自然界存在的菱锌矿(主要成分为ZnCO3,常含铁和锰元素,有时含钻、镉、铟等元素)为原料生产硫酸锌的工艺作为试题情境,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硫酸锌在医学上可用作收敛剂、农业上可用作饲料添加剂,彰显化学科学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体现了教育性。情境来源于化工生产文献,且锌及其化合物相对于学生

5、来说陌生度小,其中蕴含的物质转化涉及的考点覆盖面广,复杂度大、有一定的开放度,较好地体现了真实性。菱锌矿制硫酸锌的工业流程如图 2 5-7 所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 0 18 年度课题“STEM视域下中学理化项目式学习课程实践研究”(编号:FHB18060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2021年度立项课题“SOLO分类理论观下的教育写作研究”(编号:FJKZX21-511)研究成果之一。812023年第6 期命题研究测量评价良构劣构自主角度拓展结构情境进阶熟悉一陌生提示角度简单复杂知识关联程度关联结构指定角度化学史料单一角度探究实验实验探究多点结构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制备与纯化实际问题以真实情

6、境为测试载体定性定量分析单点结构新型催化技术核心素养学术探索新颖功能物质必备知识情境类型最新合成方法关键能力化学语言与概念废物回收利用和毒害物质处理评价与实验与生产环保创造探究物质转化与应用生产条件优化知识类型分布归纳与自然资源利用应用与论证化学变化与规律常见材料和能分析分析与量转化设备日常生活推测物质结构与性质合成药物记忆与理解与食物营养理解辩析实验原理与方法图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制试题的系统构成菱锌矿焙烧KMnO4矿粉滤液过滤氧化过滤浸取粉碎H.O滤渣H,SO4滤渣滤液Zn粉酸性浸取过滤置换滤液残渣过滤滤液滤渣(回收重金属)除滤液HFHF-Mg2+(NH4)2SO4除浓H,SO4过滤Fe3

7、滤渣残渣过滤溶解(回收铁)结晶浓缩滤液回收MgSO4分离-产品ZnSO47H,O图2菱锌矿制硫酸锌的工艺流程图82化学教学命题研究测量评价一种菱锌矿主要成分为ZnCO,(19.34%),含SiO,(2 7.56%)以及Ca(2.9%)、Pb(1.6 8%)、M g(4.8 7%)、Fe(2.6%)、A l(0.0 3%)、M n(0.13%)、Cu(0.0 2%)、Cd(0.17%)、A s(0.0 2%)等元素。由于As、Cd 两种元素对于学生来说陌生度较大,在氧化剂存在下,砷在净化过程中主要形成FeAs04(K p=5.7 10-2)和Cd(A s O,),(K=2.2 10-33)沉淀除

8、去;Cd则在通过加人锌粉发生置换反应除去。其中需要补充的信息和数据过多,容易对主干元素的转化造成干扰,基于以上考虑,调控情境复杂度的时候,将As、Cd 两种元素略去。整个工艺流程过于庞大,为了体现情境的适切性,将过滤步骤与前一个对应的步骤整合成一个操作。整个流程中滤液、滤渣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指代的物质各不相同,为了让学生明晰物质的进出,将原流程中的滤液和滤渣分别依次编号,使得学生能够直接抓住流程主干。在用KMnO4氧化之前需对滤液pH进行调节,原流程中没有画出相对应的物质流,为了突出核心操作,在对流程重新加工的时候,特地将其外显出来。原流程是以网状的形式呈现的,篇幅大,需要提取的信息较多,为了使

9、物质的进出更加清晰,特将流程进行重新绘制,以锌元素的净化除杂为主轴、锌元素的二次浸出为辅助,凸显物质转化,外显变化观和守恒观。2.3设计测试任务,合理进行设问在关注了情境的教育性、适切性并合理调控其复杂度以后,根据核心素养测试目标,初步命题试题如下:硫酸锌是制造多种锌盐,木材防火、防腐剂以及生产立德粉、媒染剂等的重要原料。利用菱锌矿(主要成分为ZnCOs,含 SiO,以及Ca、Pb、M g、Fe、A l、M n、Cu等元素的化合物)制备ZnSO47H,O的工艺流程如下:H,SO4XKMnO4ZnHF菱锌矿浸取滤液调pH滤液?氧化滤液?置换滤液沉钙镁滤液焙烧ZnSO4:7H,O过滤过滤过滤过滤过

10、滤浓缩结晶滤渣滤渣滤渣滤渣?YH,SO4(NH4)2SO4滤渣酸浸滤渣铁、滤液过滤过滤残渣(NH4),Fe:(SO4)4(OH)12I:2 5时,相关难溶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物质PbSO4CaSO4MgF2CaF2K.p1.6x10-89.11066.41092.710-11I.25时,相关金属离子 c(M e )=0.1m o l L-形成氢氧化物沉淀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Mn2+Fe2Fe3+A13+Mg*Zn2开始沉淀的pH8.16.31.53.48.96.2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8.2(1)“浸取过滤”中加入H,SO4的目的是(2)“沉铁过滤”中Fez(SO

11、4),中加入(NH4),SO4生成黄铵铁矾(NH4),Fe。(SO 4)4(O H)12 的化学方程式为(3)将滤渣进行“酸浸过滤”“沉铁过滤”的目的是,后续可将滤液重新回流至“浸取过滤”步骤中。(4)“调溶液pH=5过滤”中,物质X最适宜的是(填标号)。A.NH,H,OB.ZnCO,C.NaOH D.ZnO(5)向8 0 9 0 的滤液中分批加入适量KMn04,Fe2+、M n 2 分别被氧化为Fe和MnO(OH)2,滤渣中有MnO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置换过滤”中加入锌粉除去的离子有(7)“沉钙镁过滤”产生的滤渣与Y为(填化学式)反应释放HF并循环利用。832023年第6 期命

12、题研究测量评价在具体设计测试任务的时候,要有效地将素材情境与核心知识进行有效地关联,考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首先,设问需要确保科学性。由于A13*在pH=4.7沉淀完全,Zn*在pH=6.2时开始沉淀,因此加人X调pH=5既可以“沉铝”又不让锌元素损失。在“浸取过滤”步骤强酸性溶液环境中此时加人的物质X调节溶液的pH为弱酸性,应不引人新的杂质且不污染环境。加人NH,H,O既引人了杂质离子NH,又易分解产生NH,污染空气;加人NaOH则引人了杂质Nat,综上加人ZnCO,、Z n O 比较合适。其次,设问需要注重进阶性。“沉铁过滤步骤加人(NH 4),SO 4生成黄铵铁矾(NH4),Fe(SO4

13、)4(OH)2,根据元素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3Fez(SO 4)3+(NH4),SO4+12H,O(NH4),Fe。(SO 4)4(O H)12 +6H,SO4”。在(2)设问进行铺垫以后,再结合表格数据信息Fe2*、Z n 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6.38.3、6.2 8.2,因此可以得出“富集Zn2,降低Fe2*的浓度”。整个设问按照学生认识层级逐级设问,上一问为下一问做好知识铺垫,较好地体现了设问的进阶性。第三,设问需要体现综合性。高三的学生对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驾轻就熟,“得失电子守恒一电荷守恒一原子守恒”三部曲学生信手枯来,这种孤立地仅从物质转化的视角来书写离子方

14、程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其中物质变化的深刻理解,而有效综合融人沉淀溶解平衡实际转化的视角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在加人氧化剂KMnO4之前已经调控溶液pH=5,Fe2被氧化为Fe3时,还需要结合表格数据Fe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为1.5 2.8,很显然,此时Fe*存在的形态应该为Fe(OH)3,再根据三部曲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得到“3Fe2*+MnO+7H,03Fe(OH),+M n O,+5H*,根据Mn2被氧化为MnO(OH)2,再结合此时溶液pH为5(弱酸性)可写出“3Mn2+2MnO,+7H,05MnO(OH),+4H*。对2个离子方程式分析可以得出,Fe(OH),和Mn

15、O(OH)2与H*是共存的。通过对该设问的考查,可以帮助学生对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孤立走向系统,从定性走向定量,从变化观念走向平衡思想第四,设问需要探索开放性。注重考查思维过程,通过增强试题的开放程度,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浸取过滤”中加人H,SO4的目的既要从核心元素Zn的转化进行分析,又要从杂质离子的分离提纯两个视角进行思考。分析核心元素Zn的转化可以得出,“焙烧 阶段是将ZnCO,转化为ZnO,因此采取H,SO4浸取的目的是“溶解ZnO”;从杂质离子的去除来看,加入H,SO4浸取可将Ca、Pb 元素转化为CaSO4、Pb S

16、O 4沉淀除去。“置换过滤”中加人锌粉主要是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很多学生能够很顺畅地分析出将溶液中的Cu2*转化为Cu,但往往会忽略将Pb2*转化为Pb。这种二次沉铅,正是真实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力地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密性和严谨性。第五,设问需要注重实践性。注重通过真实的情境来考查学生能否调用已有的实践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沉钙镁过滤”产生的滤渣加入Y实现HF再生正是考查学生能否调用“利用浓硫酸和HCI的挥发性的差异制备HCI”的知识,迁移到利用浓硫酸和HF的挥发性差异制备HF。考查学生实验有没有做,有没有真实的体验过程,在工业流程绿色化学观念的考查中有效进行渗透,很好地体现了做中

17、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思想,2.4梳理核心必备知识,合理均衡分布为了确认试题的核心知识的覆盖度、关键能力考查的均衡度、核心素养类型的丰富度,需要对试题中以上要素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1试题命制属性分析表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题号核心知识能力类型能力水平素养类型学业质量水平电离与离子1-4能依据物质的微观结构,描述或预测物质的性质(1)理解与辩析了解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反应和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84化学教学命题研究测量评价续表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题号核心知识能力类型能力水平素养类型学业质量水平2-4能运用化学变化的规律分析说明生产、生活实际(2)元素与物质分析与推测分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中的化

18、学变化物质转化的(3)分析与推测应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4能选择不同模型综合解释或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价值3-4能对复杂的化学问题情境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4)沉淀溶解平衡分析与推测应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以建构相应的模型离子反应与平2-4能运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5)归纳与论证应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衡的应用特征1-4能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6)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与推测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分类和表征5-4能依据“绿色化学”思想对某一个化学过程进行(7)绿色化学实验与探究创造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分析,权衡利弊,作出合理的决策通过对试题属性进行分析,发现在核心知识

19、部分覆盖面基本均衡,但是在化学技术、化学反应速率等方面的考查还存在一定的缺漏;知识点关联程度主要以多点结构和关联结构为主,单点结构和拓展结构过少。在关键能力考查部分,分析与推测能力考查过多,基本都是评价与创造等高阶能力的考查,缺乏能力考查合理的进阶性。核心素养考查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学业质量水平基本都是水平4,综合性、应用性太强,基础性体现得不够。基于此,有必要对试题进行优化和修改。2.5推敲修改定题对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和能力进阶分析以后,发现还有很多需要优化和提升的地方,由此对加工后的流程重新进行审视,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流程还是过于复杂。学生对于将滤渣加H,SO4酸浸过滤,加(NH4),S

20、O 4将其中的Fe3*转化成黄铵铁矾沉淀,然后将滤液与滤液合并以提高Zn元素的浸出率并降低Fe*的百分含量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会冲淡学生对于主干流程的理解,因此酌再三,决定将其简化删去。二是元素种类还是过于复杂。PbSO4为难溶物且锌粉能将Pb2*置换出来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必备知识,增加了分析流程的难度,因此将其简化。Mn2*与Mg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范围基本一致,且Mn*是与外加的KMnO4发生归中反应生成MnO(O H),沉淀,沉淀物质相对陌生,“氧化过滤”步骤发生的反应过于复杂,冲淡了对从沉淀溶解平衡定量的视角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因此也将其简化。Al元素的百分含量只有0

21、.0 2%,在pH调控为5的时候同步协同去除,为了减少学生分析的难度,也将其简化。三是提供的数据过于复杂。除了提供6 个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之外,还提供了4种物质的Ksp,信息量大,需要整合分析的数据过多,冲淡了工业流程中推理物质转化的主干,因此将其略去。直接提供相关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使得整道题计算量过小,基本是使用数据,缺乏将数据处理转化的过程,因此将其调整为对应离子的溶度积常数。这样处理的结果既考虑了数据的简化,又兼顾了内隐的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从定量的视角看待物质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基于以上考虑,重新对素材进行加工优化,保留了原流程中Fe和Ca元素分两步除去分别进

22、人滤渣和滤渣的真实性特征,形成了新的呈现方式和新的设问方式,具体试题如下:硫酸锌(ZnSO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杂质为SiO,以及Ca、Mg、Fe、Cu 等元素的化合物。其制备流程如下:852023年第6 期命题研究测量评价XKMnO4Zn粉HF菱锌矿H,SO4调pH=5滤液氧化滤液?转化滤液?脱钙镁滤液?焙烧浸取ZnSO4:7H,O过滤过滤过滤过滤滤渣滤渣?滤渣?滤渣本题中所涉及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2 5)如下表:离子Fe3+Zn2+Cu2Fe2Mg*Kop4.010-386.710-172.2

23、10-208.010-161.810-11回答下列问题:(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3)加入物质X调溶液pH=5,最适宜使用的X是(填标号)。A.NH,H,O B.Ca(OH)C.NaOH滤渣的主要成分是(4)向8 0 9 0 的滤液中分批加入适量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有MnO2,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滤液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6)滤渣与浓H,SO4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为了降低学生入题的难度,增强学生答题的信心,(1)设问调整为“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可以直接近迁移碳酸钙热分

24、解的化学方程式,有助于提振士气。(2)设问调整为提高锌的浸取速率,既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让学生平常经常练习的设问得到了适当重现,体现了试题的基础性。(3)调pH加人的物质X没有完全遵循原文献,而是创新性地增加新的认知视角,即分别从不引人新的杂质、对环境友好不引起污染、生产成本较低等综合视角,将ZnCO,和ZnO调整为Ca(OH)2,对绿色化学的考查更加深人、更加到位。同时增加了对滤渣主要成分的考查,要求学生有进出的思想,同时根据提供的K计算得出pH=5时,Fe3*的存在形态为Fe(OH)3,为后续“氧化过滤”步骤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做好铺垫,降低其书写的难度。因此根据流程中物质的进出流,可分析

25、得出滤渣主要成分为SiO2、Ca SO 4、Fe(O H)3。由于隐去了Pb2+导致(5)的难度大幅下降,因此(6)关于绿色化学的考查则进一步提升难度,从“加什么”提升到“生成了什么副产品”,能力考查得到了合理进阶。对优化后的试题要素重新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表2试题命制属性分析表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题号核心知识能力类型能力水平素养类型学业质量水平(1)元素与物质理解与辨析了解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1能运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简单物质及其变化2-3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认识反应条件对(2)化学反应速率理解与辨析了解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物质转化的5-3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节约成本

26、、循环利用、保护环境(3)-1分析与推测应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价值等观念3-3能从定性与定量结合上收集证据,能通过定性分(3)-2沉淀溶解平衡分析与推测理解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析和定量计算推出合理的结论离子反应与平2-4能运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4)归纳与论证应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衡的应用特征(5)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与推测分析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1-2解释同类的不同物质性质变化的规律5-4能依据“绿色化学”思想对某一个化学过程进行(6)绿色化学实验与探究创造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分析,权衡利弊,作出合理的决策86化学教学命题研究测量评价优化后的试题核心知识点的覆盖更加全面,关键能力的考

27、查进阶性更加合理,尤其是支架的搭建和推理能力的考查得到了彰显,使得试题的层次分明,难度大幅下降,有利于较好地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习得情况,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3命题启示命题首先要有命题整体的规划和蓝图。工业流程题的功能是以真实的工业流程为情境,来考查其中蕴含的转化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命题规划中,不仅要关注“价-类”二维理想转化,更要从平衡、速率等更本质的视角来分析转化;不仅要关注理想的单一目标转化,更要从整体的系统的转化视角来看待流程;不仅要从物质转化的单一视角来设计转化,更要从物质、能量系统的视角来设计转化;不仅要从定性视角来分析物质转化,更要从定量的视角来审视转化 8 。

28、当然,在工业流程分析中,不仅要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果的视角来看待物质转化,更要从反应的过程即反应机理的优化的视角来分析物质转化。只有高视角、高站位,方能在细微之处见端倪。其次,在真实情境的避选和简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情境是为达成核心素养测试的目标而服务的。选的情境一定要有足够的包容性,能够将教材中涉及的多种知识或技能容纳其中。当然,避选的情境还要有足够的延展性和开放性。上述流程选择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而在实际工业设计中,双氧水、液氯、次氯酸钠、漂白粉、过硫酸盐等均可作为氧化剂;上述流程除了获得硫酸锌还能获得MgSO4、Ca SO 4等副产品,若将沉淀剂HF调整为石灰乳,则获得的副产品是氧化镁

29、9 ;若将上述流程净化除杂获得的硫酸锌溶液加人碳酸氢铵、氨水的混合液调节pH至7,然后将沉淀熳烧可获得活性氧化锌 10 ;若对转化过程中锌粉置换除钻过程进行研究,则可以从反应机理的视角来精细研究“转化过滤 步骤 。根据整份试卷的命题要求利用不同开放性和不同视角的情境延展设计不同能力层级的问题,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综合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创造性的结果或结论 12 1。其三,在实际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调控设问角度和设问方式不断优化测量的目标。“调溶液pH=5过滤”不拘泥于原文献,从多点的套路式指定角度优化为创新的单点角度,表面上看需要选择的选项少了,降低了漏选的概率,但是需要考虑和分析的角度

30、多了,思维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得到了提升。初稿中提供2 个表格数据分别涉及溶度积常数和形成氢氧化物的pH,优化后只提供了5种离子对应的氢氧化物的Kp,表面上数据的阅读量下降了,难度降低了,但实际上K,的考查从外显的直接用数据调整为内隐的定量计算。清顾文炜苦吟中有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命题就是不断地字酌句、反复推敲持续完善的过程。真实文献中的素材切忌完全尊重原文献而不加改造地呈现出来,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加工。问题的设计也不是要将素材中所有的亮点点亮,而是有舍有得,从整道题浑然天成的视角甚至是从整套试卷的立意和要求合理适度地调控难度。对于创新点、难点一定要搭建足够的支架,

31、让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核心知识的布点一定要注意均衡合理,有些时候宁可牺牲整道试题的新颖度也要进行知识点部分的调整。不考冷门,不出怪题,通过调控情境材料的丰富度、试题要素的灵活度、解题路径的开放度,引导教学从总结解题技巧走向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参考文献:【1单旭峰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J中国考试,2 0 19,(12):45 52.【2 单旭峰高考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建构思路、基本内涵与考察实施路径 J课程教材教法,2 0 2 2,(6):139 146.【3教育部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EBOL.http:/ 0 17 年版2 0 2 0

32、 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8 79.【5石晓安利用菱锌矿生产七水硫酸锌 J新疆有色金属,2 0 0 6,(4):32 33,35.6武俊杰,戴惠新,王凯,贾宝亮,孙亚峰Pb、Z n t、Ca*、M g*对菱锌矿、白云石英”浮选体系的影响 J有色872023年第6 期(上接第56 页)命题研究测量评价金属,2 0 2 2,(4):57 6 3.【7 黄勋,刘彤.菱锌矿硫酸浸出工艺条件的研究 J广东化工,2 0 14,(1):17 18.【8 江合佩,单旭峰指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原创试题命制研究一一以“物质转化及应用类试题”命制为例J化学教学,2 0 2 2,(7):7 4

33、 8 0.9 郑若锋高镁菱锌矿制硫酸锌和氧化镁工艺研究J.碘量法测定尾气中SO2含量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树立尾气需定量监测的意识。从工程角度分析,定量检测需从手工监测走向自动化监测,简要介绍紫外吸收法、紫外荧光法等现代化监测方法。呈现白鹭满园图片,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石化企业的理解,赞赏政府、企业为改善环境所作出的持续努力。4.5项目成果展示【教师 经过上述学习,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炼化企业含硫废气处理相关小论文及设计含氮废气(NO)的处理方案。展示交流 略。设计意图:撰写小论文外显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评价学生能否运用所学内容认识、处理环境问题,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

34、含氮废气(NO)的处理方案,展现学生的设计创意,发展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5项目学习实践反思本项目基于环境保护开发主题,以“炼化企业含硫废气的处理”为总项目,拆解为四个递进式子项目,以问题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巩固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定量计算等核心知识,发展学科能力,培育工程思维。在此过程中,外显依据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认识环境问题(成因、危害、防治)的视角和思路,以工程思维为指导权衡方案、优化方案,促使学生迁移解决含氮废气的处理等陌生情境问题,实现从化学学科知识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在项目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经历查阅资料、交流分享、设计方案、评价方案、动手实验等一

35、系列有广度有深度的活动,成为了学习主体。在成果交流环节,无机盐工业,19 9 4,(4):10 13.10 潘庆辉氨-硫酸铵法生产氧化锌新工艺 J无机盐工业,2 0 15,(8):40 44.11曾桂生,谢刚高钻硫酸锌溶液中锌粉净化除钻的机理 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 0 0 8,(6):117 12 0.12张开,单旭峰,巫阳朔,左璜。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解读 J中国考试,2 0 19,(12):13 2 0.有的小组基于查阅的资料扩充介绍了克劳斯法,有的小组还介绍了一种硫化氢全新、高效利用的工艺一硫化氢甲烷重整法,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收获了满满的成就体验感。作为教师,应主动阅读专业书籍与

36、文献资料,不断拓展、提升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致谢:感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陈昌介高级工程师对本文的指导!)参考文献:【1侯肖,胡久华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以化学教学为例 J教育学报,2 0 16,(4):39 43.【2 王磊,支瑶化学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 0 16,(4):46 56.3邹国华,刘帅,蔡小蔓等化学教学中培养工程思维:内涵、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J化学教学,2 0 2 0,(8):3 6.【4胡敏炼化企业硫化氢危害分析与防护设计若干问题探析 J炼油技术与工程,2 0 19,(9):59 6 3.5李红营,张信伟,王海洋等硫化氢处理及硫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J当代化工,2 0 2 2,(6):147 9 148 4.6 白昊.硫磺回收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13:11 17.【7 陈昌介,李一平,李金金等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直流法与分流法克劳斯工艺探讨 J硫酸工业,2 0 2 0,(8):23 26.8 陈良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技术发展评述 J天然气与石油,2 0 13,(4):2 3 2 8.9 1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