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工作总结 走完最后一公里走进最远一家人 xx镇全力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 党的十八大提出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xx镇以“积极主动、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群众满意”为目标,在全镇推行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代理制”,打造便民利民的“窗口”,沟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推手”,促进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受到了群众欢迎。 解民需,方便群众办事 我镇辖区面积大,居住较边远村社的群众到镇政府办事的路程远,交通不便,客观上造成群众办事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五保户、退伍
2、军人或伤残群众,来镇政府领取优抚经费和物资等十分不便。为此,我们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针对偏远村社群众办事不方便的实际情况,深入推进“为民服务代理制”,建立以村民小组为民服务代理点和本村为民服务代理接待室为基础、镇为民服务大厅为主体的为民服务代理网络,把服务 1平台直接放到村里,确定文书为代办员,村民小组长为协办员,把村民的报户口、盖公章、开介绍信、办理养老卡、领取大病救助等事宜全部由协办员搜集分类,每七天向村代办员汇总上报一次,由代办员汇集代办事项后到镇为民服务大厅办理,对镇上权限以外的代办事项,镇政务大厅工作人员每七天统一到县上办理一次,最大程度地让群众少进一次镇,少跑一家门,
3、少找一个人,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办事来回次数多、等待时间久等问题,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为民服务代理制”将镇党委、政府职能前移,使镇党委、政府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此外,“为民服务代理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 促落实,快捷办结事项 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镇机关干部下村入户少了,与群众打交道少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不能及时得到深入贯彻,许多村情民意不能及时反映上来,群众的事情没人问、没人管,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协调、排解,增加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为此,我镇把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作为开展群众路
4、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反映问题、寻求帮助的主渠道,通过建立首问负责制、直接办结制、承诺代理制、联合 2办理制等基本制度,畅通服务渠道,使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及时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急难事、困惑事,把握群众思想动态。通过建立完善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为群众提供热情、高效、优质的服务,如在钱家窑村委会公告栏上,还有几张详细记录农资综合补贴的公示表格,村民不出村,只要到村委会就可以领到农资综合补贴的存折;中心村代办员俞树江急群众所急,主动为9户西瓜种植户办理自产自销证明,在镇为民服务大厅办理审核后当晚就送到了群众手中。同时,镇机关设立了为民服务接待室,每天安排一名干部24小时值班,解
5、决了群众办事因找不到有关站所而漫无目的询问、逗留的问题,截至目前接待群众150人次,办结事项128项。 暖民心,密切干群关系 一些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不高,工作作风不深入,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使基层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为民服务代理制”的推行,使更多干部更加主动了解民情,变“群众跑机关找干部办事”为“干部下村为群众服务”,更多地为老百姓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有效克服了镇村办事拖拉、相互推诿的现象,使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干群关系更加密切。xx镇计生服务中心结合“为民服务代理制”做法,通过部门服务窗口下移,计生干部到村到点服务,有效地 3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6、将二孩生育证、计划生育服务手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独生子女父母奖金、计划生育政策法律咨询等列入“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的主要事项,方便群众申请代理,通过“为民服务代理制”给农村计生户带来实惠,有效地克服了镇村办事拖拉、相互推诿、吃拿卡要的现象,镇村干部在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镇共走访、联系群众500多户,解决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45个,化解矛盾纠纷22起,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000多份。 下一步,我镇将立足为群众提供更多各类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整合服务资源,健全服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改进干部作风,方便群众办事。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