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年县农委工作总结 2014年工作总结2014年工作总结 (一)合力攻坚,发展农村经济再创新佳绩 努力克服阴雨、台风等不利气候影响,抵御住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全县预计粮食产量10.80万吨,增产3.6%;全县茶叶总产量6400吨,增长5%,蚕茧1428.8吨,增长5%;蔬菜预计12.39万吨,增长2.4%;百合4.1万吨,减产31.6%;鲜石斛4500公斤,灵芝6.5万公斤,药材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肉蛋类总产2.05万吨(其中猪肉13806吨,牛肉769吨,羊肉224吨,禽肉4672吨,禽蛋1030吨),生猪存栏9.6万头,出栏15.7万头,
2、分别增长1.2%、3.6%;大牲畜存栏1.38万头,出栏0.53万头,分别增长1.3%、5.7%;羊存栏1.26万只,出栏1.61万只,分别增长6.3%、6.7%;家禽存栏115万只,家禽出栏315万只,分别增长4.5%、4.8%;水产品1.2万吨,增长9.1%;农业总产值预计达24亿元、增长12%,农产品加工产值预计达100亿元、增长24.7%,农民人均纯收入8900元、增长13%。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格局。 (二)强势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取得新突破 1、推进农业产业化。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6270万元,支持食品酿造、毛竹、茶叶、茧丝绸、水产、畜禽、百合、中药材、油茶等
3、九大产业以及粮油、蔬菜、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新增和改造农业产业化基地6.2万亩,饲养生猪19万头、家禽305万只、牛羊3.2万头;新发展池塘生态养鱼600亩,新建鳗鱼育苗基地60亩、养鳗2700亩。新建国家级畜禽保种场1处、淮猪保护区1处。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产品认证7个、安徽名牌产品1个、XX省著名商标1个、驰名商标1个。新增县级龙头企业21家、市级13家。加强大沙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立了园区管委会办公室,新增入园企业4家,固定资产投资增加5000万元,今年10月被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组织家企业先后赴台湾、合肥、武汉、青岛参展。成功举办省农口老干部农村改革发展
4、座谈会。着力农业招商引资,共谋划引进13个项目,总投资达12.1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1亿元,超额完成全年5200万元农业招商引资任务。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网络销售13634万元;新注册安徽大别山百合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与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签约,霍山百合即将于年底前上市成为现货交易品种,这是我市第一家农产品现货交易上市企业。 2、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xx县。完成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打造与儿街、衡山、诸佛庵、磨子潭等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区。已被省排名第一申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建设美好乡村,指导“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建设霍
5、山茶谷,参与编制规划,及时指导种植油菜、花草1100亩,发展绿色农业,打造茶谷新景观。 3、创建渔业经济强县。开展增殖放流3次,共投放鱼苗1万公斤。新建鳗鱼苗养殖基地60亩,养殖鳗鱼2700亩,产量2600吨,加工冷冻烤鳗1000吨、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推行大水面生态养殖,年产有机鱼2000吨。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开展水库有机鱼和鮰鱼、河蟹、鲍鱼、龙虾深加工,年加工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大力发展龙虾、水蛭、鳖、黄鳝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量达到60%。推行低碳高效微流水循环养殖,改造低产池塘5000亩,实现连片精养8000亩。建成2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立国家级蒙古红鮊种质
6、资源保护区。加强渔政执法管理。目前,渔业生产排名全省第16名,有望被批准为全省渔业强县(前20名)。 (三)强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 1、建设茶叶、水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示范区。紧紧围绕“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示范区建设目标要求,扎实做好茶叶、水产品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周密部署。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高规格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组,设立了日常办事机构,构建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组织网络。二是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职责、目标和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人和具体经办人,确保工作做实做细。三是规范程序,强化指导。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7、签订了示范区建设技术服务合同,对重点工作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保证了创建程序不混乱、创建计划不落空、创建工作不走样。四是广泛宣传,加强培训。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出动宣传车20余次,发送手机短信5000余条;举办各种技术讲座和技术培训150多次,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发放技术培训材料8万余份,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新型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今年10月被授予省级茶叶、水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示范区。9月国家级评审组对我县进行了考核验收,评价较高,有望被授予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示范区。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明确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严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
8、生。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指导,建章立制,严格投入品管理,加大检验检测力度,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今年抽检1624个茶叶、水产品、蔬菜、瓜果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农药残留量不超标。开展免疫抗体检测及瘦肉精检测,共完成送检血清280份,自检血清820份,检测瘦肉精450头份,h7n9禽流感监测660份。 3、强化农业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678人次,出动执法车、船265辆(艘)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张贴宣传单500余份,竖立宣传警示牌42块,悬挂标语横幅32幅,举办培训班4期,电视宣传报道2期,抽检各类农资样品122个,开展生猪产地检疫6.65万头,家禽45.8万只,生猪屠宰检疫2万头
9、,开展农资登记审查、经营档案管理、农资产品质量抽检、专项检查、专项行动等,开展渔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加强农资市场、渔政、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管理。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查扣农药300公斤,清退违规肥料15吨,没收销毁假劣兽药7021袋(瓶、支),没收电捕器19套。查处违法行为40起,其中立案25起,责令整改10起,案4起,正在执行1起,共处罚款4782.32元。细化行政许可事项,履行一次性告知和按时办结制度。10月下旬,完成同商务局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移交。农业行政执法无错案,农业行政处罚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全县农资市场、渔政、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管理日趋规范,未发生重大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10、事件,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完成绿色发展跨洲视频连线研讨会筹备及会议期间佛子岭水库水面环境清理任务。 (四)深化改革,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取得新进展 1、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注册新成立了72家家庭农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联合社2家。组建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38个、扶持成立茶叶生产服务队5个。组织30余家合作社到合肥参加省农展和合作社馆日活动,并为全县16家市级以上示范社建立了网上监测直报平台。组织向市申报500亩以上种粮土地流转大户9户,流转土地10014.66亩。组建县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建立土地承包仲裁庭。 2、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
11、点。出台领导组文件及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指导试点的与儿街镇、落儿岭镇出台各自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要求、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以及组织措施。指导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做专题辅导14次,召开动员会、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共400余次,张贴宣传标语36幅,发放“致农民朋友一封信”和宣传画册13000本。目前,两乡镇完成了12697户入户走访、摸底调查工作,招标签约专业测绘公司,正在开展测绘工作。 3、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和农民减负监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的意见,完成全县村委换届的村级财务审计。保持农民负担监管高压态势,印发农民负担卡2万份,下
12、发今年减负工作意见,开展减负执法检查。 (五)多措并举,推广农业科技取得新成果 1、加快农技推广。一是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培训会、电视讲座、印发明白纸、宣传栏等多途径多方式,积极推进粮油、茶叶、蔬菜、百合、蚕桑、畜禽、水产等良种良法推广应用。举办各类技术培训676期次,组织农技骨干、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观摩5次共450余人次,印发宣传资料11.5万份,培训农民10.6万人次。二是强化示范带动。精心组织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有机稻栽培、机插秧和工厂化育秧、甜玉米生产开发、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健康养殖、健身栽培等示范,建立示范户、示范点、示范片、示范区,建立标准化养殖场、养殖
13、小区、标准园,充分展示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建立示范点352处,示范片112处,万亩示范区7个,示范户4500户,示范面积25.8万亩,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标准园11个。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实行包村入户指导,建立技术人员包保责任制,每个农技人员联系一个村、一家农业企业或合作社,指导10户科技示范户,开展进村入户指导服务。及时发布农情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发布苗情监测报告30次,土壤墒情监测报告30期,病虫情报7期,施肥情报7期;发放生物农药、配方肥125吨,高效电动喷雾器760台。开展咨询服务,接待群众上门咨询,建立农技110、网络服务平台接受农民
14、咨询。加强农业抗灾救灾减灾工作,及时查灾核灾,指导科学抗灾救灾。 2、着力农业项目。争取并实施了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水稻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茶树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建设、职业农民科技培训、生猪标准化建设、渔业健康养殖场建设、渔业增值放流等17个牵动性强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共1100余万元。组织实施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完成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农村土地经营纠纷仲裁等4个以前争取的项目后期扫尾建设工作。这批项目的成功实施,夯实了我县农技推广工作基础,加快了农技推广应用,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
15、申报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xx县、大别山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原生境综合保护区等7个中央投资资金700余万元项目,有望获批。 3、加强调查研究。开展百合病害防控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茶树病虫绿色防控试验、水稻新品种区试、水稻新品种展示、水稻田间肥效试验、微量元素肥料使用试验、蔬菜新品种引进栽培等农业科学试验17项共150组,收集了大量科学数据,筛选出适宜我县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方法,用于指导农技推广。开展野生菰、弯喙慈菇、野生葛、八角莲等野生植物调查。深入一线开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休闲观光农业、土地流转、美好乡村、水源地保护、特色产业发展、库区五转两倾斜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
16、“三资”管理、新型经营主体等项三农发展重点、热点问题调查。 4、加强生态保护。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农业生态环境,建立数据库。推广“稻鸭共生”、“猪沼菜”、“猪沼药”循环利用等生态模式,建立示范面积00亩。实施农药、化肥使用减量控害行动,加强对农作物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宣传指导和巡查。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豚草、空心莲子菜等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铲除、化除面积00余亩。对我县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进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密普查,取样1个,制样后送省农委统一检测。 (六)面向群众,改善农村民生取得新成效 稳步开展农村老兽医、农村老农民技术员、农村老拖拉机手身份、工龄认定发放工作。成立
17、了专项领导组,明确专人办公,初审443人的申报材料,省市审核备案第一批8人,报请省市审核备案第二批12人,县级公示第三批24人。推进佛子岭、磨子潭渔场208名职工改制工作,年内将全面完成。开展职业农民培训400人。新建900口沼气、8个乡村服务网点和1处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完成改厨、改圈、改厕1039户,发展农业生产1000余亩,改水1039户,改造项目区道路4.4公里。在15个乡镇的敬老院安装500台太阳能热水器。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累计免疫猪瘟19.8万头份,猪蓝耳病19.8万头份,猪、牛、羊口蹄疫免疫32万毫升,羊小反刍兽疫1.2万头份,禽流感140万毫升,平均免疫密度达98%。加强农
18、业保险工作,粮油作物共投保25.95万亩,收取保费99.45万元,争取理赔款262.44万元;已投保能繁母猪4319头、育肥猪1.61万头,已出险理赔59.9万元;对蔬菜开展保险。发展商品菜地种植面积1.23万亩,新增近郊蔬菜基地面积1827亩,新增高山蔬菜1756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12亩,新建蔬菜直销店12处,积极推进蔬菜产品深加工。完成顺河街农民拆迁安置13户。 (七)加强建设,机关作风效能实现新转变 一是狠抓作风建设。按照县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种读本、文件资料,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沈浩精神”,建立群众路线教育
19、实践活动基层联系点,并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虚心听取批评意见;重点聚焦“四风”问题,对党员干部修身严不严、用权严不严、律已严不严和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的问题进行对照检查,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明确整改的方向、重点和措施及时间表,领导干部自觉从自身做起,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一项一项抓整改,一项一项抓落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力求用最好的工作效果服务于全县“三农”工作大局。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完善农委机关管理、财经管理、项目建设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并落实干部目标责任制,规范管理,提高机关效能,推行阳光政务。三是严格工作督查。委领导重点从机关工作制度执行情况、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入手,严格工作督查,提高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到位、任务落实到位,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努力,广大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在开展好前述工作同时,志愿服务和结对共建活动有序推进,xx市文明单位、廉洁文化示范单位、“三农志愿服务小分队”建设扎实开展,刊发霍山农村十余期,上报农业信息660余条,农业外宣不断加强,机关党建、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联系帮扶、后进村整治、信访、工会、保密、档案、计生等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农委形象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第1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