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时间:时间:5050 分钟分钟分数:分数:7070 分分同学们,风雨历程,春华秋实,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这份试卷同学们,风雨历程,春华秋实,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这份试卷上大显身手吧!上大显身手吧!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共 40 题,共 40 分)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项目_中 国(1950 年产量)印 度(1950 年产量)美 国(1950 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 千克4 千克638.3 千克发电量(人均)2.76 千瓦时10.9 千瓦时2949 千瓦时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商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A1949 年B1953 年C1954 年D1982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改革开放以后D文革时期1958 年,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错误决定是A进行整风运动B开展“批林批孔”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开展反“右倾”斗争追溯历史,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我国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右图人物便是其中之一。他是A邱少云B邓稼先C焦裕禄D王进喜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A中共一大中共七大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C中共一大中共十四大D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10 2008 年 5 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他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双赢。祖国大陆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解放台湾、完成统一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11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B“两弹”的成功研制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1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中国大陆的解放13天安门广场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写着:“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军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文中所说的:“三十年以来”是指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4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西藏的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ABCD161971 年 11 月 8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左上角写 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56 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A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_中的严重失误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C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改革过程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19制定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纸连续报道“小麦亩产 12 万斤”“一棵白菜 500 斤”等,这事可能发生在A1953 年B1954 年C1955 年D1958 年21王老师给出以下三个提示,要求同学们说出与之有关的人物。该人物是提示一:2004 年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提示二:2004 年度世界粮食奖获得者提示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A.杨利伟B.袁隆平C.钱学森D.王淦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A主权归属不同B外交政策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经济政策不同24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1998 年又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了A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B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C香港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D“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尊重历史与现实C、“一国两制”构想D、香港的顺利回归26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A、()()()()B、()()()C、()()()D、()()()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走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28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29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C经济文化交流D同属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ABCD31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A完成土地改革B实现农业合作化C掀起“大跃进”运动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3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维护农民利益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某班同学进行一次研讨会,在会场的黑板上写着“疯狂岁月(19661976)”的字样,据此可知,他们正在讨论的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广泛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ABCD中国的科技人员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杰出代表有邓稼先钱学森王进喜杨利伟李四光ABCD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得以实现的主要措施是实行A民族平等的原则B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C民族团结的原则D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A农村B城市C沿海D西部3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于A解放战争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1958 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苏联撕毁合同急于求成ABCD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了深圳、珠海外,还有A上海、海南B厦门、上海C汕头、海南D厦门、汕头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卷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卷题号题号414142424343总分总分分数分数41、材料一考号:图一图一图二图二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当年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 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后来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也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根据材料回答根据材料回答:(10 分)分)(1)材料一中图一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1 分),请给图二起一个合适的名字?(1 分)(2)材料二中中美“25 年没有交往了啊!”,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 分)(3)“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含义是什么?(2 分)(4)你认为中美从 25 年没有交往到中美邦交正常化的原因有哪些?(2 分)(5)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三例。(3 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成为国人们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相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材料二:邓小平在 1984 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依据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网民的诗“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1 分)(2)材料二反映出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1 分)请写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基本内容(3 分)(3)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实践?请写出他们回归的具体时间?(2 分)(4)依据材料二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1 分)(5)当前妨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2 分)4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请回答:(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左”的指导思想,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啦一些严重的失误。这些失误主要有哪些?(3 分)(2)请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5 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 20 世纪新中国的又一次历史巨变,请你写出中国人民在 20 世纪经历的另外两次历史巨变的名称(2 分)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BCACDBACCACBDABBBDD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BBCDCBCDABADCCADABBD41、(共 10 分)抗美援朝(1 分)、历史性的握手或者尼克松访华(1 分)(2)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的外交政策(中美一直处于对抗状态)(1 分)(3)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对立的僵局,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2 分)(4)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2 分)(5)1971 年 10 月,在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1972 年 9 月,中日建交(1 分)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 分)42(共 10 分)(1)表达了盼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统一的愿望。(1 分)(2)一国两制(1 分)内容: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3 分)(3)香港:1997 年 7 月 1 日(1 分)澳门:1999 年 12 月 20 日(1 分)(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 分)(5)“台独势力“的阻挠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2 分)43(10 分)(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3 分)(2)内容:思想上: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1 分)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2 分)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1 分)意义: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 分)(3)辛亥革命(1 分)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 分)31(1)澳门,中国。(2)葡萄牙,1553 年,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葡联合声明。(3)“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4)香港,1997 年 7 月 1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