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总结报告 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局节能管理处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各级公共机构以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不断加强节能管理网络建设,夯实节能工作基础,全力推进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提质增效进程,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稳步下降,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制,理顺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运转顺畅、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全市各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络员和能耗统计员的相对稳定,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
2、和专业水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各级主管部门认真开展本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修改完善了xx市公共机构节能考核细则,按照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宣传到位、报表及时、资料齐全、节能技改深入推进、示范创建氛围浓厚的总体要求,不定期组织督查和考核。 (二)推进示范单位创建。2013年完成创建示范单位9家,其中申报国家级示范单位3家、省级示范单位6家。督导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根据实施方案,抓好各项创建内容的组织实施,确保创建工作的质量和进度;会同市经信、财政部门做好国家级、省级示范单位初步验收工作。通过创建示范单位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加快资源
3、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起表率带头作用。 (三)深化节能重点项目。以市行政中心为龙头,推进实施能源审计工作,对能源使用的效率进行客观评估,挖掘节能潜力。继续推进实施公共机构零待机能耗和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采用优化布局、间接自然冷却、空调系统设备清洗改造等措施,重点推进数据中心配电和制冷系统的节能。严格做好车辆编制和配备管理,实施公务车油耗定额管理,提高新购公务车辆中节能汽车比例;向全市推广投资小、见效快、潜力大、效果好的节水、节电技术;推动全市加快建筑楼宇智能化节电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 (四)抓好监控平台建设。全市9个县(市、区)公共机构均配备使用能耗统计软件,逐步建立市直和各县(市
4、、区)公共机构能耗报送信息平台,根据新修订的国管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要求,抓好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根据智慧能源监测管理要求,继续推进各县(区)行政中心和学校、医院能耗监测平台建设。积极争取财政、建设和经信委等部门的节能改造资金,为xx市中心医院和xx区办事中心等单位配备安装公共机构能耗监测系统,对各项能耗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找出用能症结,探索符合公共机构用能实际的节能改造项目,并在全市进行推广实施。 (五)强化日常节能管理。各级公共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节电、节水、节油、节气、节约办公耗材等各项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节能措施,强化节能监管,落实节能责任,抓好节能工作。加强用能系统和设备
5、设施的日常巡查、维护保养和运行管理,强化能源资源的科学使用和合理控制,规范用能系统操作规程,切实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六)加强节能宣传与法规知识培训。结合各单位实际,搞好节能宣传,倡导意识节能,宣传节能典型。坚持平时宣传与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相结合,逐步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积极组织开展“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公共机构节能宣传系列活动,发放节能宣传手册2000余册、节能简装饮用水800瓶和节能小夜灯500盏,组织市行政中心20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能源资源紧缺体验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节能氛围,增强节能意识。组织全市22名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人员参加全省行政执法知识培训
6、并获公共机构节能行政执法证,从而确立了公共机构节能监督检查的行政执法资格。 回顾2013年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是节能管理机制不够细化、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有待加强、能源审计和能源合同管理工作有待推进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局将借鉴发达地市工作经验,积极创新节能工作方式方法,扎实推进各项节能管理工作,确保在新的一年里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总要求是。按照推进节能环保建设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市委“绿色崛起,科学跨越”的总战略,以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
7、为主线,以降低单位能耗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强化意识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智慧节能为重点,继续推进我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取得新实效。 2014年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以2013年能耗为基数,2014年人均综合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分别下降3.2%和3.5%,其中公共机构人均水耗同比下降4%。 (一)进一步健全组织,强化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公共机构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监管有效的公共机构节能组织协调机构。继续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节能组织管理机构,落实专职人员编制及经费,尚未落实节能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能的单位(部门)争取落实节能专职管理机
8、构和人员,逐步形成全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体系,全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实施有效监管。根据公共机构行业、系统特点和工作时间安排,完善细化能源资源消费定额标准和管理制度,推进行业系统特色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指导教、科、文、卫、体等系统和各县(市、区)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节能管理和监督机制。各县(市、区)、市级公共机构要认真制定本单位年度节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不断完善节能措施,努力形成节能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进一步分析梳理,推进目标考核。按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要求
9、,继续抓好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从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入手,及时发现和纠正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用能的动态管理,提高用能效率。修改完善xx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细则,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按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条例和XX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节能执法检查,对全市公共机构年度节能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评,促进节能检查考核常态化,推进节能管理法制化进程。 (四)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节能氛围。深入学习贯彻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公共机构节能,营造全社会重视节能的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公共机构节能参与者的节能自觉性和主动性。强
10、化节能培训,不断提高节能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全市继续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促进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共同进步。 (五)进一步强化管理,推进科技节能。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在加强管理节能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节能举措,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尝试办公照明、用能设备智能化控制等节能改造项目,提升节能技术含量。鼓励公共机构实施“借智”节能,借助政府信息部门和节能服务机构的技术资源,发挥节能服务机构的服务优势,进行公共机构的能源审计、设计、改造和管理。引入市场化技术服务和管理机制,获取节能收益和技术支持,实现传统改造向科技节能的成功转型。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机构节能领域,扶持带动一批节能服务机构,促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