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平塘县第二中学 陈谋韵教材分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了解其他排泄途径。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图片、视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实
2、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习惯。(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1)肾脏的结构(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教学难点:尿的形成过程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生物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性特点,逐步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且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如观察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动画、图片等将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呈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
3、理解和认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学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 、归纳总结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制作好课件,以丰富的图片、动画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2、将全班学生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每6人分成一组,形成68学习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合作学习,并选择一名小组长负责落实本次学习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PPT展示人体出汗和呼吸等图示并提问人体产生的废物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排出体外的?2、什么是排泄?什么是排遗?它们由和区别。3、教师总结排泄与排遗的概念及区别。学
4、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并联系实际回答问题。学生通过教材及课件展示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把排泄的途径前置,能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的,那么,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呢?与我们体内的什么系统有关呢?一、泌尿系统的组成1、展示泌尿系统的图片提问: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它们分别有何功能?2、展示肾脏实物图片提问:(1)肾脏的形状是怎样的?(2)肾脏的颜色是怎样的?(3)联系肾脏的颜色及与其相连的血管名称推测其内含有丰富的什么?学生联系教材及PPT图示回答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观察图片,
5、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做出推测的能力过渡: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那么,肾脏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呢?二、尿的形成过程1、提问: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每各肾脏有多少各结构和功能单位?2、图片展示肾单位的结构。提问:肾单位由哪些结构组成?它们有和功能?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学生通过教材自主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联系教材的图示及文字资料,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归纳出肾单位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3、展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动态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血液的成分,并且注意这些血液成分流经肾小球时会发变化。4、PPT展示教材
6、资料分析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成分比较的表格,提问:血液成分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总结: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具有过滤作用。提问:肾小囊腔中的液体称为什么?其成分有哪些?学生认真观察该动画,并回答出血液的成分。学生对照表格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前面的资料分析进行总结并回答问题。通过对所给数据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5、通过展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和对课本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肾小囊中液体与尿液成分的不同。推测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是发生了什么?6、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由哪些?哪些物质是不能吸收的?尿液的成分包括哪些,与原尿相比不含
7、什么成分?总结:肾小管具有重吸收的作用。不能吸收的物质最终形成尿液。学生对照表格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逐个回答问题。小结:尿液形成包括两各过程分别是什么?提问“如果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你觉得可能是哪里发生病变?如果某人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你觉得可能是哪里发生病变?找出血液、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别。学生自主总结。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采用反推的形式对四种液体的比较通过比较,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描述出尿液形成的过程,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渡:尿液中含有大量的废物,尿液形成后将如何排出体外呢?三、尿液的排出PPT展示尿液的排出动态图片,引导学生自学课本75
8、页“尿液的排出”相关内容,归纳出:(1) 尿液的排出过程?(2)排尿的生理意义?教师强调: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尿是间歇的。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和自学教材75页“尿液的排出”相关内容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四、课堂小结与练习1、下列哪一项人体的生命活动不属于排泄?()A、汗液的排出B、尿液的排出C、粪便的排出D、呼出二氧化碳2、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红细胞白细胞样本A 0 0 112.0 - -样本B 0.1 0 7.50.3 - -样本C 0 + 111.5
9、 + +(1)原尿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只含有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 有 。 通过练习巩固本节内容,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尿的形成 (1)肾单位的结构 (2)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3、尿液的排出及排尿的生理意义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排出体外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怎样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讲“尿的形成过程”时,我利用动画和资料同时展示并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通过对所给数据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采用反推的形式对四种液体进行比较,能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