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投资理财》教学设计
萧山二职德育组吴刚
一、教材分析和处理
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范新教材第四版《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三节。
第一单元是全书的的开端和基础,第一课讲商品交换和消费。第二课讲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第三课讲个人的收入和理财。第三课第二节税收作为课外学习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相关经济常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理财观。本课主讲三种理财方式(储蓄、证券、保险)的异同,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债券受众较少,顾略去。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了解,具有初步的生活体验,对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兴趣和探究能力,学生对参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也具有了一定知识和能力的铺垫。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了解储蓄、股票、保险的三种理财方式的收益和风险。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具备理财能力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形成正确的投资理财观。
(三)运用目标:在树立正确理财观的基础上学会选择恰当的投资理财方式。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三种理财方式的收益和风险
(二)难点:树立正确理财观。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结合学生课前演讲,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手中有了越来越多的闲钱,市场上有了多种多样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我们要去了解它们,了解不同投资品种的收益和风险。
(二)教学
1、安全方便的储蓄
(1)储蓄的含义:把货币存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当存款到期或储户随时提取时,由金融机构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活动。
(2)储蓄的收入(唯一):利息。
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限。
拓展:银行的性质和分类
(3)储蓄的特点:存取自由、安全性高、收益稳定
2、得失并存的股票
(1)股票的含义: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2)股票的收入(股息分红和差价收益)
(3)股票的特点(高风险、高收益、波动性大)
拓展:巴菲特的故事
链接:基金(适合缺乏投资知识、时间精力有限的投资者。)
3、冷暖自知的保险
(1)保险的含义(保险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在签订的合同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事故中所造成的伤亡、损失,承担相关赔偿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2)保险的分类和作用: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障类保险和分红类保险)
不仅是资金融通的作用,还能有助于社会和谐,社会良性运行。结合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谈保险的积极作用。
(3)保险的特点(结合后面的总结归纳)
4、归纳辨析
储蓄、股票、保险三种投资方式的特点比较
特 点
储蓄
股票
保险
波 动 性
低
高
低
收 益 性
低
高
具体分析
安 全 性
高
低
高
(三)师生互动
结合本课所学,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投资理财理念。教师补充总结,介绍自己的财富观、理财观,寄语学生(赚钱合规,合理消费。理财有道,行知合一)。
(四)布置作业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根据你的一周开支项目,记录并统计自己的一个月的开支情况,看是否超支如何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