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着重比较阅读,通过第4段与第11段的比较,感受孔乙己命运的变化;另外,对课文中的一个细节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中的精妙之处,学写赏析文字。第二课时活动设计:三、比读训练 鲁迅先生的文章, 有不少是可以用“课中比读”的方法来进行品读欣赏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故乡等。孔乙己同样能够这样。 活动内容:在第4段与第11段中寻找对比点,感受这两个段落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细腻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孔乙己命运的变化。 此中没有变的,就是人们的“笑”。 出场与退场 正常与残疾 伤痕与断腿 长衫与夹袄 青白与黑色 眼睛与眼神 文言与白话 争辩与说谎 故事中有着表现人物的丰富细腻的线条:时令
2、,语气,动作,形貌,神态,酒量,钱数,手的用途这些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激起人们深深的思索。四、探究 课文的开头为全文埋下一个重要的伏笔: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多花一文买一碟茴香豆。第11段中写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钱买一碗酒,“四文大钱”到底有什么用?难道仅仅是动作描写吗?题目示例: 1、说说孔乙己的“长衫” 2、孔乙己“脸色描写”赏析 3、茴香豆的妙用 4、孔乙己首段赏析 5、孔乙己中的“钱数” 6、最值得品味的是孔乙己的挨打 7、说一说孔乙己的“手” 8、孔乙己再也不说“之乎者也”了 9、孔乙己片段比读 10、孔乙己中的对比 11、孔乙己中的“偷” 12、孔乙己中的“笑” 13、孔乙己的“酒” 14、说说丁举人拷打孔乙己作业:小作文练习(在以上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成一篇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