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76125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一)之 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2、用作助词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悍吏之来吾乡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3、用作动词 译作

2、“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二)而 1、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黑质而白章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日出而林霏开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吾徇徇而起2、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而翁归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4、不久 已而夕阳在山(三)以1、介词“把、拿、用” 例:徐喷以烟“凭借、按照” 例:策之不以其道“因为” 例:不

3、以物喜,不以己悲“如”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连词表目的“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表修饰,同“而”的用法 例:俯身倾耳以请 3、动词“认为” 例:皆以美于徐公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四)于1、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2、引出时间、地点、对象“在、到、向、从、对于”引时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引地点:躬耕于南阳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引对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表被动“被” 受制于人(五)其1、“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

4、“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2、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们的”,“它的”(包括复数)。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他们的作第一人称。常蹲其身 自己的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六)为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如:二虫尽为所吞wi,被,表示被动关系不足为外人道

5、也。wi “向”“对”为天下唱。wi,替、给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i,“当”、“等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wi,因为,由于2、当“为”作动词时,读w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如:知之为知之 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成为为宫室、器皿。做,这里指雕刻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七)焉 1、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其中。 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2、代词。 相当于“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哪里,

6、怎么。未知生,焉知死3、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虽鸡狗不得宁焉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八)乃1、用作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 “就”等 乃入据陈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九)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然则何时而乐也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然足下卜之鬼乎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形容词 对,正确 吴广以为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