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课 昔仲尼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2、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要注意“橐”“蒲”“囊”“辍”“彼”等字。3、了解仲尼拜师、赵普读论语、路温舒蒲编读书、公孙弘削简读书、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买臣负薪、李密挂角这10个历史故事,初步理解每个人都要勤学苦读的道理。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第十四课昔仲尼,跟老师读课题。仲尼,他又叫孔子,题目中的这个昔是什么意思呢?昔是从前、过去的意思,就是从前有个人叫仲尼。二、初读课文过渡:下面就请你跟着老师来读课文。 1、出示全文。2、教师领读课文。3、学生自由读课文,不明白的地方对照着
2、注释读。4、指名读课文。三、了解课文内容过渡:关于这篇课文,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一)、学习“孔子拜师”1、看孔子拜师的视频。2、仲尼是就是故事中的这位老人,他又叫孔夫子。这个故事就藏在这篇课文中,你能找出来吗? 3、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出示第一行课文。(1)老师领读课文。跟着老师读一遍。(2)要想读好课文,就要学会停顿。看看停顿符号你就会读了。出示课件(3)学生练读。(4)指两名学生读。出示课件(5)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古代的圣贤都这么勤奋学习,我们也应该 。(引导回答)过渡:古代像孔子这样勤奋好学的名人还有很多,这篇课文就向我们介绍了这样几位名人苦
3、读的故事。(出示课件。)这些故事中,你已经知道了哪个故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二)学习“悬梁刺股”1、看视频。出示课件。2、苏秦用锥刺股的方法学习,最终成为了战国时期,七个国家中六个国家的宰相,成为了历史上一个人拥有六国相印的传奇人物。3、把对他们的佩服之情读出来。指名朗读。出示句子。(三)学习“囊萤映雪”过渡:有的人啊白天读,觉得时间还不够,晚上还要读。1、(出示课件)图上的两个人在晚上是怎样读书的呢?指名回答。是啊,他们虽然家境贫寒,可从来没有中断过学习。关于这个故事,你在课文中能找出来吗?出示: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2、指两名学生读。一起读。(四)学习“负薪挂角”1、有的人
4、没有时间读书,就一边劳动一边读书。(出示课件)汉朝的朱买臣一边背柴一边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读。他们虽然身体很劳累,但还在刻苦地读书学习。指名读书中的句子。2、现在我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读。指名读。齐读。试着背一背。(五)学习“披蒲编,削竹简”过渡:古代有的人没有钱买书读,他们又是怎么学习的呢?1、(出示课件)读读课文,想一想。2、自由读课文。3、指名读课文。4、(出示课件)汉朝时有个叫路温舒的人,他把蒲草割下来,劈开,截成竹简那么长短,用绳子穿起来,把书抄在上面放羊的时候读。汉朝还有一个叫公孙弘的人,把竹子削成竹简,把书抄在竹简上阅读。他们没有书读,都知道要勤勉学习。引读,指名读。
5、5、完成填空题。指名填空,齐读。试背这段话。(六)学习“赵普夜读”过渡:穷人发奋读书,有成就的人也不放弃读书。宋朝有位名臣叫赵普,他已经做了大官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打开课本76页,读第一小节。(屏幕出示课文中的故事)1、故事中的赵普是个什么官?(宰相)宰相就是中令,他读的书是?鲁论就是论语。赵普都已经做了宰相这么大的官儿了,还依然勤奋地学习。2、找出文中的句子。齐读这句话。3、把两句话连起来你会读吗?(出示课件)指名读。试着背一背。4、现在我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读。指名读。齐读。试着背一背。四、全篇朗读1、(出示课件)课文学完了,你能把全文读出来吗?2、学生自由读。3、指名读。4、男生、女生读。拍手读。5、师生配乐读。6、试着背一背,可以背诵其中的一句或两句。五、巩固练习1、(出示课件)学完课文,老师来考考你,连一连。2、老师读前面,学生读后面。3、我们还可以把三字经编成歌来唱,想不想听一听。六、课外拓展1、背诵课文。2、搜集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