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案任课教师安芳授课时间2019年 月 日第 周星期课型授课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课时共2课时,本节是第1课时教学三维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并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等研究活动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正迁移,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2.使学生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能有条理地对一个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并能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并在学习中获得与同伴合作探索、相互交流的感受,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的思维方法。教
2、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的区别开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讲授法、探究法教具准备媒体使用课件、作业单、板书主要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或新课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讲故事:同学们听过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吗?(简述故事)之后,今天安老师给同学们讲的这个故事里的猴子跟你们知道的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猴妈吗,是一个会为了给孩子惊喜而不懈努力的猴妈妈,眼看猴宝宝的生日就要到了,猴妈妈绞尽脑汁,想着,给宝贝们啥礼物呢,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上山摘桃比较好,他提着篮子上山,走呀走呀,终于找到了一片桃林,桃树上结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它摘了满满的一篮,费力地提回家去,准备给猴宝宝们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回到
3、家,它先拿出一个桃(出示图),叫来了两只猴宝宝(出示第2张)。2.提问:想一想,要把这个桃分给两只小猴,怎么分才公平呢?(引导说出平均分)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呢?(引导说的意义)(贴板书)3.揭示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之前同学们已经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了。4.谈话过度,揭题,板书: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分数。(贴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出示课题)第3张新课教学二、对比分析,探究新知1.认识整体的(1)提问:吃完一个桃子,小猴们大呼不过瘾。于是,猴妈妈又拿出一盘桃,准备把这盘桃都分给小猴吃。(出示第4张)想一想,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
4、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们回答后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追问:刚才,我们先后得到了两个,这两个有什么不同?第一个表示的是什么的二分之一?第二个呢?(贴一个物体和一个整体)强调:把一个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桃的;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2)提问:如果这盘桃有六个,你会帮猴妈妈把这些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吗?(动手在图上分一分)(展示)介绍: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出示第5张)追问:这3个桃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这边的这3个桃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呢?(3)提问:如果这盘桃有4个、8个,又应该怎样在图中表示出这盘桃
5、的呢?大家在手中的练习单上分一分。学生回答后,演示分的过程。追问:这盘桃的是几个?(第7张)(4)展示学生分的结果。(分后请生说分法及每一份用哪个分数表示)提问:这盘桃的是几个?(第8张)课件出示三盘桃平均分后的示意图。(第9张)提问:三盘桃的个数不同,为什么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份都可以用来表示?小结:不管一盘桃有几个,只要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并且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份都是这盘桃的。延伸:如果这里有一筐桃,把这筐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筐桃的几分之几?如果这筐桃有3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筐桃的几分之几?如果这筐桃有31个,平均分成两份,每份还可以用来表示吗?2.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1)提问
6、:其实猴妈妈带来的这盘桃就是6个,猴妈妈刚准备把这盘桃分给两只小猴吃,这时,又来了一只候。想一想,猴妈妈会怎么分这盘桃呢?启发:把这盘桃平均分成三份,每只小猴能分到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过后,课件展示(第10张)过程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出示两盘桃的图和两个分数。(第11张)比较:这里的两盘桃都是6个,为什么分的结果有的是用表示,有的是用表示呢?明确:把一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他的;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也就是说,把一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份数决定分母。指导完成“试一试”,并追问:分别是把多少
7、个桃看成整体?平均分成几份?12个桃的是几个桃?12个桃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第12张、13张)小结:通过以前对分数的认识,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一,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知道可以把几个物体,如:2个桃、4个桃、6个桃、几十个桃等等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14张)启发:除了把一个西瓜、一盘桃看作整体进行平均分之外,还能把哪些物体也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请生讨论,汇报)巩固练习三、分层练习,应用深化1.做“想想做做”第1题
8、(15张)让学生看图写出分数,并要求说说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2.做“想想做做”第2题(16张)先让学生说说每个图里各有几个什么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再要求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学生按要求写出分数后,追问:下面的两幅图中,每个圈里都是8个正方体,为什么左图里涂色部分用表示,而右图的涂色部分却用表示?3.做“想想做做”第3题(17、18张)先要求互相说说应该把各个图里的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在要求给其中的一份图上颜色。4.做“想想做做”第4题同桌合作完成。(19张)(请生板演,用铅笔代替小棒)作业小结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20张)1、请学生说收获,师生共同补充。2、对比8个桃的1/4和8个萝卜的2/8,追问为什么都是8个,都涂了两个,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板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一个物体 这个物体平均分 成2份,每份就是 的。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 课后反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