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1860-2023稀土产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77074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1860-2023稀土产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36T+1860-2023稀土产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36T+1860-2023稀土产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36T+1860-2023稀土产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36T+1860-2023稀土产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080.01CCS H 60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18602023稀土产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Traceability in the rare earth product chain guideline for system design andimplementation2023 - 11 - 08 发布2024 - 05 - 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6/T 1860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可追溯体系建设原则和目标35 可追溯体系设计46 追溯体系实施87 内部审核和评价98 追溯体系改进1

2、0附录 A(资料性附录)稀土产品链追溯体系设计简图11附录 B(资料性附录)稀土产品链追溯关系示意图12附录 C(资料性附录)追溯信息记录表13附录 D(资料性附录)追溯请求和响应示意图14参考文献15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 00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省钨与稀土研究院)、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

3、有限公司、国瑞科创稀土功能材料(赣 州)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赣州国 创稀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赣州市综合检验检测院(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吉安鑫泰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群鑫强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平、卢博、陈燕、吴玉春、缪延晖、周峻、彭志伟、王伟生、叶信宇、刘和 连、钟长传、王寿虹、吴晓东、曾纪平、刘莺、曾领菁。II稀土产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稀土产品链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原则和目标、体系设计、体系实施、内部审核和评价、 体系改进等要求,为稀土产品链可追溯性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南。本

4、文件适用于稀土产品链上的各方组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676-2015 稀土术语GB/T 38155-2019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GB/T 38159-2019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体系通用要求GB 39176-2020 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3 术语和定义GB/T 15676-2015和GB/T 38155-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3.1稀土 rare

5、earth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从57到71的镧系元素,即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 镥(Lu)及原子序数为21的钪(Sc)、39的钇(Y)共17种元素的总称。通常用符号RE表示,是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元素。目前在稀土工业及产品标准中,稀土一般指的是除钷(Pm)、钪(Sc)以外的15 个元素。来源:GB/T 15676-2015,2.13.2稀土产品 rare earth products包括稀土矿产品与富集物、分离与冶炼产品、合金、功能材料及应用产品等。3

6、.3稀土产品链 rare earth products chain稀土产品在生产、贸易、消费、循环回收直至最终处理的各阶段上下游关系构成的链条。13.4可追溯性 traceability追溯稀土产品来源、相关资质、质量、批次和包装、去向等信息的能力。3.5追溯体系 traceabiIity system支撑维护产品及其成分在整个供应链或部分生产和使用环节所期望获取包括产品历史、应用情况或 所处位置等信息的交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连续性要素。来源:GB/T 38155-2019,2.93.6追溯管理平台 traceabiIity management platform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管

7、理,具备追溯信息汇总、处理与综合分析利用等功能,支持对接入的追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价,用于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系统集合。来源:GB/T 38155-2019,2.83.7向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产品和追溯主体基本信息、产品追溯码服务等追溯服务的信息系 统集合。来源:GB/T 38155-2019,2.73.8追溯系统 traceabiIity system基于追溯码、文件记录、相关软硬件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 中相关数据的集成。来源:GB/T 38155-2019,2.63.9组织 organization稀土产品链上利益相关方

8、。3.10追溯单元 traceability unit需要对其来源、去向或所处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标识并可追溯的单个稀土产品或同一批次稀 土产品。注1: 追溯包括追踪 (tracking) 和溯源 (tracing) 两个方面。注2: 追踪是指从产品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追溯单元运行路径的能力。注3: 溯源是指从产品链的下游至上游,识别追溯单元来源的能力。2追溯服务平台 traceabiIity service platform3.11外部追溯 external traceability对追溯单元(3.10)从一个组织转交到另一个组织时进行追踪和(或)溯源的行为。外部追溯是稀 土产品链上各组

9、织之间的协作行为。3.12内部追溯 internal traceability一个组织在自身业务操作范围内对追溯单元(3.10)进行追踪和(或)溯源的行为。内部追溯主要 针对稀土产品链上某一个组织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联系。3.13位置 location稀土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配送、消费(使用)等环节所处的场所。3.14物料 materials稀土产品及所需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3.15物料流向 flow of materials在稀土产品链任一点上物料的流向。3.16基本追溯信息 basic traceabiIity data能够实现组织间和组织内各环节间有效链接的必需

10、信息。 来源:GB/T 38155-2019,3.13.17扩展追溯信息 extended traceability data除基本追溯信息外,与产品追溯相关的其他信息,可以是产品质量或用于商业目的的信息。 来源:GB/T 38155-2019,3.14 可追溯体系建设原则和目标4.1 原 则可追溯体系建设应: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应覆盖稀土产品链主要环节;3应确保信息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应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实现追溯信息在体系内的互联互通,应能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业务协同、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追溯溯体系要素主要涵盖追溯法规标准、追溯信息、追溯相关硬件及设备、追溯相关软件等。4.2 目

11、标可追溯体系应:支持稀土产品安全和质量目标;确定稀土产品、物料等的来源和去向;识别稀土产品链中的责任组织;便于验证稀土产品的特定信息;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部门监管;确保稀土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5 可追溯体系设计5.1 设计原则在可追溯体系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应:组织应明确追溯目标,建立相应程序,形成文件(参见附录A),组织可通过建立追溯系统,实 现追溯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考虑可操作性,采用“向前可溯,内部可查、向后可追”原则,即每个组织只需要向前溯源到 产品的直接来源,组织内部生产过程可查、向后可追踪到产品的直接流向;根据追溯目标、实施成本和产品

12、特征,适度界定追溯单元、追溯范围和追溯信息;应考虑物料平衡。即进入组织的稀土(以REO计)质量,应该与给定时间段内离开组织的稀土质量平衡,如果进入和输出质量存在不平衡,应记录不平衡的原因。注1:物料平衡是在稀土产品链各相关组织内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有效措施,是组织内质量管理的关键措施。注2:物料平衡信息通常由组织作为机密信息保存。注3:由于稀土生产是动态和连续的生产过程,短期内稀土产品链某组织内的稀土质量平衡可能出现不平衡,因此应考虑组织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来检查质量平衡。5.2 设计步骤5.2.1 确定组织在稀土产品链中的位置组织应识别其与上下游组织之间的关系,确定其在稀土产品链中的位置,以实现追

13、溯信息的流通。5.2.2 确定追溯单元组织应明确稀土物料来源、生产加工、产品流通等关键环节,以及各关键环节中的物料成分,对生 产关键环节、产品和批次等进行定义,确定追溯单元。5.2.3 确定物料流向组织应确定其物料流向,特别是明确生产工序中的物料流向,以达到可追溯性的目标要求。5.2.4 确定追溯范围4追溯范围分为内部追溯和外部追溯(参见附录B),内部追溯涉及到的追溯单元仅限在组织内部流动,外部追溯涉及到的追溯单位仅限在两个组织间流动,其中内部追溯应与组织现有管理体系相结合,以实现组织内部管理。5.2.5 确定追溯信息5.2.5.1 追溯信息要求组织应根据追溯范围,确定其范围内的追溯信息,需要

14、记录的追溯信息应符合GB 39176-2020要求。5.2.5.2 追溯信息划分组织应根据追溯管理要求,将追溯信息划分为基本追溯信息和扩展追溯信息,其中基本追溯信息是 能够实现组织内及组织间各环节可追溯性的必需信息,基本追溯信息必须记录,且不应涉及组织的商业 秘密;扩展追溯信息为辅助信息,组织内及组织间宜加强扩展追溯信息的交流和共享。5.2.5.3 追溯信息记录组织应按照5.2.1-5.2.4中规定的步骤及5.2.5.1-5.2.5.2中规定的信息要求、信息划分,建立追溯 信息记录表。根据物料流向,可建立原辅料来源、生产加工、产品流通等环节的追溯信息记录表(参见 附录C)。5.3 程序建立5.

15、3.1 确定标识和信息载体5.3.1.1 选择编码方式应对追溯单元及其必需信息进行编码,优先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或与其兼容的编码体系,如国际 物品编码体系(GS1)、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等,对追溯单元进行唯一标识。5.3.1.2 确定标识方法标识应符合GB 39176-2020要求,标识信息代码与其相关信息的记录应一一对应。5.3.1.3 选择标识载体标识载体可以选择纸质文件、条码或射频识别标签等,应保证标识载体可被识读。5.3.2 信息记录要求组织应确定信息记录方式,且保证记录信息清晰准确,易于识别和检索。5.3.3 数据管理要求组织应规定数据格式,确保数据与标识对应,且确保数据的保存和管

16、理安全。5.3.4 确定追溯执行流程当组织有追溯要求时,组织可发起追溯请求,与其相关的组织响应追溯请求,直至获得追溯信息结果为止(参见附录D),并依据追溯界定的职责,采取相应措施。组织内部追溯执行流程类似于上述过程。5.4 文件要求组织应建立为实现可追溯体系目标所需的文件,并对文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记录,记录应保持清晰、 易于识别和检索。5.5 建立追溯体系的系统与平台5.5.1 系统与平台构成设计稀土产品链可追溯体系的系统与平台,可由产品追溯系统、追溯服务平台和追溯管理平台构成(见 图1),上述系统与平台可以在一个系统或平台中实现,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系统或平台中实现。其中产品追溯系统主要针对企

17、业,系统可包括产品的初级生产、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配 送、销售、消费(使用)等多个环节的追溯模块。追溯服务平台的构成可包括政府服务平台、行业组织服务平台、公众服务平台等。5追溯管理平台的构成可包括国家级追溯管理平台、省级追溯管理平台、地市级追溯管理平台和县级 追溯管理平台等。图 1 稀土产品链可追溯体系的系统与平台构成5.5.2 系统与平台设计要求组织应结合稀土产品链实际,对系统与平台的设计目标、系统构成、功能需求等内容进行设计,应 制定相关标准,确保不同系统与平台之间的追溯信息有效衔接和交换,应结合稀土产品特性、追溯成本 等方面因素合理确定追溯单元。应具体规定系统与平台的追溯信息内容

18、要求、数据存储要求、数据安全 等级要求、数据管理与分析要求、数据交换要求等。6 追溯体系实施6.1 总则组织应实施相关追溯体系,以进行追踪、记录和沟通信息。6.2 制定追溯计划组织应建立相关追溯计划,并考虑该计划与组织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组织可通过追溯体系的系 统与平台,具体实施追溯计划,达到追溯目标。6.3 明确职责组织应成立追溯工作组,明确相关人员任务与职责,确保追溯管理者、追溯工作人员等的职责、权限。6.4 培训和演练组织应开展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件及其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等,确保追溯相关人员具有实施追溯体系的能力,并按预定的时间间隔和频次实施追溯演练,确保追溯体系有

19、效运行。67 内部审核和评价组织应建立内部审核计划和程序,并按照预定时间间隔和频次,对可追溯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内部 审核,识别和记录不符合项,评价内部审核的结果,以评价可追溯体系满足所设定目标的有效性。8 追溯体系改进组织应系统分析评价结果,审查和分析不符合项原因,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对纠正 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必要的验证,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7建立追溯体系的系统和平台体 系 设 计 步 骤程 序 建立确定物料流向确定追溯范围信息要求确定追溯信息信息划分和记录确定标识和信息载体确定追溯执行流程文件要求(文件建立、控制和记录)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组织组织组织确定组织在稀

20、土产品链中的位置确定追溯单元选择编码方式确定标识方法选择标识载体确定信息记录和数据管理要体 系 设 计 原 则稀土产品链追溯体系设计简图组织内协作组织间协作组织间协作图 A.1 稀土产品链追溯体系设计简图8DB36/T 18602023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稀土产品链追溯关系示意图(稀土矿山、选矿企业)(稀土冶炼分离、生产加工、二次资源回收企业)(稀土功能材料生产企业)(用户)内部追溯外部追溯内部追溯外部追溯图 B.1 稀土产品链追溯关系示意图内部追溯外部追溯1DB36/T 18602023表 C.3 产品流通追溯信息记录表1附 录 C(资料性附录) 追溯信息记录表表 C.1 原辅料来源追溯

21、信息记录表追溯信息描述信息类型基本追溯信息扩展追溯信息原辅料生产企业/ 供应商信息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址、联系方式资质报告(必要时)原辅料检验信息原料名称、质检信息、检验人员、数量/重量等检测报告原辅料包装信息原料名称、追溯码、包装日期、数量/重量等注:原辅料仓储物流追溯信息记录表等可单列。表 C.2 生产加工追溯信息记录表追溯信息描述信息类型基本追溯信息扩展追溯信息生产过程信息工序 1产品名称、操作时间、操作人、批次、质量等工序 2产品名称、操作时间、操作人、批次、质量等成品信息产品名称、批次、数量/质量等成品包装信息产品名称、追溯码、包装日期、数量/重量等追溯信息描述信息类型基本

22、追溯信息扩展追溯信息产品信息产品名称、追溯码、包装日期、数量/重量等信息客户信息客户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交易信息交易时间、数量/重量等抽检信息检测报告注:产品仓储物流追溯信息记录表等可单列。响应追踪请求响应追踪请求内部响应追踪请求内部响应追踪请求内部响应追踪请求组 织组 织组 织内部发出追踪请求内部发出追踪请求内部发出追踪请求发出追踪请求发出追踪请求附 录 D(资料性附录)追溯请求和响应示意图内部响应溯源请求内部响应溯源请求组 织组 织内部发出溯源请求内部发出溯源请求发出溯源请求发出溯源请求内部发出溯源请求组 织内部响应溯源请求响应溯源请求响应溯源请求溯源请求信息流向溯源响应信息

23、流向稀土产品链方向图 D.1 溯源请求和响应示意图追踪响应信息流向追踪请求信息流向稀土产品链方向图 D.2 追踪请求和响应示意图2参 考 文 献1GB/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2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3GB/T22005-2009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的体系设计和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4GB/Z25008-2010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的体系设计和实施指南5ISO 23664 Traceability of rare earths in the supply chain from mine to separated products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