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临汾市县底中学 张素琴【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成因及环流模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推理与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应用【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个封闭的透明的塑料箱、两瓶冰水、两瓶热水 一束粗香、打火机【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同学们,大家注意到了吗?人们把暖气片放在低处,而把空
2、调放在高处,就能达到取暖与制冷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可能答:空气是运动的)那为什么会运动?又是怎样运动的?今天咱们就来探究“大气运动的原理-热力环流,大家先观察一个实验现象(情景生活化,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请四个同学上来做实验其他同学观察实验】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与方案,四名学生合作演示实验:在一个封闭的透明的塑料箱内,因为天气热,里边一头放两瓶冰水,靠外边一头放两瓶热水,在装热水的一侧开一个小洞,将一束粗香点燃,放进小洞里,观察烟雾在塑料箱内是如何飘动的?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画出示意图热水瓶冰水瓶(学生回答:烟雾从热水瓶一侧升起,飘向冰水瓶一侧下沉,并
3、流向热水瓶一侧,形成大气环流。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通过实验活动形成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并发展他们的观察力与合作能力)【过渡】这就是由于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的形成的因果关系是怎样的?请依据学案提示进行探究。【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一、回忆旧知 :1、气压(大气的压强)指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所产生的压力。2、同一地点,海拔高,气压低3、一般物体都有热涨冷缩的性质 4、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上各纬度获得太阳辐射不同,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二、 自学课本29页倒数第一段话理解并完成:1、大气运动的作用?2、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3、大气运动的根
4、本原因?三、读图2.3结合边上的文字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的原因与过程,完成以下任务:1、 分析a图,A、B、C三地受热均匀时,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 ),同一水平高度气压值( ),等压面的形状是( )2、 分析b图,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A受热会( )运动,B、C受冷会( )运动,同一水平高度气压值( ),垂直运动与气压的关系规律是( );等压面的形状是( ),与气压的关系是( )3、 分析c图,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形成空气的水平运动(风)即空气由( )气压 流向( )低气压,形成热力环流。4、 根据热力环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在草稿纸上画出“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标明画的顺序。 【小组交流、
5、展示】 1、组长负责交流答案,会的同学讲解道理与依据。 2、把小组都不会的或有疑惑的写在纸条上交回来 。 3、最后把自己小组的答案抄在黑板上 。【班内交流、展示、强调】 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气压的判断? 教师引导与强调:1、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比较。 2、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 3、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4、同一地点,总是海拔高气压低【师生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的因果关系: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1、分析刚才的实验现象?2、人们把暖气片放在低处,而把空调放在高处,就能达到取暖与制冷的效果,这是为什么?3、画出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图?并说明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什么地方才合理?4、画出课本31页白天与晚上的热力环流?并说明原因?【课堂练习】完成学案后的当堂巩固题,请两个同学山过来做。【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热力环流一、 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二、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热力环流、城郊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