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6960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业考吉2023年第4 期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徐俊嵩郝晓丽摘要:本文主要依据方志、文书和档案资料,对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与推广作一整体考察,进而分析造成不同区域推广差异的动因。研究发现,玉米最早在雍正年间由浙江传入安徽,皖中庐江县是最先引种的地区。玉米在安徽推广的首个峰期是人口压力较大的乾隆时期,大规模的推广则在嘉道年间。玉米在安徽的推广,从引种时间早晚来看,呈现出自中部向南北两侧递减的趋势;从传播速度快慢来看,则呈现出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玉米的引种时间与传播速度之所以呈现这种态势,主要源于安徽境内各小区自然环境、饮食习俗与人地矛盾的差异,而人地矛盾差异是影响其传播速度的根本动因

2、。关键词:清代;安徽;玉米;推广;动因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6-2 3 3 5(2 0 2 3)0 4-0 0 5 9-1 0Introduction,Popularization and Its Causes of Maize in Anhui Provincein the Qing DynastyXu Junsong,Hao XiaoliAbstract:Based on local records,documents and archival data,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introduction and popula

3、rizationof maize in Anhui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as a whole,then analyzed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promotion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regions.It was found that maize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Anhui Provinc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reign ofYongzheng period,and Lujiang County in middle

4、 Anhui was the first place to introduce maize.The first peak period of maizepopularization in Anhui happened during the reign Qianlong period when the population pressure was great,and the large-scalepopularization was in the reign Jiaqing-Daoguang periods.The popularization of maize in Anhui showed

5、 a decreasing trend fromthe middle to the north and south in terms of the introduction tim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opagation speed,it presented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the north to south.The main reason why the introduction time and propagation speed of maize showedsuch a trend was the diff

6、erenc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dietary customs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in variouscommunities in Anhui Province.Among these factors,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wa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affecting its propagation speed.Key words:the Qing Dynasty;Anhui Province;maize

7、;promotion;motivation玉米是明代由美洲传入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传人大大缓解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压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无法绕开的问题之一。早在2 0 世纪五六十徐俊嵩,男,历史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企业史;郝晓丽,女,历史学硕士,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医疗社会史。*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徽州县域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 1 BZS018);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千年徽州县域治理研究(项目编号:GXXT-2021-031)。59年代,罗尔纲、万国鼎等

8、就对玉米传入中国的路线与时间等问题做了诸多开创性研究。此后直至2 1 世纪,何炳棣、陈树平、郭松义、曹树基等继续推进玉米在华传播及其产生影响等问题的研农业考古2 0 2 3 4究。2 1 世纪以来,相关研究进一步深细化,研究旨趣转向探讨各省玉米的引种、推广、分布与变迁等问题。目前,学界对玉米的区域研究已经覆盖两湖、陕西、河南、四川、山西、山东、广西、浙江、云南等省。具体到安徽的玉米问题,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相关论述:如王宇尘从农业史角度梳理了玉米在安徽的地理分布;王社教在探讨清代安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时讨论了玉米在皖南的快速推广;张祥稳考察了玉米在皖南、皖西南、皖东的种植与传播;卞利、陈瑞

9、、张祥稳、梁诸英等则从社会史、环境史角度探讨了徽州的玉米种植及其引发的社会环境问题。既有研究中,学者对玉米在安徽(尤其是皖南)推广产生的影响已经进行了深人探讨;玉米在安徽的推广与传播,仅张祥稳对部分区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但尚无将安徽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成果。本文无意继续探讨玉米在安徽引种后产生的生态问题及其应对之策,而是希望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依据方志、文书和档案资料,对玉米在安徽的引种与推广作一整体考察,进而分析造成各区域差异的动因。不妥之处,敬祈方家指正。一、玉米在安徽的引种与分布(一)玉米在安徽的引种玉米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在全国各地名称迥异且名目繁多,别称多至9 9 种 1

10、。具体到安徽,玉米的俗称有玉谷、玉黍、玉蜀黍、玉米、玉粟、玉榴、玉芦、包(苞)谷、芋麦、观音栗、苞芦、芦栗、玉高梁、六谷、芦谷等1 0 余种,其中以包(苞)谷、苞芦、六谷最为常见。关于安徽最早种植玉米的时间,万国鼎曾依据正德六年(1 5 1 1)修颍州志中关于“珍珠林”的记载,认为这是国内玉米种植的最早文献记载,郭松义也一度沿用此说。此后,一些学者相继提出异议,指出该书中的“珍珠”是高梁的一种,其实并非玉米,这种观点也逐渐成为主流而为学界所接受。那么,安徽的玉米究竟是何时,经由何种途径,最先在何地引种?为便于区分,我们根据张德生、李三谋、王社教等对安徽的划分方法略作改动,将其划分为皖北平原区、

11、皖中丘陵区和皖南山区三个经济小区。这三个经济小区在自然环境、资源赋以及风俗习惯上各具特色,经济发展水平也极不均衡。当然,经济小区与行政区域既有重合,也有出入。1.皖北平原区皖北平原区主要包括清代的凤阳府、颍州府与泗州。康熙末年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在介绍凤阳府的物产时,已有“玉麦”2(卷八三五风阳府部汇考九凤阳府物产P38A的记载。该书将“玉麦”置于“麦”类,其前则有麦、大麦、小麦、荞麦、葬麦,可惜对“玉麦”再无片语描述。因而单凭“玉麦”二字,我们无法判定它是否是玉米。但本区的玉米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不见于志书,直到嘉庆年间方志对其才有了较详细的记载。此外,早期粮食作物的名称与其传播源紧密相关

12、,凤阳府的“玉麦”从名称上来看与河南省明代已有的“玉麦”一致,应该是由河南传入,但河南以“玉麦”为记载的作物多非玉米,而是与麦相近的农作物 3 。据此推测,古今图书集成中所载凤阳府的“玉麦”很可能不是玉米,而是另一麦属作物。怀远县在嘉庆年间开始种植玉米,方志对其特征有着详细描述:“玉蜀黍,粒似林而大,节节生穗,一名包萝,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成穗。”4(卷二赋税志土产,4 5 B霍邱县直到道光年间才出现玉米的踪迹,“玉蜀黍,一名玉谷”5 (卷三食货志物产,P3)。毫州也在道光初年才有了玉米的记载,但玉蜀黍与玉米却同时出现在谷类中,“玉蜀林,粒似林而大,色白,节节生穗,江南名包罗,苗高三四尺,六

13、七月成穗玉米,似薏苡仁而小”6 (卷二一食货志二土产,F838。就所描述的植物特征来看,毫州的玉蜀黍与霍邱县基本一致,应是玉米无疑,而后者所谓“玉米”,应是类似薏苡仁的另一种杂粮。2.皖中丘陵区皖中丘陵区包括清代的太平府、庐州府、安庆府、和州、滁州、广德州、六安州三府四州,宁国府的宣城、南陵二县以及池州府的贵池、铜陵、青阳、东流四县。本区引种玉米最早的是庐江县,雍正年间已有种植记录,方志中称之为“玉粟”,但并无更多介绍 7 (卷二疆域土产,P150。需要指出的是,雍正来安县志“物产”中载有“御麦”一项,其下加60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注“宋徽宗所嗜,故名,俗称御苗 8 (卷六物产)

14、,P6)。来之似小蜂。闽浙豫章人谓之桂谷,屑之作饭作安县的“御麦”与康熙年间凤阳府的“玉麦”音同饵,土人蒸食之,不多种也。”1 6 (卷二十田赋志物产),P1237)字异,极有可能是从凤阳府传人。因为没有更多至光绪年间,州志对于珍珠栗的记载仍沿袭前信息,我们无法判断“玉麦”是否为玉米;但“御志,可见从乾隆末年至光绪初年的近百年中,玉麦”与宋徽宗有关,明显与玉米传人中国的时间米在广德州的推广较为缓慢;而在薏米之下也加不符。加之道光来安县志 9(卷四食货志物产),P362F)与注“即包芦 1 7(二十二(田赋志:物产),P328B),应系误注。光绪来安乡土志 1 0)(P654中皆无玉米的记载,因

15、舒城县最早在嘉庆年间开始种植玉米,土人此我们可以肯定“御麦”并非玉米。从某种意义上称为六谷 1 8 1(卷+二物产),P5B)。宣城县的玉米则是嘉庆说,来安县的“御麦”非玉米,也大大增加了凤阳年间由流民携带而来,后因“有妨河道 1 9 (卷六物产府“玉麦”非玉米的概率。附,P6),在嘉庆十二年被查禁。六安州在乾隆初年已经较为广泛地种植玉安庆府的玉米多在道光年间见诸方志,此前米,是本区第二个种植玉米的州县。乾隆十二年已有种植,但规模可能不大,因而不见于记载。皖(1 7 4 7)二月,安徽巡抚潘思渠曾指出,“芦粟一南地区的玉米,最初多由安庆府移民携带而去,种,宜于山地,不择肥,六安州民种植甚广,春

16、即可为证。怀宁县在道光初年多种玉米,且种植煮为粮,无异米谷,土人称为六谷 1(卷二八五,乾隆十二地区不断扩大,“山农种之,为屑,煮以供餐,近年二月下,F20)。可见,六安州的玉米种植在乾隆初年日洲渚亦多种之”2 0 1(卷七物产),P380。桐城县的玉米已经较为普遍,与米谷无异,地位也得到了民间“垦山种植,接连睦”,已颇具规模,玉米“或蒸认可,成为继五谷之后的“第六谷”。霍山县的玉或炒,或磨为糜,皆可食,赖以济荒,故种之者广”米在乾隆后期开始大面积种植,并成为主食之21(卷二十二物产),PI040)。通过怀宁与桐城玉米种植的情一。霍山县志记载称,“四十年前(乾隆初年)民况可以发现,本区玉米种植

17、地区多非田地,而是家惟菜圃间偶种一二以娱孩稚,今则延山曼谷,山地、洲渚等较差的土地。西南二百里皆侍此为终岁之粮矣 1 2 1(卷七物产志,3.皖南山区814。尽管霍山县属六安州管辖,但乾隆初年其玉皖南山区包括清代徽州府六县,池州府石米只是零星种植“以娱孩稚”,说明上文提及在乾埭、建德二县以及宁国府宁国、泾县、太平、德隆初年玉米已普遍种植的六安州并不包括霍山,四县。本区的玉米种植,最早可追溯至乾隆中期。应是六安州本州。据方志载,“乾隆三十年间,安庆人携苞芦人铜陵县向未有玉米,“乾隆十二年奉抚宪潘境,租山垦植,而土著愚民间亦有效尤而自垦者”颁种”,方志中称其为“玉芦”“芋麦”与“观音栗”22(卷三

18、食货志田),P393,这应是绩溪县,也是徽州府引13(卷六物产),P)。不难看出,铜陵县的玉米引种较为种玉米的最早记录。特别,并非自下而上的民间自发行为,而是安徽其种法必楚山掘根,务尽地力,使寸草不生巡抚潘思渠鉴于六安州等地玉米广为种植且反而后已。山既尽童,田尤受害。雨急则砂石并陨,响较好的情况下自上而下加以推广的官方行为。雨止则水源立竭,不可复耕者,所在皆有。渐至雍东流县同样在乾隆年间开始种植玉米 1 4)(卷四塞,大溪旱弗能蓄,不能泄,原田多被涨没,绩物产)P264B),嘉庆时已是“宜玉米 1 5 (卷六僵理志),P369B),,说农之患莫甚于此。目前贸薪如桂,犹其余患也。绩明此时的玉米种

19、植面积已进一步扩大。地多山少田,本苦蛟水为害,此其为害乃百倍于广德州在乾隆末年开始种植玉米,志书中称蛟矣。2 2 1(卷三食货志),P393B)之为珍珠栗,且备注为“新增”,对其描述可谓极烧山种玉米,尽管带来了一些经济效益,但尽详实:“茎叶类稷,结实叶本,一茎可三四枚,有却造成柴薪昂贵,水灾更甚的惨痛后果,因而志苞,先吐丛须如棕,长四五寸,苞裂实出,长亦四书修撰者对这一举措大加批判,并将那些效仿之五寸,嫩白色,老渐黄,颗粒如珠,匀排其上,人斥为“土著愚民”。尽管种植玉米带来了较为严61农业考古2 0 2 3 4重的生态问题,但直至嘉庆年间,绩溪山区仍被大量开垦以种植玉米,且“所产不少”2 (卷

20、三食货志田,P404B)。可见,经济利益的驱动战胜了人们对环境的敬畏。休宁县的玉米种植同样在乾隆中期,略晚于绩溪。乾隆三十六年(1 7 7 1),桐城县民胡宗义、怀宁县民丁云高,雇请1 2 人在休宁县租山搭棚,种植苞芦,与当地人发生纠纷,最终酿成命案 2 3 。无独有偶,因种植玉米而产生的土客矛盾仍在不断上演。乾隆五十六年(1 7 9 1),休宁县有桐城人杨文柱、王国柱、汪凤元、汪四明等棚民承包山场种植杂粮、苞芦等,后因契约到期,棚民依旧霸山种植,山场主人与之产生纠纷而词讼至县令处,最后判决棚民拆棚回籍 2 4(第五辑第1 册,P241-24)。至嘉庆初年,休宁县的棚民“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

21、,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泻,涨塞河道,山上坟莹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2 5 。面对棚民的肆意垦殖,当地程氏宗族与其发生了激烈的正面冲突,最终以双方都死伤数人而告一段落。此后,程氏宗长程元通不断赴官词讼,甚至不惜远赴巡抚衙门与京城控告 2 5 。祁门县至迟在乾隆中后期已广泛种植玉米,就资料来看,此时玉米已然成为民众重要的食粮,徽州文书中保存了许多与玉米相关的资料,可为辅证。如乾隆三十五年(1 7 7 0)二月祁门县潘有义所立佃山约与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王之禄所立借约,都与玉米直接相关。乾隆三十五年二月潘有义所立租约如下:立承佃人潘有义,今承到程名下山壹号,六保江祥坑,小土名外大弯,其

22、山悉照老佃约,是身承去锄种苞芦,递年交纳苞芦壹佰陆十斤正,约至十月内付还。如过期,加价行罚。存照。乾隆三十五年二月二十日立承约人潘有义(押)中见人程起竞(押)2 6(第一辑第7 册,P154)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王之禄所立借约如下:立借字王之禄今借到程艮兄名下苞芦九十斛正,其苞芦言定来年秋收加利付还。不得短少,付青(清)取字。其字。今恐无凭,立借约存照。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立借字人王之禄(押)代笔弟之祥(押)2 6 1(第一拜第7 弄,P26)在潘有义的租山约中,潘氏租山的目的正是“锄种苞芦”,租山的租金既非银钱,亦非稻米,而是玉米;王之禄的借约中,借贷物是玉米,偿还物则是加了利息的玉米。由

23、此可以,至迟在乾隆中期,玉米已成为徽州民众日常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民众对其认可度较高。旌德县的情况与祁门县极为相似,也在乾隆年间开始种植玉米,“种苞芦者都系福建、江西、浙江暨池州、安庆等府流民租山赁种”,流民的开垦导致“冈陇上松石动,每遇霖雨,石沙随雨水奔下,填溪塞路,毁坏良畴”;而乾隆五十四年泾县“水陡发,庐舍漂没,田亩沙压,皆因棚民挖山之故”,抚院朱以徽严驱逐棚民。但直到嘉庆年间,棚民不但未曾驱禁,反而更多于前 2 7 (卷五食货志物产)P22)。款县 2 8(六(物产),3)-和石埭县 2 9(二(风:物产),P31)也在乾隆年间开始种植玉米,与旌德种植时间相差不远。县在嘉庆年间始有玉

24、米种植的记载,方志称其“煮粥、炊饭、磨粉、作饼,无所不宜,救荒疗饥必需物也”3 0(三地理志物产),F2)。黔县山多地少,“利徒召异搭棚垦种苞芦”3 0 (卷十一政事志附署县吕禁开垦烧挖示,P383F,如该县桃源一带有棚民汪宾等植种苞芦 3 0 1(卷十一(政事志附嘉庆十年知县苏禁水口烧煤示),P37)。此外,黔县绅士孙学治在和施明府源山竹枝词中也提到棚民垦山对当地水土的破坏:“腊腊包芦满旧,半锄沙砾半锄泥。沙来河面年年长,泥去山头日日低。”该词还加注道:“棚民租山种苞芦,休宁、祁门皆受其害,近亦渐有之。”3 0 (卷十六艺文诗,5 7 B太平县也在嘉庆年间种植玉米,当地称其为“六谷米”3 1

25、(卷三风俗物产附,P63)道光徽州府志中对玉米的种植有如下记载:“昔间有,而今充斥者惟包芦,如田畔种,亦林资生类耳。自皖民漫山种之,为河道之害,不可救止。”3 2 1(卷五食货志物产),P415A1乾隆年间本区的玉米种植尚相对有限,至道光时期已经漫山种植。可见,玉米在皖南的传播速度相当迅速,明显快于皖北、皖中。再加上流民“因垦地成熟后布种苞62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芦,获利倍,是以趋之若”,尽管“历来奉文查粤等沿海省份的玉米别称相似。因此,皖中的玉禁,无如人情见利必趋”3 2 1(卷四营建志水利),P325),垦种米应该是由浙江省传人。至于玉米的传播媒介,者依旧日益增多。可能是经由

26、商人或棚民从浙江带来。二、玉米在各区域的推广情况综上,安徽的玉米最早在雍正年间由相邻的众所周知,玉米传入中国主要有海陆两种途浙江省引入,最早种植地区是皖中的庐江县。可径。其中,陆路有二。一是西北陆路,由波斯、中能是因为种植较少,民间对玉米尚缺乏一定的认亚一一甘肃一一黄河流域;一是西南陆路,由印识,因此志书中仅列其名称,对其植物特性并无度、缅甸云南川黔;海路为东南海路,由介绍。而康熙末年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虽然记美洲、东南亚一一闽广。这三条传播路线都是由外载凤阳府物产有“玉麦”一项,但此玉麦其实并非而内,从外围传人腹地。与安徽接壤的几个省份玉米。中,浙江省在隆庆年间已经引种玉米,康熙时由沿玉米虽在

27、雍正年间传人安徽,但种植的区域海向内陆山地推进,扩展到浙北平原的山阴、余杭十分有限。在安徽这一自然地理与风俗习惯差异等地,但直到乾隆中期才开始在浙江迅速传播(3 ,较大的省份中,玉米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推湖北省的玉米引种是在康熙八年(1 6 6 9)3 4 ;河南广显得极不均衡,如下表1。省则在乾隆初期开始种植玉米3 。从安徽诸邻省表1 中,皖中丘陵区是安徽最早引种玉米的引种玉米的时间来看,浙江最早,湖北次之,河南地区,雍正年间开始引种玉米。但直至乾隆末年,最晚;从传播源看,浙江、湖北的玉米都来自沿海。本区种植玉米的州县也仅限庐江、铜陵、东流、广玉米在各地的别称与其传播源有关,这种情德与霍山

28、5 个州县,其传播速度有限。嘉道年间是况在引种之初表现得尤为明表1 安徽各区域玉米推广情况表显。上文已述,安徽最早有玉区域米记载的地区可能是康熙年皖北间由河南传入凤阳府的“玉平原麦”,但河南的玉麦多非玉区米,因此传入凤阳府的玉麦也极可能不是玉米;加之由凤阳府传人来安县的御麦可以断言不是玉米,因此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康熙年间凤阳府的玉麦也并非玉米。由此可见,皖北最早种植玉米的地区应是嘉庆年间的怀远县。皖中引种玉米最早的地区是雍正年间的庐江县,方志中称之为“玉粟”;皖南引种玉米的最早记录则是乾隆年间的绩溪县,别名为“苞芦”。从传播源来看,皖南的玉米由皖中安庆府传入,而皖中、皖南的玉米别称多尾缀“栗”或

29、“芦”,这与江浙闽府州颖州府(道光)亳州、霍邱,同治)涡阳,(无)阜阳、太和、蒙城、颍上凤阳府(嘉庆)怀远,(道光)寿州,(无)宿州、凤阳、灵璧、凤台、定远泗州(无)泗州、盱胎、天长、五河太平府(道光)繁昌,(无)当涂、芜湖庐州府(雍正)庐江,(嘉庆)无为州、舒城,(无)合肥、巢县安庆府(道光)怀宁、桐城、宿松、太湖,(无)潜山、望江皖中池州府丘陵宁国府区和州滁州广德州六安州徽州府皖南宁国府山区池州府说明:此表依据方志资料整理所得,括号中为方志纂修年代;(无)表示该州县的方志中并无玉米的记载,可能是该州县未引种或种植有限而未记入志书,此处按未引种计。此外,部分州县的玉米记载在民国年间所修方志中

30、,而清朝部分时段并无志书留存,姑将其计入晚清时期。63辖下州县(乾隆)铜陵、东流,(无)贵池、青阳、(嘉庆)宣城,(民国)南陵(无)和州、含山(无)来安、滁州、全椒(乾隆)广德州,(无)建平(乾隆)霍山,(无)六安州、英山(乾隆)县、休宁、祁门,(嘉庆)绩溪、县,(无)婺源(乾隆)太平,(嘉庆)旌德,(同治)宁国,(无)泾县(乾隆)石埭,(无)建德农业考古2 0 2 3 4本区玉米种植迅速推广的时期,本区新增了8 个种植的州县。截至清末,本区3 0 个州县中种植玉米的州县已有1 4 个,占总数的4 6.7%。皖南山区最早在乾隆年间开始种植玉米,仅次于皖中地区。乾隆年间,本区仅有5 个州县种植玉

31、米,嘉道年间又增加了3 个州县。清末时,本区12个州县中已有9 个州县种植玉米,占总数的75%。皖北平原区是安徽最晚引种玉米的地区,直到嘉庆年间才见玉米的种植。即便是在玉米推广向纵深高速发展的嘉道时期,该区也仅有怀远、霍邱、亳州、寿州等4 个州县有玉米种植的记载,同治年间仅增添了涡阳1 县,另有1 3 个州县始终未见玉米种植的记录。截至清末,本区1 8 个州县中仅5 个州县有玉米种植,占总数的2 7.8%。可以说,玉米在皖北的推广阻力较大,种植区域十分有限。从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时间来看,皖中早于皖南,皖南早于皖北,自中部向南北呈递减的趋势;但就传播速度来看,却呈现出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在传播阶段

32、上,雍正时期是玉米的初步传播阶段,仅皖中庐江县有零星种植,传播速度较缓慢。乾隆年间是玉米的迅速推广阶段,安徽近五分之一的地区已有玉米种植的记载,且部分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甚至成为继五谷之外的另一种重要口粮,前引乾隆年间六安州、霍山县即属此类。嘉道以降是玉米种植的纵深发展阶段,安徽近一半的州县已经种植玉米。但是综观玉米在安徽的推广过程,道光安徽通志与光绪安徽通志都未将其收人其中,它自始至终也没有成为全省通产的粮食作物。三、影响玉米在各区域推广的动因安徽的三个经济小区中,玉米的引种时间与推广速度之间并非成正相关关系,这与各小区的自然环境、饮食习俗以及人地矛盾是密不可分的。但究根溯源,安徽各小区较大的

33、人地矛盾差异才是玉米推广快慢的根本动因。(一)自然环境皖北多平原,主要是旱作区,气候与土壤宜麦、粟与高梁。乾隆十九年(1 7 5 4),时任安徽布政使的高晋称,“江北多种二麦,小民终岁之计全以麦收为赖 3 5 P137。另一安徽布政使许松估也有类似的奏报,“安徽一省除水田而外,其余高阜之处半皆种麦。至凤阳、颍州等地近河南,民间全以种麦为事”3 5 (P214)。麦之外,黍、稷、粟、梁等杂粮也是皖北重要的粮食作物。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凤阳、颍州、泗州等府州“向来播种粟谷为多”1 1(卷一二五,乾隆五年八月下,F836B)。乾隆十七年(1 7 5 3),凤阳府知府尤拔世在奏折中也称,“宿、灵、虹三州

34、县地势低洼,怀远、凤台二县濒临淮河,所种多系林豆杂粮,宜旱而不宜水”3 6 (第四辑,P59B);安徽按察使农起也称,“凤阳、颖州二府向种林林、粟谷”3 5 (2 6 。皖中、皖南多丘陵、山地,属水田稻作区。尤其是沿江一带圩田广布,是安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也是清代安徽商品粮输出的主要地区之一。早在康熙末年,皖中当涂县就有粮食行3 6 家37(卷之艺文伤禁铺行当官示,P269B)。至乾隆初年,皖中桐城县枞阳镇、合肥县三河镇以及含山县运漕镇都是重要的米粮集散地,江浙官方与商人多在此三镇购买米粮。乾隆十七年,安徽巡抚张师载称:“只就安省而论,各属环山濒江,地土薄,本非产米之区。惟桐城县之棕阳镇,合

35、肥县之三河镇,含山县之运漕镇,系江广米粮聚积之地,江浙官商向多于此三镇趋购。”3 6 (第四辑,P610A)就自然环境来看,皖北适宜麦、粟、高梁等粮食作物的种植,皖中与皖南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则通常种植在较难开发利用的土地上,借此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二)饮食习俗就饮食习俗而言,皖北的日常饮食与华北无异,以面食为主,麦、粟、高梁是其主要食粮。康熙年间,泗州“林最盛,食与酿酒兼用之,而取其稽作薪”3 8(参5(食贷志物产),P292)。雍正末年,江南江宁等处承宣布政司布政使李兰奏称,宿州、灵璧、亳州、蒙城、太和等州县,“不但民食栗米,即每年漕粮,俱以粟米充运”3 9 (第2 5 册,P1)。乾隆八

36、年(1 7 4 3),安徽巡府范璨曾指出,“凤阳、颍州二府民俗,食麦者十之二三,食林(高梁)者十之七八,稻米非所急需”1 1(卷二一,隆五年九月下,5 9 0)。乾隆十九年安徽巡抚卫哲治也指出,“凤、颖、泗各属民食宜麦”3 6 (第64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八辑,P830A)。可可见,皖北的饮食习俗经历了高梁一粟一麦的转变过程,康熙年间,高梁因其可以食用、酿酒以及作为柴薪,地位最为重要。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皖北仍以高梁为主食,食麦者仅百分之二三十;栗米的地位也很重要,不仅是重要的食粮之一,而且可以充当起运的漕粮。但至乾隆十几年后,情况为之一变,麦已经压倒高梁而成为主食。麦有冬麦和春

37、麦之分,本区种植的都是冬麦,即方志中所谓“二麦”,麦收之后一般会补种一茬杂粮,如高梁等。道光安徽通志中,麦已被列为谷品第一位,可见其种植面积在安徽位居前列。本区麦除了种植面积较广外,对其食用方法也愈显精细。如凤台县,“其谷宜麦,大麦中饭,小麦为面,性淳和益人,较他处之产为良.宜荞麦,种甚广,为面食之,耐饥,俭岁尤赖之矣”401(卷二食货志物产,P1,P4)O皖中、皖南以稻米为主食,不仅稻子品类繁多,而且不乏良品。如无为州的许多品种,在明代已十分有名,“谷之善者糯圩堰之竹芽焉,江淮间无出其右者;次则麻姑,又次则拖犁黄、福德禾、红白早稻,江南、江西诸稻皆远不逮,第较之竹芽则少让矣。称之美者有青科糯

38、,用以酿酒良。晚糯之美者有虹光晚,其余名色不可胜纪 4 1(卷七物产),P)。舒城县的鸭不搭和银条也是较为有名的水稻品种。鸭不搭,“味甘美,其价高于常米”;银条,“放熟松而香嫩,此他邑所罕有者”42(卷十物产,P1)水稻之外,麦、豆、黍、稷、栗、梁等杂粮虽也普遍种植,但种植面积较水稻而言小很多,只是在荒歉时种植才较多。如康熙时,怀宁已广种大麦、小麦和荞麦,尽管不是正粮,但“青黄不接时,农人资以为粮”,或“资以代粮”4 3 (卷九物产,P281);潜山多种大麦,“岁歉,人争艺之熟,唯洲地种植而已 4 (卷四方物,P18)。庐江向来种稻,不种杂粮。雍正七年(1 7 2 9),知县陈庆门指出,“江南

39、之民惟树稻谷,不种杂粮,是以雨稍惩期即虞竭泽,此外更有高阜平陵并非不毛之地,要皆不耕不耘废为旷土,问其山主不过岁取柴草牧养牛羊而已”4 5 (卷九政治详橄,P769-70),因而他劝民开垦旱地广种杂粮以补不足。霍山因多山地,稻谷产量较低,所以广种杂粮以佐不足。“麦有大麦,有小麦高田陆地、崇山邃谷,随地可种,究非土性所宜,故虽高下均收而所登常薄;又有荞麦一种村落间多种之”;黍、稷、梁、粟,“皆非常产,山边地角间有种之者 1 2(七(物产志),B81-13。光绪霍山县志对此也有记载,“谷之属以稻为正粮稻之外,二麦、玉芦为大宗”4 6(卷三地理下物产),P17),可见稻米之外,麦和玉米也是霍山重要的

40、粮食。乾隆十六年(1 7 5 1),安徽各属旱灾严重,安徽巡抚张师载由江宁陆路回皖,途经太、宁、池三府,眼见各州县受灾情况。据张师载称,“南陵、青阳、贵池三县被灾村庄较当、芜二邑稍多,亦惟山岗、田亩灌溉不及,以致禾苗黄萎。然得雨之后,农民赶种杂粮,此时仍可收割。其有禾稻被旱而不能不种杂粮者仅十分之一二”3 6 1(第一辑,6 2)。根据张师载的奏报,杂粮在旱年种植较多,多数州县在遭受旱灾时都会选择种植杂粮以补不足。就饮食习俗来看,麦、栗、高梁是皖北的主食,水稻是皖中与皖南的主食。皖北与皖中尽管也会种植玉米等杂粮,但多半是在受灾后补种,用以缓解粮荒之用;皖南则因为人地矛盾较大,情况与之异,下文将

41、另行讨论。(三)人地矛盾在自然环境、饮食习俗与人地矛盾三者之中,人地矛盾应该是影响玉米在各小区推广速度的根本动因。明末清初,大规模的战乱,加上自然灾害、瘟疫与战争的影响,安徽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邃减。人清以后,尤其是从乾隆四十一年(1 7 7 6)至咸丰元年(1 8 5 1)的7 5 年和平期,中国人口的累积达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加之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奖励垦荒、兴办水利工程、改革赋税制度等政策,安徽人口在清前中期增长迅速,如次页表2。学界对于清初的人口争议颇大,一般认为这一时期的人丁数与人口数出人很大。乾隆四十年(1 7 7 5)以后的人丁数,一般认为是较为准确的人口数。表2 中

42、,安徽人口在乾隆四十一年已经高达2 5 8 5.7 万;嘉庆二十五年(1 8 2 0),安徽人口攀65农业考古2 0 2 3 4表2 清代中期安徽人口与全国人口统计表安徽人口数全国人口数年代(万人)乾隆四十一年(1 7 7 6)2585.7嘉庆二十五年(1 8 2 0)3206.8成丰元年(1 8 5 1)3738.6资料来源: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7 0 3 一7 0 4 页。升至3 2 0 6.8 万;咸丰元年,安徽人口再度攀升至3738.6万。乾隆四十一年时,安徽人口数已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3 7%,居全国第3 位,仅次于江

43、苏与山东二省;嘉庆二十五年时,安徽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3 7%,略高于乾隆四十一年,仍居全国第3 位,仅次于江苏、山东;逮至咸丰元年,安徽人口进一步增长,已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57%,首次超越山东跃居全国第2 位,仅次于江苏 4 7 1 0 7 0 3-7 0)。可见,安徽人口在清代前中期增长之迅猛。人口的迅猛增长,首先是生产力提高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结果。但人口的迅速增长,势必会带来人均土地占有率的急剧下降,人多田少的窘态更为凸显,粮食危机也随之而生。清代前中期,安徽的农业可以容纳的人口已逐渐呈现饱和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转向手工业或商业,借此减少对土地的依赖。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粮食危机

44、,除了增加劳动力与肥料投入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外,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也开始广泛种植于山区,人们围湖造田、烧山拓荒的步伐比历朝历代更为迅速,相应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不难看出,人地矛盾愈大的山区,其粮食危机愈大,玉米、番薯等作物的推广速度也越快,详次页表3。从表3 可见,清代安徽人均田额达3 一4 亩的仅有皖北凤阳府、颍州府以及皖中的和州,人均田额为2 一3 亩的仅有皖中的庐州府与滁州,人均田额为1 一2 亩的仅有皖北的泗州、皖中的六安州、太平府与广德州,其余府州的人均田额皆不足1 亩。就分区数值来看,皖北、皖中、皖南三区人均田额分别为3.1 0、1.7 3、0.6 1 亩,皖北人均田额分别是皖中

45、、皖南的1.7 9 与5.0 8 倍,皖中人均田额则是皖南的2.8 4 倍。正是因为皖南地区人均田额安徽人口占(万人)全国人口百分比(%)31146.58.3038310.08.3743608.78.57处万山之中,“通计丰年仅只数月之粮”3 2 (卷四营建志水利,B316A),且“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 4 8(卷八食货,P205B)。乾隆年间安徽巡抚卫哲治曾说:“徽州府属山多田少,所出米谷即年岁丰稔,亦仅供数月,民食每每仰资邻封江西、浙江等处贩运接济。而一线溪河逆流险滩,挽运维艰,脚费几与正价相等,是以徽属米价恒贵。六邑之中产粮少而距江

46、、浙远者,又惟歙县为甚。乾隆十六年内,徽郡偶遇旱荒,溪河浅,兼值江、浙两省歉收米少,客贩绝迹,该处米价不特昂贵无比,且无米可买。”3 6 1(第七辑,.8 B80)这里充分说明了徽州府米价的昂贵与运输的不便,更为严重的是旱灾时水道受阻,粮价不但昂贵异常,而且无米可买。对于粮食极度短缺的皖南山区,除了通过集约化生产方式尽可能提高已有土地的粮食产量外,易活高产且不择地的玉米,无疑极具吸引力。明清之际,外地流民(或棚民)不断涌人皖南山区租山垦种,至乾嘉时期达到顶峰。之所以如此,首先是这一时期人地矛盾相较此前更为尖锐;其次,玉米在此期间已在本区推广,而广大山地都是潜在的“用武之地”。当然,玉米在皖南的

47、推广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无节制的垦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棚民与土著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许多地方甚至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驱棚运动。但有清一代,皖南的垦殖始终无法禁绝。可以说,玉米在皖南的推广是把双刃剑,在缓解粮食危机的同时,也扮演着破坏生态环境的角色。四、结语玉米是明代中后期由美洲传入中国的重要过少,人地矛盾更为突出,使得本区粮食危机最为严重,成为安徽最主要的缺粮区。如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徽州府,其粮食就常年仰给于江西、浙江二省的丰调剂。关于徽州府的粮食短缺,不少资料都有论及,如徽州地66清代玉米在安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表3 清中期安徽各小区人口、耕地及人均田额表辖区面积府州人口凤阳

48、府5049170颖州府4265758皖北泗州本区平均安庆府庐州府六安州和州滁州皖中太平府广德州池州府宁国府本区平均徽州府池州府皖南宁国府本区平均说明:人口数字为嘉庆二十四年数据,来源于道光皖省志略卷3 一4;耕地面积、辖区面积及垦殖率来源于赵赞:苏皖地区土地利用率及其驱动力机制(1 5 0 0 1 9 3 7)表3 清中期苏皖地区省府县三级垦殖指数,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 0 0 5 年,第3 0 3 3 0 4 页。皖中池州府六县分属皖中和皖南,此处的池州府包括贵池、铜陵、青阳、东流四县;皖中宁国府六县同样分属皖中和皖南,此处仅包括宣城、南陵二县;皖南池州府包括石埭和建德二县;皖南宁国府仅

49、包括宁国、泾县、太平和旌德四县。耕地面积(Km)(万亩)250391768216041672174439911384368644219342550892614661385565614332150617798526100052672743929451115401963462621382326721477326588192471843472050969707726794231180265605332661549394691516282907328人口密度(人/Km)201.65197.45329153.231256184.11495375.75960269.02257152.88195228.30

50、194164.91179444.89109190.20162326.01190442.77305288.30188227.0328200.87108224.06108217.32垦殖率(%)47.151.619.339.322.544.617.448.728.734.522.316.630.529.510.66.010.99.2人均田额(亩)3.503.921.893.100.902.491.713.202.611.161.750.750.991.730.700.430.700.61粮食作物,对缓解我国的粮食危机起过极大的积极作用。安徽因地处华中内陆,玉米种植略晚于周边省份。最早在雍正年间由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