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0_T 1511-2023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7654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0_T 1511-2023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50_T 1511-2023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50_T 1511-2023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50_T 1511-2023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50_T 1511-2023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080CCS A 12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15112023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2023 - 11 - 10 发布2024 - 02 - 10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511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要求15 设置要求26 服务内容27 服务评价与改进3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卫

2、生健康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联优侍科技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成都市第八人民 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信息通信研究 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庆华、肖明朝、米洁、喻秀丽、童立纺、谢莉玲、曹松梅、陈梅、史淑慧、 陈芍、谢金凤、黄欢欢、肖峰、王瑞琪、赵林博、吴城妃。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的总体要求、设置要求、服务内容、服务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经过相关部门依法登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

3、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3527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4 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 38600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MZ/T 187 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医养结合服务 integrated medical and care services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整合,实现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

4、有机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医养康养相 结合的一体化服务。3.2智慧医养结合服务 intelligent integrated medical and care services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和各类智能终端设备,通过采集、汇总、分析 研判涉老数据,实现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生活护理等方面的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4 总体要求4.1 应根据机构资质、规模大小和功能定位,配备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4.2 应根据机构类型和特色,结合老年人服务需求进行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或系统建设。4.3 应建立健全各类智能化安全管理体系,防范安全风险。4.4 应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与改进机制,进行全

5、程服务质量管理。4.5 应以提供智慧化、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为目标1JGJ/T 484-2019 养老服务智能化系统技术标准5 设置要求5.1 设施设备5.1.1 应配备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或系统,以及智能健康监测设备。5.1.2 平台应符合 JGJ/T 484 的要求。5.1.3 平台应具备多协议多接口的兼容性和迭代升级的能力。5.1.4 设备配置宜参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包括健康体检、体征监测、呼叫终端、 睡眠监测、电子围栏等个人医疗类智能辅助设备,以及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等环境改善辅助设备。5.2 人员5.2.1 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应符合 MZ/T

6、187 的要求,并配备信息工程师。5.2.2 相应人员应具备合法的从业资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专业知识技能。5.2.3 应明确相应人员工作职责,定期参加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与考核。5.3 安全5.3.1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应符合 GB 38600 的要求。5.3.2 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危机应对预案,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5.3.3 信息服务平台应符合 GB/T 22239 的要求,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应符合 GB/T 35274 的要求,个人信息安全应符合 GB/T 35273 的要求。6 服务内容6.1 综合评估6.1.1 应为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生活需求和能力评估服

7、务,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状况、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参与情况。6.1.2 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评估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服务档案建立、评估等级报告及服 务计划。6.1.3 具备中医药服务资质的机构,可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服务。6.2 健康管理6.2.1 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医疗、康复、用药管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监测、用药提醒、用药 登记、运动指导。6.2.2 应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等提供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慢病预防知识、公共卫生 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6.2.3 可与签约医疗机构共享健康信息,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咨询、预约挂号

8、、诊前指导、诊后跟 踪、协调转诊服务。6.3 医疗护理应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病情评估、诊疗计划、处方管理、紧急处置、医疗转介。6.4 生活照护2根据服务对象日常生活需求,为其提供包括但不限于饮食、起居、清洁卫生、排泄和体位转移等服 务,服务应符合 GB/T 35796 的要求。6.5 康复护理6.5.1 宜通过平台及设备为服务对象提供康复评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康复计划、康复日志。6.5.2 宜通过平台及设备为服务对象提供康复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康复锻炼指导、认知知觉功能 障碍训练、运动疗法。6.5.3 宜提供辅具使用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助行器、轮椅、矫形器的选择与使用。6.6 安

9、宁疗护宜通过平台及设备,遵循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为服务对象及家属提供安宁疗护服务。6.7 心理精神支持6.7.1 宜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动态心理评估、预警和随访等服务。6.7.2 宜提供心理支持,并对有心理问题的服务对象提供危机干预和转介服务。6.8 紧急救助与安全保障6.8.1 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环境安全监测及智能报警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房间温湿度、有害气体、 可燃气体。越界报警、电子围栏。6.8.3 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跌倒监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定位、坠床感应、一键呼救、自动报 警。6.8.4 报警求助功能应符合 JGJ/T 484-2019 中 4.1.6 的要求。6.9 文娱活动

10、6.9.1 可通过平台及设备发布适老化的文娱活动资讯,如太极拳、舞蹈、书画、合唱等,并安排人员 提供专业指导。6.9.2 可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包括活动预约、活动记录、活动评价等管理服务。6.9.3 可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反诈、健康养生、信息鉴别等老年教学服务。7 服务评价与改进7.1 服务评价7.1.1 应建立机构服务质量内部和外部监督评价机制。7.1.2 应通过平台开展满意度测评、意见反馈等工作,建立服务质量监督评价制度。7.1.3 应定期对机构的智慧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成效等进行评估。7.2 服务改进7.2.1 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应及时分析并报告。7.2.2 定期评价服务质量,分析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36.8.2 应通过平台及设备提供定位预警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定位、防走失、滞留报警、一键呼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