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题目续写: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展开想象,就“青年给母亲洗的过程”写一个片段。内容不超过200字。材料:日本一位家境贫寒、自幼丧父的青年,靠母亲为人做佣人,送报纸读完了大学。他到一家公司去应聘。总经理第一句话就问他:“你替母亲洗过脚吗?”“没有。”青年如实回答。总经理说:“明天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今天回去一定给母亲洗一次脚,能做到吗?”青年一口答应了。第二天,青年如约来到公司,他对总经理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多少苦。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总经理点了点头,微笑着说:“明天你来上班吧!”2.提示从这个材料的要求来看,规定了写作的范围:一位家境贫寒、自幼丧父的青年
2、给自己的母亲洗脚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人物的行动描写。要将主人公洗的连续动作用迭现的方法写出。而人物的活动中心没有限制,这就为想象创造了条件。3.例文他先在盆里接了些水,然后又对了些热水用手搅了搅,还觉得不够暖和,又稍微加了点热水。这次再用手试,觉得温度比较合适,然后他帮母亲脱掉鞋和袜。他托着母亲的脚,不停的把水撩在母亲的脚背上,轻轻的搓着母亲的脚。由于母亲天天送报,走了太多的路,脚上裂开了一道道的口子,他都觉得手有些扎。他小心的撩着水,细心的清洗母亲的脚的每一个部位。母亲确实老了,脚上的皮肤都已变得松弛。他不时的抬起头,望着母亲慈祥的脸,眼中充满感激与尊重。他明白,正是这双脚,为他在布满荆棘的
3、地方趟出一条人生的路。简析:这个片段把洗脚的过程描绘得很细致。作者先从接水写起,然后分别用了“搅”、“试”、“脱”、“撩”、“搓”、“洗”等动词,把洗脚的过程凝聚在富有情感的动词上。特别是结尾一句简洁的比喻,把“他”对母亲的理解表露出来。这道题难度并不大,只要扣住“含辛茹苦”一词即可。但是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问题很大。写作时要克服的主要毛病是:其一,动作唐突,令人啼笑皆非。例如:“青年人什么也没有说,起身到洗手间,端出了一盆热水,放在母亲面前。母亲把脚往回缩了缩,青年人伸手抓过母亲的一只脚,脱下袜子就洗。”这里的“抓”可够吓人的,使人想起林冲发配的路上,解差抓住林冲的脚往滚烫的开水里按的情景。
4、而另一个学生虽然没有这么恐怖,倒也够滑稽的:“青年人举起母亲的脚,轻轻的放在脸盆里。”把母亲的脚“举”起来,倒是十分恭敬,可这是怎样一个动作啊!其二,情节顾此失彼,不合情理。“母亲小拇指像个小三角,外侧硬邦邦的,这是长期穿廉价的高跟鞋的结果。母亲曾为一家看孩子,怕人家嫌她的布鞋太破,才买了廉价的高跟鞋。这一穿,就是十几年,修修补补的总舍不得买新的。”这一构思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太不合情理。高跟鞋,谁能穿十几年,这与她的保姆身份也不相符。“青年人的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的对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母亲强忍着没有哭出来,望着为自己洗脚的儿子,把他搂在自己的怀里。他用指尖轻轻的触了一下母亲的老茧,可母亲毫无反应。他再也忍不住了,抱着母亲的腿,失声痛哭。”这两段犯的是一个毛病,洗脚时母子抱在了一起,那脚下的水盆怎么办?其三,内容缺乏选择,有损人物形象。例如:“他轻轻的脱下了满是补丁的袜子,一股难以形容的味道扑面而来,年轻人惊呆了。”另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母亲起身要回屋,这时青年抢先一步问:妈,你洗脚吗?农村人,洗什么脚啊?母亲笑着推开了他的手。”这两位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搬到了令人敬爱的母亲身上,实在不雅。说明学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筛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