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 1. 缺乏作文兴趣,不爱写 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头疼。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条:一是不爱写,这是“兴趣”方面的问题;二是没得写,这是“内容”方面的问题;三是不会写,这是“方法”“技能”方面的问题。在这些原因中,比较起来,不爱写和没的写,又是最主要的。 2. 墨守成规,形成消极定势 如,材料备份化、公用化,一份材料删删改改用多次,见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写什么;内容概念化,记叙的事件讲的多是一个理儿,笔下的人物也多是一个样儿;结构模式化,全文多是“老三段”,不能根据语意及表达需要灵活划分自然段;语言文学化、成人化,缺乏童趣、童稚与个性。 3. 由恐惧到对抗,由应付到依赖 学生因不爱写,没的写,逐渐导致作文成绩低下,最终发展到提起作文便厌烦、恐惧;想获得作文成功的喜悦,但经常处于被冷落的境遇,于是便以乱写或不写以示抗议;不写又不行,迫于无奈,只得采取应付的形式,凑合、交差了事;借助家长或作文选的“帮助”,偶尔得到表扬,却又助长了他们依赖、抄袭的心理。 了解了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才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