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门古寺镇学校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一、校本研修教师职责1、积极参加学校制定的培训活动,并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任务。2、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念,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做到读书有笔记,学习有体会,教研有案例,研究有论文,课题有成果。3、新理念要与教学实践反思相结合,学习实践、反思提高,把新课程理念探索的新路子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二、校本研修的主要任务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思想,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三、校本研修的形式及活动要求1、校本研修的形式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演活动形式。以课改
2、为导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2、研修活动要求(1)、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的局面,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3)、语数教研组必须做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活动的总结工作。四、校本研修的促进措施1、每学年开展一次校本教研小组和个人评优活动。2、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将培训作为
3、一种福利)。3、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较严重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骨干教师队伍中。 五、校本研修的后勤保障措施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应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研修服务的意识。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研修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德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中的作用。4、每期为校本研修筹措一定的经费,以保证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正常进行。六、校本研修考核制度在新时期新课改的新形势下,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保证校本课程工作在积极稳步健康发展,及时总结,积累经验,特制定校本研修考核制度,为校本研修工作打好基础。一、考核目的本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
4、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建立校本研修评价能不断提高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身评价为主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二、考核原则(一)定期评价与随机评价相结合,校本研修是一个较长周期的研究工作。实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重点。我校校本课程的评价工作将根据实验的进展情况,分别对不同阶段的实验工作进行定期评价,同时在实验的进程中,也会有不确定情况,实行随机和专项评价,以确实验的顺利进行。(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校各部门各负其责,按照评估方案及评估内容按阶段进行自评,总结成绩,找出差距,提出进一
5、步改进和加强的措施,保证实验开展得扎实有效;学校将定期对团队及个人进行评价,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测试、调查等形式进行。在实验进行中,要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使实验评价与实验进程并行,以评价促实验,确保实验健康发展。(三)质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对实验的评价要整体设计,分段实行,既要重视对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进而对实验作出整体的综合评价。(四)考核内容:1、教师学习评价建立个人学习成长记录袋:个人学习计划、学习体会、教学设计、教学诊断表、教学反思日记、经验总结性论文、评价表、论坛讲稿、上网材料、典型案例。制定年度个人学习和专业发展计划。学期都要有参与各级论坛及公开发表的
6、体会、感悟和经验文章。骨干教师都要参与学习研讨,中心发言,承担讲座和示范课。骨干教师在新课改中做好引领工作,承担新课改课题。教师在课后要完成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以促进教师更好的总结和提高。每学期期末终结性评价一次。评价方法: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基本情况、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情感、自信心的基本情况、课程的交流情况,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的基本情况、及时分析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作出准确的判断的基本情况、根据评价所获得过且过的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行为,作出改进措施的基本情况。2、团队学习评价制订团队发展计划。组织团队定期学习讨论,各抒己见,答疑解惑。团队教师要按组织要求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并进行记录。团队要有新课程颗例研究纪实。团队要有交流纪实。以团队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课改交流;(如:一人教大家评),并写出相应的评课材料。团队合作互动探究制评价。通过教师学习,使评价教程成为教师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的过程。团队网上资源共享。教师在网上不断获得和整合更多信息资源和专业经验。再通过教研组、学年组资源共享,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目的。三、保障措施1、为更好地支持新课程改革我校把教师校本研修与期末综合量化考评、职称评定、评优挂钩。2、每学期终结考核时,必须认真填写新课程教师培训评价表。(包括自评、互评、领导导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