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课题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三课时 纸币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三、教材分析“纸币”,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认识现代经济的基础上,从从宏观角度认识纸币的产生及其功能。这节知识学习即让学生了解纸币的产生,又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中纸币的重要性。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经初步形成,具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商品货币的含义,学生对货币有所了解,但还不是很完善,需要在本堂课更系统更深入地去学习。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纸币的发行主体,国家强制使用;纸币流
2、通规律难点:纸币流通规律六、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货币的发展史,识记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2、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3、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2、通过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归纳法,分析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学习了前面的知识后,我们知道
3、,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标志着货币的产生。在货币产生以后,人们的交换过程就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那我问同学们今天早上早饭是不是你们都是用金元宝,碎银子买的?不是,有的同学在学校外面用的纸币人民币)买的,有的在学校是刷的饭卡。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不是带着金元宝、碎银子买东西了?那么什么是纸币?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流通如何?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纸币的这一框题。(二)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材料:见教材P7问题:(1)水浒中的人物用什么来购买东西?(2)说说纸币在哪些方面优于金属货币。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人们发
4、现最初的金属货币也出现了一些缺陷。每次交易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于是铸币产生了,铸币在流通中被人们传来传去,铸币的重量就会减轻,变成不足值的货币,这并没因铸币的不足值而影响其流通,人们只关心它能不能买回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不关心它是否足值,即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出现了分离,这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来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某些职能。人们只关心它能不能买回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不关心它是否足值的这种变化,决定纸币可以代替足值货币执行在部分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纸币的优点:第一,印刷纸币的成本比制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第二,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损失;第三,可能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溶解
5、金属货币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第四,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北宋(朝代)年间在富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境内流通的交子,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当今世界人们通常已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问题:什么是纸币?它有哪些功能呢?老师讲解:纸币就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第一、纸币仅仅是一种货币符号,它是代表金属货币的,它本身不是商品,所以没有价值,当然就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它只能代表金属货币执行职能。第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假币、伪币,在市场上就不能流通。任何私印纸
6、币的行为在各处国家都是犯罪行为。第三、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那么国家以前强制作用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比如,以前的银元和我国1948年12月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就不能流通了。总之,纸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作用”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合作探究】问题:纸币和货币的关系是怎样的?纸币可以执行金属货币的那些职能?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纸币与货币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区别上看:(1)二者的
7、本质不同:货币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而纸币是货币符号;(2)二者的产生不同: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纸币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发展的产物。(3)二者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而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有些纸币还可以充当世界货币。(4)纸币具有货币所没有的优点:纸币与铸币相比,第一,印刷成本比制造金属铸币的成本低;第二,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造成的贵金属的流失;第三,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溶解金属货币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第四,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当然,纸币与货币也有着密切的联系:(1)从产生来
8、看纸币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发展的产物;(2)从本质上看,纸币是货币符号;(3)从职能上看,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有些纸币还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4)从流通上看,纸币的流通量客观上是有规定的,是由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决定的。【情景创设】有同学说,假如我当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我就下令多印些钞票,给每个人发个几百几千万?这样可以吗?教师讲解:尽管国家有权发行人民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但国家却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也就是说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流通中
9、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同商品的价格总额与正比,同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商品的价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货币的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水平 = 货币的流通速度(单位时间内)如果违背了这个发行规律,纸币发行过多或过少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在商品可供量不变和流通速度不变的前提下,纸币的发行量应为100亿元,事实上发行了200亿元,这时的2元只相当于1元,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社会购买力下降。像这样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了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理解:(1)发生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纸币的发行量太多了。结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有两种情况可造成纸
10、币发行量的过多。一种是一个国家如果每年待售商品总量在不断增加,那么纸币的发行量就应相应地增加,如果增加多了,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另一种是,由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如果在某一个时期待售商品总量和纸币发行量虽然都没有增加,但由于人们惧怕物价上涨,把货币尽快出手,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显得纸币量增多,这也能引起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的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需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是不是所有的物价上涨都意味着通货膨胀呢?(3)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表现就是纸币贬值,即钱不值钱了,如果收入又没有什么变化,这意味着实际收入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11、,购买力下降,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秩序混乱。(4)解决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方法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抑制通货膨胀,从原因上找办法的话,首先是要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之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所以,我国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然,最根本的方法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既增加了商品数量,又减小了商品价值,降低了商品价格,既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思考】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货币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分析、总结:君子爱财,应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这个“道”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也就是说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
12、。这个“度”,就是适度,既包括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的意思;也包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适度消费的意思。总之 ,既反对把金钱作为万恶这源,又反对为追求金钱而不择手段。这才是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三)小结九、板书纸币1、纸币的产生 2、纸币的优点 3、纸币的含义 4、纸币的发行十、教学反思本节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第一框题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